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爆发后,叶挺毫不犹豫地赶到了延安。不久,他出任新四军军长,率部队奋战在抗日最前线。1941年1月8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伤亡惨重。1月14日,叶挺下山与国民党谈判,被无理扣押。
叶挺被扣后,国民党官员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纷纷出动,诱劝叶挺改变立场,企图借叶挺之口,将皖南事变的责任推卸给共产党。叶正大告诉记者,在他父亲被关押的5年中,经历过形形色色不为人知的诱惑。
第一个劝降说客便是直接制造皖南事变的刽子手顾祝同。他是叶挺在保定军校的同学,他对叶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颂之以恭敬”,三管齐下,劝说叶挺。“然而,父亲却在宴席上一把掀翻了桌子。接着,他们又派来了‘皖南事变’中叛变的原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我爸爸是军人脾气,他进去还没有说两句话,我爸就扇了他俩耳光,真揍。他要跑,我爸一个果盘扔了过去,水壶都摔到了地上。”
1941年7月,蒋介石下令,将叶挺从上饶押往桂林,关在七星岩附近的一个山洞里,与世隔绝。1942年,又将叶挺改押回重庆。“这时我爸的老同学兼老部下,时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陈诚,向蒋介石担保,可以感化父亲。他让父亲住进小洋楼,派厨师给他做好吃的,每天的伙食标准是四块大洋,囚犯里的最高待遇,当时那是很多钱。他甚至还问我父亲要不要女人,要的话,立刻就可以去叫。”
由于再次遭到叶挺拒绝,蒋介石恼羞成怒,取消了叶挺的一切优待,将他关进重庆白公馆。这时,蒋介石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亲自出马,做最后一次劝降,就是下最后通牒。“我父亲最后和他谈判的结果是,你开军事法庭审判我,枪毙我吧!听到这个结果,蒋介石掀了桌子,说算了算了,不谈了。”
接二连三的劝说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削弱叶挺的意志,1942年11月21日,在好友郭沫若生日之际,叶挺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囚歌》,向世人宣告他的坚定决心。
每每谈起叶挺创作的《囚歌》,叶正大都情绪激动,难掩热泪:“父亲共写了18页纸,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其中说‘不辞艰难哪辞死,生死原来相游戏,只问此心无愧作,赤条条来光棍逝。’”
叶正大记得,向来文静的母亲得知父亲被捕后,痛哭失声,三天不能起床吃饭。周恩来得知叶挺被关押到重庆后,立刻向蒋介石提出让叶挺家人前去探视的要求。迫于政治压力,蒋介石不得不答应。
在叶正大一张从未公开的照片中,记者惊讶地发现叶挺除《囚歌》外,还书写了另一篇文章《囚语》,其中寄托了对相濡以沫的爱妻的思念,让人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北伐名将:
“今日我特别觉得须(胡须)的可爱。我在自由的时候,吾妻很讨厌它,我每过几天必刮须一次,吾妻笑问:今日为何又刮须?我只能一笑答之,彼此均会意了。漫漫长日,在囚室中特别爱抚须深思:觉我的唇不知何日才有朱唇可吻之福?今日只是摩一摩须,也感到一点快感。今日因须长,才发现下唇的须皆逆生,这或者是多遇逆境的征兆吧。我已发愿,我一日不得自由,必不理发剃须,这是我的自由。”
父亲空难之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双十协定》,经中国共产党多次争取,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
然而,出狱后的叶挺,第一件事并不是通知家人,而是在出狱10小时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继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共产党后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电文发出后的第二天,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批准电文就发给了叶挺。
1946年4月8日,也就是叶挺出狱后第36天,他携夫人、女儿扬眉、幼子阿九,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一同在山西境内遇难。遇难时,叶挺50岁,李秀文39岁,女儿扬眉11岁,阿九才3岁。
当时的叶正大还在澳门,“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四个人一下子全没了,给我的刺激太大。作为家中的长子,我要怎样继承父亲的遗志?”叶正大说,这也正是他今后走上航天道路的重要原因。“当时延安几乎没有工厂,更谈不上制造飞机了,最高级的工厂就是火柴厂,往返于重庆与延安之间的飞机都是美国空军飞机。而我4个至亲都因此而丧命,所以我义无反顾要学习飞机制造。”
1948年,叶正大作为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踏上了赴莫斯科的征途。与他同去的还有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等20余名烈士的遗孤。1955年,叶正大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学成归国,开始组建中国自己的飞机设计队伍。之后,由叶正大牵头,黄志千、徐舜寿等人组成了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叶正大曾参加了我国第一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设计工作,其后一直负责领导中国的航空事业。作为一名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与父亲叶挺将军一样,兢兢业业。
回国后,当叶正大去探望周恩来夫妇时,才得知了一个惊人的内幕。“关于我爸爸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过去是说浓雾撞山,后来总理告诉我,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机上的乘客全是我党的重要负责同志。还有我父亲,国民党关了他5年,他出狱第二天就给党中央写报告要入党,这都触怒了蒋介石。蒋介石是什么人?这个人排除政敌无所不用其极。”
叶正大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当年如果利用特务在飞机仪表上做点手脚很容易。当时延安只下了点小雨,飞机已到达延安上空,地面的人都听到声音了,为什么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虽然已事过境迁,但叶正大每每拿出全家福照片,还是会咬牙切齿地恨:“我的父亲、母亲和五妹、九弟都死于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的美国飞机上。当时在飞机上做手脚的特务三四十岁的话,现在也应该是八九十岁了。但我今天还得再说一句:“我痛恨你们,国民党狗特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