11月20日下午,西路敌先头部队第109师在6架飞机掩护下,孤军深入,分三路沿葫芦河进入直罗镇。当天晚间,红军主力突然将直罗镇包围。
张学良战后 受到巨大震动
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 “围剿”,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联袂作战,共歼敌一个师零一个团,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美中不足的是,此役中牺牲了红军著名将领、原红八军团政委、中共中央委员黄甦。
毛泽东评价直罗镇战役“为红军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举行了奠基礼”。
战役期间,毛泽东亲临北山吴家台北端的指挥所,直接观察战场情况,指挥红一、红十五军团作战。彭德怀和徐海东等还在战场附近跑遍了每个山头,看了每条道路和河流,战斗打响后又尽量靠前指挥,不仅能适时下达命令,也激励了士气。战役结束之后,毛泽东于11月24日见到了红十五军团的领导人徐海东,询问了部队伤亡的情况,要求徐海东认真组织部队休整,做好伤员安置工作。
徐海东汇报说部队中还有鄂豫皖苏区肃反留下的300多“反革命嫌疑犯”没有作结论,毛泽东说:“他们长征都走过来了,这是最好的历史证明,应该统统释放。党员、团员要一律恢复组织生活,干部要分配工作。”徐海东向这些人宣读毛泽东的决定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祝捷大会之后,刘亚楼、张云逸带领中央红军的一个剧团到红十五军团慰问演出,红十五军团也派出高级干部到中央红军参观学习,两军相处非常融洽。
东北军的惨败令张学良大感震惊。他回忆说,自己是带过兵的人,知道长途跋涉后的部队是什么样子。红军经过万里长征,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可见这支军队不得了。东北军在“剿共”中损失三个师,这令蒋介石非常失望,他撤销了这些部队番号以减少供给,还认为跟红军作战没有出路。
点评:四大胜因 站稳脚跟
11月30日,毛泽东在富县东村召开的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直罗镇战役同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胜利的原因:一是两个军团的会合与团结(这是基本的);二是抓住了战略与战役的枢纽(葫芦河与直罗镇);三是战斗准备的充足;四是群众与我们团结一致。
直罗镇战役和肃反扩大化这两个最紧迫的问题得以解决,党中央才真正在陕北站稳了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