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京急电出版社,要求立即送10本样书到北京……
“危机”总算过去。
《陈伯达其人》在1990年5月总算出版。我感到遗憾的是,书被删去12万字,显得很不完整,而且用小32开本印刷,显得小气。不过,不管怎样,书终于印出,就是很大的胜利。
《陈伯达其人》出版后,理所当然引起各方注意。发行量近百万的《南方周末》全文连载《陈伯达其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陈伯达其人》责任编辑告诉我,他在拜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的时候,胡绳说,他过去曾与陈伯达有过许多接触,所以他看了《陈伯达其人》一书,认为“叶永烈所写的陈伯达,就是他所认识的陈伯达”。
另外,我在北京曾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教授家拜访。他是《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的主编。谈起《陈伯达其人》一书时,他对我说,他平时是不看纪实文学的,因为像他这样接触中共中央大量档案的人,当然不值得花时间去看纪实文学作品。但是,有三个从事不同工作的人,跟他不约而同地说起,《陈伯达其人》这本书值得一看。他们研究室也买了这本书。于是,他也就破例看了这本纪实文学作品。他说,这本书写得扎实,透露了大量档案中所没有的信息,有保存价值。因此,他说,如果你送我一本《陈伯达其人》,我会收下——他的藏书逾万,对于无用的书是不保存的。
我很感谢金冲及教授的鼓励,给他寄赠了一册《陈伯达其人》。
我深为《陈伯达传》被删而感到遗憾。于是,在香港出版了全书,书名就用《陈伯达传》。
香港版出版后,在海外引起注意。
当时客居美国的千家驹先生看了此书,写了万字书评《疯狂的年代,发疯的人——读叶永烈著〈陈伯达传〉一书》,发表于1991年6月12日香港《信报》,后又载于台湾《中国时报周刊》1991年9月第342期,并收入他的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的文集《逝者如斯夫》。
千家驹先生在评论中指出:
“叶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访了陈伯达本人,还访问了许多与陈伯达有关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与相关资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论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内幕资料,翔实可靠,这不仅是陈伯达个人的一篇传记,亦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来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读。”
“谁要是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不清楚的,请读一读叶永烈这本《陈伯达传》。”
千家驹先生以为,《陈伯达传》实际上也就是陈伯达的一部回忆录。他写道:
“读这本《陈伯达传》的回忆录,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为叶永烈题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是大错已经铸成,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悔之已晚,追也无及了。”
《陈伯达传》全本,虽然在香港出版了,但是中国内地未能出版,仍是憾事。1993年,当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叶永烈自选集》的时候,我把香港《陈伯达传》交给了他们。
由于陈伯达曾多年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又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16名主犯之一,所以《陈伯达传》是一本十分敏感的书。作家出版社履行了严格的报审手续。
《陈伯达传》全本,经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读,同意出版。审读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谦。我在看望他的时候,他说,他过去跟陈伯达曾一起共事于红旗杂志社编辑部。正因为他熟悉陈伯达,所以就由他来审读《陈伯达传》。
经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陈伯达传》全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总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1999年,当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叶永烈文集》的时候,作为文集的一卷,出版了《陈伯达传》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