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失明的郭雨喜老人
阅读提示
89岁高龄的台胞郭雨喜在洛阳的长期居住证终于办下来了。8月12日,曾被俘日本做劳工、后又客居海峡彼岸60多年,饱经战乱、双目失明的老爷爷回家了。拉着侄孙、侄孙媳妇温暖的双手,郭老漂泊的心终于有了靠岸的感觉……9月12日,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在外漂泊60多年、充满传奇色彩的耄耋老人。
1989年,一封来自宝岛台湾的信打破了洛阳市民郭金锁、尚秀玲一家平静的生活,他们没想到自家竟然有一位叫郭雨喜的爷爷流落海外,更没有想到这位爷爷饱经战乱,经历坎坷,60多年来日日夜夜渴望着回到家乡。
从农民沦落成战俘
郭雨喜生于1919年,祖籍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巨桥乡庄上村。18岁那年,由于战乱不断,加上天灾,很多同乡都去山西谋生,郭雨喜也产生了到山西找事情做、挣钱养家糊口的想法。可是,他刚进入山西境内,就被阎锡山的部队抓了“壮丁”,从此误打误撞地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郭雨喜的部队主要和日本兵打仗。在一次恶战后,郭雨喜不幸被俘,被送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小北门外的集中营关了1年多。郭雨喜回忆说,当时在集中营里死了很多人,有的人还未断气就被拉了出去,然后就不知所终了。
有一天,他们被押送上了火车,来到了天津塘沽。然后,又从塘沽登船,在海上漂泊了近10天到了日本。最终,他们到了一个叫郡马县(辖于广岛)的地方,在一排木头房子里,开始了异域俘虏劳工生涯。
战俘岁月不堪回首
郭雨喜他们住的那排房子里,约有劳工200人,除了中国劳工外,还有个别韩国人。他们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日本人称为“guluma”(其实就是轨道上推的车)的工具推石头,另一种是挖山洞。郭老干的活就是挖山洞。“挖山洞的时候很危险,被石头砸死砸伤是经常的事,根本无人问你。”
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井下作业,巨大的工作量,超强的体力劳动,少得可怜的伙食供给,劳工们的体力过度透支,很多人生了病。而生病的劳工更加悲惨:因病无法上工就要减少伙食供应,有的甚至还没有咽气就被拉走了,他们根本没有治疗的机会,生病即意味着死亡。回国的时候,200多人只剩下不足150人。
原子弹强光造成失明
郭雨喜在日本工地上日复一日地劳作之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的时候。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了一颗原子弹,郭雨喜和其他一些劳工恰好在井上作业,原子弹带来的超强光辐射,让郭雨喜瞬间双目失明。郭雨喜当时感觉无法忍受的剧痛从眼睛蔓延至整个头部,身边没有受伤的伙伴慌慌张张地从井里打上来了凉水,他和那些受伤的劳工把头浸入盛满凉水的器皿中……疼痛虽然渐渐缓解了,但郭雨喜的眼睛却再也没有睁开。据老人回忆,那一次,仅自己身边一起劳动的伙伴中就有30多个被原子弹的强光照射失明。
紧接着是日本投降了,生活闭塞的劳工们对此却无人知晓。一个领队在办公室的报纸上看到了消息后回来透露给大家,每个人都振奋起来。后来,美国人带着翻译来了,他们表示中国劳工不用再替日本人卖命了,会把中国劳工送回中国。
伤残劳工漂若浮萍
美国人把他们从做工的地方接走,给他们提供馒头、罐头等食物,那是他们第一次在异乡尝到吃饱的滋味。后来,美国人把他们送回了山东的青岛。
由于双目失明,郭雨喜只能跟随队伍到南京去寻找曾经从军服役的国民党政府。在南京,这些伤残劳工辗转被几个收养所收留,1948年到达广东。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已被解放军打到了台湾。他们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偷渡到了香港。在香港一住就是五六年,生活完全依赖当地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