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总理看过。下午1时45分,总理到文化广场对华东工作会议作了指示。晚上又去华东医院看望手术后的柯老,从医院出来,再去柯老的家中看望柯老夫人于文兰同志。
目睹周伯伯认真负责、周到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他对同志至深的情意,医疗小组成员无不为之深深感动,深受教育,永远难忘。
周伯伯在爸爸手术后第一天才离开上海;他在飞机上说,要把柯老的病治得特别好!他天天都打电话来询问爸爸的病情。
5月19 日,爸爸住院期间,周伯伯因外事工作又来到上海,去医院探望爸爸。我当时和妈妈一起在医院里陪爸爸。当周伯伯和陈毅伯伯出现在病房门口时,爸爸十分高兴,要从躺椅上起身迎接,周伯伯忙上前紧握住他的手,不让他起身。
周伯伯微笑地说:“柯老,看来你恢复得不错。”
他详细向妈妈询问爸爸的身体情况之后又对爸爸说:“我临来时,小超大姐要我问你好。”
我第一次知道了周伯伯亲切地称邓妈妈为“小超”。
周伯伯还带来邓妈妈写给妈妈的亲笔信。
亲爱的文兰同志:
你给我的信早收到了。知道柯老的病况和你和医生努力配合好护理工作,我很高兴。
柯老病况主管机关经常报告中央,恩来同志得知后,我也可经常知道,我们为他的手术顺利高兴,也为他手术后的治疗进行得好高兴。体力和心脏好一些,经过治疗休养慢慢能够恢复的,希望你和柯老都要耐心不要着急。在治疗休养过程中最要注意避免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以防复杂化为要。
恩来日志告我,这班你表现得很坚强,很好,但要你注意保重,健康是最重要的。
前次病愈后,近日我又害了一次小病,现正在休养恢复中,顺告。
请代向柯老问好。
孩子们健好!
邓颖超1964年5月18日
1964年7月12日.周伯伯在访问缅甸后回国的途中,在空中临时决定,飞机不到北京而是转飞上海落地,带着几箱热带水果,前来看望已出院疗养的爸爸。
在周伯伯细致周到的安排下,1964年7月15日,爸爸在卫生部长钱信忠的陪同下离开上海赴北戴河海滨疗养。
1964年9 、10月间,爸爸住在北京,周伯伯曾多次前往爸爸住的钓鱼台国宾馆、万寿路六所去看望爸爸,与他商讨有关原子弹爆炸等工作。10月6日晚,周伯伯到万寿路六所一号楼爸爸的住处,亲自接他一同去人民大会堂,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
周伯伯到来时,爸爸妈妈正在准备吃晚饭,妈妈立刻起身请他同爸爸一起用餐。
周伯伯问:“大于,你怎么不一起吃?”
妈妈说:“总理,我不打扰你跟柯老谈工作。”
而实际上是餐桌上的菜不够三个人吃,爸爸即使是在养病期间照样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厨师小仇如果多做了一样菜,就会受到爸爸的批评:”心里面要有老百姓,他们的生活还不好啊,你怎么能给我搞特殊?我不吃,拿走!” 因此,在爸爸的餐桌上永远是几小碟家常菜。妈妈习喷吃半饱,这样能让爸爸多吃一口。
妈妈来到厨房,小仇师傅只拿得出剩馒头,他想给蒸蒸热。
妈妈说:“不用了,我就吃凉的吧,首长他们吃饭很快的,吃完了马上要出去。”
果然,等妈妈吃完了一只凉馒头走出厨房,爸爸和周伯伯已经用餐完毕。
周伯伯上了爸爸的车,妈妈坐的是周伯伯的车,一同驶往人民大会堂。妈妈看见周伯伯的车上有瓶牛奶,周伯伯的卫士说,总理是在接见了外宾之后赶过来的,如果不是您留总理吃晚饭,这瓶牛奶就是他今晚的一顿饭。他还说,总理经常接连地工作,开会、接见外宾等等,往往忙得顾不上吃饭,只能趁乘汽车的那一会儿功夫喝瓶牛奶充充饥。而那一瓶冷牛奶,往往要顶到半夜。
妈妈心疼地说:“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