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活着的抗战将士看见自己死后的荣誉
方军采访过数百位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他自己认为是在填补历史的空白。他把自己采访的人圈定为10种人:老八路新四军,国民党抗战将士,东北联军,侵华日军老兵,被强掳的劳工,被日军强掳为性奴隶的所谓慰安妇,战争细菌战受害者,爱国华侨,日军子女、国军子女,美军飞虎队等。
方军把这10种与抗战有关的人,称为亲历抗战的最后一批人。
像亲历过“卢沟桥事变”的29军老兵,据方军了解,目前仅存10余人。他们都曾经在“卢沟桥事变”中同侵华日军血战过,是“七七事变”最后的历史见证人。记录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至关重要。方军认为,采访老兵的意义不仅是留下口述史,为历史留下证言,更在于汲取经验教训。方军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社会民众认识到,只有善待老兵,才能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鼓舞军队的士气。
与作家方军谈他采访抗战最后一批人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谈不完。
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方军认为研究抗日战争历史至关重要。1998年,他到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方军经常看到一位精神抖擞、又衣衫褴褛的老人到卢沟桥抗战馆来要饭。相关单位一次次把他送往河南舞阳老家,他又一次次地来到卢沟桥抗战馆。这老人叫杨云峰,是原29军大刀队的。他跟卢沟桥有不解之缘。方军自认识他后,他们一起无数次从卢沟桥上来回走过。杨云峰总是爱讲大刀队抗击鬼子的故事,方军总是听得如醉如痴,感动不已。方军敬佩这位抗日英雄,专程去杨云峰家乡河南舞阳采访,方知杨云峰孤身一人,没有亲人,没有工作。l986年抗战馆成立时,杨云峰把当年自己在卢沟桥砍杀过鬼子的一把大刀捐给了抗战馆。由于没有生活来源,从那以后他开始以乞讨为生。往往,他乞讨一路就讲一路:“我曾经是29军大刀队的,我1933年在喜峰口、1937年在卢沟桥和日本鬼子拼杀过……”别人不相信他是抗日英雄,他就以手中打狗棍充大刀,当场拉开架势给他们抡一遍29军大刀实战操。别看他年岁已高,大刀操却抡得虎虎生威,大伙看了都连声叫好。
2000年,方军在《中国青年报》发表《92岁要饭人》的文章。文章引起北京市领导的关注,香港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也相继采访过杨云峰。2005年,杨云峰去世了。他生前多次对方军说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1937年在卢沟桥抵抗日寇。他说,希望死后也埋在卢沟桥,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去跟日本鬼子们拼杀,绝不能让日本鬼子们的阴魂在中国大地上游荡!方军遵从杨老的遗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拿着铁锨和纸钱,抱着装有杨云峰骨灰的黑色陶罐,走进无人的夜色里,悄悄地把这位29军老兵的骨灰埋在了卢沟桥畔……
过了多日,方军一想到这位英雄就泪流满面,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他在回忆中又写出一篇报告文学《世间已无杨云峰》,算是对这位抗战老英雄的祭奠。
方军还和他的朋友们,在卢沟桥为当年守桥的营长金振中建立了纪念碑。
2003年6月,方军发表了他去天津采访“卢沟桥事变”的参战者傅锡庆的文章,引发很多人对29军老兵傅锡庆的关注。天津电视台还专为傅锡庆做了一期类似实话实说的节目。这是多年来中国大陆电视台对29军官兵惟一的一次访谈性报道。
刚去世不久的仵德厚,是国民党军队的少将师长,台儿庄战役中,他是敢死队的队长。1997年,在陕西泾阳种田的仵德厚读到了方军的《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就给方军写信,邀他到仵家来聊聊抗战的事。方军接受他的邀请,到仵德厚家与他同吃同住两个星期。他跟仵德厚一起下地锄草,一起种菜,一起放羊。仵德厚对方军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作家、记者采访他,方军的采访是对他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为国血战的人生经历的肯定。他们边干活儿边谈抗战的事。他们谈那个时期的民族危亡,也谈今天的改革开放,谈当下的农村状况。两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农村生活,让方军与仵老汉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临走时,仵老汉站在村头一直流着泪水,目送他消逝在视野的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