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华东部队共歼灭国民党军247万余人,其中俘敌147万余人。俘虏的国民党将军有510人,其中有中将36人,少将474人。
1949年春节时,在华东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团一大队一中队(即将官队,习惯称其为“高俘团”)的墙报上,有人画了一幅漫画,并配了一副对联。
漫画画的是一组被俘国民党将军佝偻着腰,驼着背,愁眉苦脸,用绳子扎着裤脚管,斜背毯子,走进了“高俘团”;另一组身穿解放军的军服,身强体壮,喜笑颜开,迈步走出“高俘团”大门。对联的上联是“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下联是“早出去,晚出去,早晚出去”。横批:“你也来了”。
许多国民党被俘将军看了漫画和对联后感慨万分,认为“你也来了”这句他们初次见面时的“口头禅”,反映了国民党失败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改造后喜获新生的愉悦心情。
也是在1949年春的一天,著名作家夏衍到山东益都(青州)“华东高俘团”访问。
他听说对被俘的国民党将军一律称“同学”,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共产党在玩手腕,于是在一次讲话时风趣地说:战败一方被胜利一方捉去,称为被俘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对被捉到的人称之为俘虏,也是名正言顺的。但为什么不称“俘虏”而称“同学”呢?那不是玩什么手腕,而是体现了共产党人以改造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你们确实不是考试被录取进来的,而是被机枪大炮“请”进来的,有的还是从工事里被拖出来的。尽管很被动,很勉强,但不来也得来。可是你们进来以后,不是受虐待,而是受优待,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探讨真理,研究中华民族怎样振兴,这不是住学校吗?如果你们有人认为称“同学”是共产党玩手腕,那么我可以向领导建议,今后点名时不再称“同学们”,而改称“俘虏们”,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夏衍一席话,引起被俘国民党将军们的一阵哄堂大笑。他们从内心里感谢这位大作家幽默诙谐的话语,同时也解开了大家心头的疙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