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忆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后的新闻报道
2008-04-03 09:56: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正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顿时间晚上10点),面对新闻记者和美国观众,发表被他称为“事关国家大局的重要的”简短公告。这消息像一阵飓风迅猛吹遍了美国和西方世界,使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晕头转向。

  中央台首播《公告》之后,随之对《公告》的整个播出做出安排。《公告》播出一轮(24小时)7次,不多不少,不冷不热;排列次序安排在一次新闻节目的中间偏下位置;紧挨《公告》的上下,不排列反美的消息和文章,气氛适宜;新闻节目的提要中只用标题《公告》,不摘发内容,不突出哪一方面;中央台全天节目淡化反美气氛,也不把反美的内容都剔除干净,不给人以错觉,产生误导。

  这一播出原则,竟成了后来基辛格多次来访的报道“模式”,如1971年10月5日播出基辛格二次访华的《公告》时,晚上10点首播放头条,《新闻报摘》和其他新闻节目中放中间偏下;对台湾广播的普通话、客家话、闽南话节目中多播出一次(现在看来可多播几次);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朝鲜语和藏语节目各播出一次;中央台的纪录新闻不播。不仅广播,《人民日报》等报纸对《公告》的版面安排,也总是固定在一版的右下角(从面对报纸而言)偏上一点的地方,这成了“基辛格的位置”,进而演变成了美国要人来访刊登消息的位置。

  《公告》播出后,宣传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闻界也提出了许多认识和思想上的问题:在宣传报道中反美还要不要提?对反美报道的政策、策略、口径如何掌握?对世界人民的反美斗争如何表示支持?听众纷纷给中央台打来电话,要求回答上述的种种问题,电台工作人员怕接电话——那时候,听众认为中央台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代表党中央和政府的,都是政策口径,谁敢贸然回答?而且,那个时代谁敢拿政治问题去冒险?经反复研究,确定了宣传上的三个不变:(1)揭美反美不变;(2)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美斗争不变;(3)处理中美关系中坚持的原则不变。同时力争做到变中有不变,基本立场和原则不变;不变中有变,斗争策略和具体问题有变。

  尽管中美双方愿意建立外交新格局,但原则的分歧不少,其中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上。我方要求美国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台湾是中国人民的内政,美国必须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一切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美蒋间签订的1954年安全条约必须废除。这些要求后来被归纳为中美关系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而我们的接待方针是不卑不亢,不冷不热,以礼相待,不强加于人。我们的宣传自然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的战略构想和战略部署,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的外交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利益,这是我们安排和搞好这次宣传报道的依据和归宿。

  宣传报道细节的制定与准备

  对尼克松访华的宣传与报道,是严格按照事先布置的原则与步骤进行的。我国每年都邀请一些国家元首来访,其接待规格和礼仪很有章法,宣传报道也很有章法,但接待美国总统却有些不同:(1)中美未建交;(2)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到中国来访的总统;(3)他的影响在西方首屈一指;(4)国际上密切注视着这次访问。正因为如此,在接待和宣传上都有许多特殊性。

  尼克松摆出庞大阵容,代表团正式代表12人,非正式代表22人,加上后勤、保卫、记者和技术人员共391人。这是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大大压缩了的数字。据了解,尼克松访问南斯拉夫时代表团多达690人。就随团新闻记者而言,访南时100多人,这次访华的随团记者87人,加上广播、电视、电影等技术人员共160多人。

  尼克松访问一直坐自己的专机,有一套完整的通讯设备,还要带避弹汽车、众多的保安人员和自己的厨师。我们则强调中国是主权国家,凡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在中国境内必须坐中国的飞机、汽车,接受我们提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耿介正直的柳亚子先生
·下一篇:特稿: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参谋长之谜——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第一、二任参谋长考证
·马吉成、王凡:毛泽东交代接待人员:尼克松访华“不要左了”
·特稿:毛泽东交代接待人员:尼克松访华“不要左了”
·1976年毛泽东缘何邀请下台的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为尼克松举“白旗”访华解围真相
·人际交往篇:尼克松送的名片和酒杯
·穿戴修饰篇:接见尼克松时穿的千层底布鞋
·会见尼克松时坐过的沙发
·图:北京展出尼克松送给毛泽东的礼品
·毛泽东尼克松见面握手达一分钟
·毛泽东尼克松见面握手达一分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