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许世友曾率领部队驻扎在山东省海阳市战场泊村,这是一个安静又祥和的村庄,因传奇名将许世友而名声大震。在这里,许世友指挥过多次战役让敌人闻风丧胆;在这里,这位亲民司令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这种鱼水深情,使群众积极支援前线,让军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今天,许世友的故事依然在战场泊村村民中口口相传着……
团拜
战场泊村在山东省海阳郭城一带是大村,有潘、杨、邹、王四大姓,当时有2000多人口,家族之间因土地、村务等事情的矛盾,存有积怨,时常发生纠纷,致使许多事情很难形成合力。
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第二次进驻战场泊村时,正逢农历过大年,按村里的习俗,村里的四大家族,每年都要分别举行家族团拜活动。许世友进驻后,为了凝聚人心,发动群众共同抗日,就召集村干部,把战场泊村的潘、杨、邹、王四大姓的家谱集中到南沟台子上,全部挂在那里,召集全村百姓进行春节大团拜,组织全村的男女老幼按辈分为序,许世友带领军区干部,向家谱三鞠躬,并向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讲话,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凝聚了各个家族的力量,激发了群众的抗日救国的热情。那年,村里有30多人报名参军,随许世友转战南北。
许世友经常与村民潘庆福下象棋,潘庆福与门岗熟了,进出许司令的住处畅通无阻。他曾跟一村民打赌说,别看你的腿比我健壮,可你进不了许司令的大门,而我呢,大摇大摆就进去了。
村民杨奎山家在村西有个小菜园,园中打了一口井,用撑杆提水浇园。有一天早晨,许世友来到小菜园,对撑杆产生了兴趣,他一手压下撑杆,一手抓住桶绳,轻轻一摆,一桶水就提上来了。他一边浇园,一边高兴地与群众交谈。
有一次,为了不惊扰百姓,许世友在战场泊村西头的杨家庙住了下来,杨洪波的大伯杨日善十分敬重许世友,极力邀请许世友搬到家里居住,这也让杨洪波对许世友有了更多的了解。
“许收”
当时十来岁的杨洪波,对许世友的第一印象就是枪法准。有一天,许世友在村里巡视,看到树上站着一只麻雀,当麻雀从枝头飞起时,他从警卫员手中拿过枪,也没有瞄准,看似随意一挥,随着枪响,子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杨洪波看到麻雀笔直落了地。
许世友喜欢和战场泊村的猎手一起上山打兔子,但大家都知道,许世友从来不打“蹲窝兔”,将兔子轰跑起来后,“叭”的一枪,兔子应声倒地。“敌人是不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让你打的。”许世友总是这样说。
当时16岁的邹风溪到通讯排当兵第一天,就被安排到战场泊司令部送信,邹风溪没有换上军装,穿着自己的棉袄就出发了。等到了司令部,警卫员以为他是小孩子不让进,邹风溪急忙说:“我有信要亲自交给许司令。”即使警卫员要求转交他也不允许。许世友在院子里听到声音后走了出来。了解情况后,他哈哈大笑,让邹风溪进来,夸他很机灵,临走时还送给他两个大苹果吃。
后来,许世友在莱阳指挥作战时,邹风溪又为他送过一次信。当时的邹风溪穿着军装,两边别着手枪,很是精神,将信送到许世友手中后,邹风溪说:“司令员,您得给我写个收条我带回去。”许世友让警卫员写个“许收”,可是警卫员憋了半天也不会写,许世友一把抓过笔和纸,自己写完交给邹风溪,还当着他的面开起了警卫员的玩笑:“跟着我,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这也让邹风溪感觉许世友一点架子都没有。
许世友亲民爱民在战场泊村被传为佳话,老百姓当然也就把队伍上的事当作自家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