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校长一时还摸不着头脑,但在年逾古稀的孙毅的一再要求下,不好推辞,就同意当天下午请他给4年级5班讲一课。孙毅讲得精彩,孩子们听得入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时校长才知道,这位不起眼的“老汉”,居然是开国中将、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的孙毅。
“为了更能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发挥余热,父亲晚年先后辞去了全国政协常委和总参顾问的职务,欣然接受各类学校的邀请,担任了60多所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辅导员,还担任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顾问。”孙雯雷介绍。
通过演讲,孙毅还先后同北京和外地的几十位青年人建立了师生关系,这些青年中有理发员、打字员、炊事员、保育员、小学教师和汽车司机等。多年来,孙毅一直坚持给他们邮寄书刊,每月寄出的杂志上百本,每次都是自己购买,自己包装,自己送邮局发出。
“父亲总是自己买大信封寄。每月工资发下来,父亲先抽出一千元交给家里作为伙食费,余下的钱除交党费外,全部用于青少年,包括捐助失学儿童。有时寄书太多,到月底还会出现‘财政赤字’,父亲不得不可怜巴巴地对警卫员说:‘小安啊,咱们去卖点儿旧报纸吧。’但这些‘小收入’最后又被他买书寄走了。”孙雯雷回忆。
得益于孙毅的教诲,当年的青年们,后来不少成了国家干部。
垂暮之年的老红军们,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全部倾注在了下一代身上。
在采访中,记者得到了一本钟枝棋写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回忆录》。书的首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写回忆录的目的主要是回忆生前的经历,更重要的为了教育子孙后代,让他们阅读时受教育、受启发,了解中国革命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生命……”
“教育下一代、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还要继续活下去,还不能死!”采访结束之际,靠在椅子上的秦光用力地挺了挺脊梁,一字一句地说。
结束的话
本报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红星闪耀八十年”今天结束。
感谢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本报记者得以找寻并采访到曾在我省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3位健在老红军,以及19位红军老战士的子女家属。
我们看到了这群红军战士的传奇人生、非凡意志和坚定信仰。
我们真切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红星闪耀八十年,高扬的旗帜、铿锵的誓言、前行的呐喊,从未偃息。
面对新的“长征”,我们需要一次重温,一次致敬,也需要一次宣扬和传承。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怀抱初心,无惧挑战,向着梦想,谱写出自己的人生壮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