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5年入馆从事接待服务工作算起,西柏坡纪念馆影视厅主任范美平可谓西柏坡纪念馆里的“老员工”了。细数33年在工作岗位上耳闻目睹的一切,范美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从神秘的“革命圣地”到红火的“红色旅游景点”,身边这不知不觉的变化竟有如此之大。
观展:从凭“信”入馆到免费开放
西柏坡纪念馆始建于1955年,其中陈列展览馆部分于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住西柏坡30周年时与中共中央旧址同时对外开放。
“很长一段时期,来参观是要凭单位介绍信的,进门前还得登记详细的单位名称和地址。来的主要是石家庄周边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基本上是靠步行或是骑自行车,好些光在路上就得大半天工夫,条件好一点的单位就组织职工乘坐解放牌敞篷大卡车来。”范美平回忆说,“有一回几个中学生结伴来参观,因为预先不知道要带介绍信,到了馆门口慌了神,急中生智掏出兜里的几张学校饭票应急,这才算证明了身份,没白跑一趟。”
而如今,西柏坡纪念馆已对社会免费开放。观众不仅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也常有国际友人前来。建馆以来,西柏坡纪念馆共接待各界观众2600万人次。
游客:从拘谨死板到轻松自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革命圣地”参观、瞻仰是一项政治色彩浓厚、气氛肃穆的活动。范美平说,“进馆参观前,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给观众大声宣读告示牌上的《参观须知》,各单位带队的同志也是反复强调参观纪律,气氛严肃。”
她回忆说,告示中那些带着生硬语气的“不要”“不许”严格限制着参观者的一举一动,馆内只闻讲解声,列队整齐的观众们与讲解员没有丝毫的言语交流。如今的纪念馆内,记者看到,观众用手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录机记录下珍贵的馆藏陈列品、历史图片,还不时地与讲解员互动,在一问一答中深入了解与那段特殊年代有关的人、事、物,讲解员的答疑解惑拉近了历史与观众的距离。
解说:从“规定动作”到“因人施讲”
范美平回忆说,“我刚上班时,全馆仅有8名讲解员,讲解词是严格统一规定的,只能死记硬背,照本宣科,谁也不敢有半点儿发挥,无论是谁来讲,无论是讲给谁听,都是一个套路,再没有第二个版本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应对不同身份、年龄、职业参观者对讲解内容的需求差异,讲解方式发生了更人性化的变化:由每位讲解员负责一到两个展厅的“阵地式”讲解逐步向一对一“导游式”的陪同讲解转变。
“通过细心观察,讲解员不断揣摩观众的需求和心理,人人解说有特色,时长上还有30分钟、50分钟、90分钟的变化。随着纪念馆的平民化,就连进城外来务工人员的需要我们也都考虑到了。一旦有历史研究新发现或是新解密的史料公布,解说内容也会随之充实起来。”范美平介绍说,纪念馆所属的西柏坡精神演出团还采用了歌曲、舞蹈、短剧、快板、小品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馆内进行宣教。
此外,20多名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韩语等8个语种的青年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也充实到了讲解队伍中来,给国外观众提供了语言服务上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