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青年毛泽东动员他人赴法勤工俭学 为啥自己不去?
2011-04-15 11:38:1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朱少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形成了波澜壮阔的热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批有志青年毅然漂洋过海远赴异邦,努力探寻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当时,毛泽东等也积极动员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唐铎的《回忆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谈及:“1918年春,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同志,在湖南组织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经常组织会员讨论中国的出路问题。恰在这时,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先生,给毛泽东同志来信,告知有人发起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于是,新民学会专门讨论了组织会员和湖南青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的问题。他们认为通过留法勤工俭学,可以直接研究西欧工人运动的经验,特别是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正是‘向外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从此,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便着手积极组织,进行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1918年8月,毛泽东率领一批学生来到北京,在打算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中,湘籍人士最多,经杨昌济的协调,获准首先为之举办一期预备班。何长工的《留法勤工俭学的斗争和旅欧总支部的建立》回忆,毛泽东在杨怀中的协助下,把控制在范源濂、熊希龄等手中的一笔前清户部应退还湖南的粮、盐两税的超额余款存在俄国道胜银行的利息提取出来,用做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旅费。所以,罗学瓒在10月16日从北京寄给叔祖父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毛润之(按即毛泽东)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志来京,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才智学业均为同学所佩服。”

  1919年春,中国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从上海启程。著名进步团体寰球中国学生会热忱为聚集申城的各地青年办理出洋手续,还赠送《西礼须知》等书,并提供种种服务;该会于1906年在沪成立,宗旨是“联络全世界中国学生情谊,互相扶助,交流知识”,设有会员部、教育部、介绍部、游学(留学)部、出版部、演说部、交谊部和图书馆等,由朱少屏担任总干事。

  3月14日,毛泽东为送别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第一次来到上海。3月15日,《申报》报道:“出洋学生办事处即设在静安寺路51号寰球中国学生会,闻此次所派留法学生多至八十九人,兹已陆续到沪,定于17日上午乘‘因幡丸’出发,并闻今日下午开一欢送会。”翌日,《申报》接着记述欢送会的情形:“寰球中国学生会昨日下午三时开会,欢送赴法留学生。中西来宾者,有法国驻沪领事韦耳登君、副领事翰德威君”,“前参议院议长张继君”,“先由主席朱少屏君报告开会并致欢迎词”,“张继君演说大要有三”,“乃共摄一影”;《申报》还刊登了此次赴法勤工俭学的89位学生名单,其中有43位湖南青年。毛泽东参加了这个在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今上海南京西路大光明电影院附近)举行的欢送会,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同年12月9日,《申报》报道:“前日上午十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开会欢送留法学生,到者有湖南、四川等男女学生一百余人”,“此项学生于今日乘‘凤凰号’赴法”;上海《时事新报》报道:“前日上午十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开会欢送留法学生”,“湖南留法学生向警予女士演说,略谓:‘中国今日之种种事业,其希望均在学生;而学生中分子不能完全,希望学生界此后渐趋纯粹。寰球中国学生会实指导学生入正轨之绝好机关。所最钦佩者,会内办事诸君均有真实之诚意,对于吾人之扶助不遗余力,虽琐碎之事莫不详为指导,令人敬慕无已’”。毛泽东曾从武汉绕道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蔡母(葛健豪)送行,并借宿于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由于蔡和森等启程时间推迟,他因事不能久待,便与大家话别,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再次抵达申城。5月8日,毛泽东以游园的形式,与彭璜等12位旅沪的新民学会会员在黄浦江畔半淞园聚会,欢送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的6位会员,据《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记载:“这日的送别会,完全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中午在雨中拍照,近览淞江半水……”。

  毛泽东这次在上海逗留两个月,其间曾想方设法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筹集旅费,章含之的《我与父亲章士钊》提到:“1963年初,毛泽东读完英文之后,要我陪他在寒风中散步……他告诉我,1920年,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他去上海找到父亲,当然没有告诉父亲要成立共产党,只说是为一批有志青年筹款去欧洲勤工俭学,请父亲帮忙。父亲立即答应,随后发动了社会各界名流捐款。由于父亲的影响和努力,最后一共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他。”

  另外,毛泽东还多次前往陈独秀寓所(今南昌路100弄2号,即《新青年》编辑部),听他谈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与他一起谈论马列书籍和政治信仰;后来,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称,这“是一生中最关键时刻”,“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汪精卫老婆终身被囚之谜 还原篮桥监狱中真实陈璧君
·下一篇:刘亚楼智取天津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武东瑞、王志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特稿: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清流林畲“诒燕第”居住时间考证
·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堂首发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赵朋洋: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特稿: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