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林上元连连叹道,“可惜,很可惜”,一边怀念牺牲的战友,一边遗憾自己未能参加战斗。
1945年8、9月间,前方传来抗战胜利的消息,正在陆军大学学习的林上元和同学们兴奋不已。“抗战八年取得胜利,高兴得不得了。”
他说,他和5名要好的同学激动得喝酒庆祝,“头一次喝那么多酒,结果睡了两天两夜。”说到这儿,林上元老人笑了起来,仿佛重温着捷报传来那一刻的欣喜。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哪有家?
虽然希望国家安定,向往和平建国,但作为国民党军官,解放战争爆发后,林上元不得不参加了内战。在内战中,他发生了思想转变,决心到解放区去。1949年,林上元从岳阳的城陵矶雇了一艘小木船,又买通拦截的士兵,突破封锁线,渡过长江,到达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他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并在政法大学合并到人民大学后从人大专科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省人民法院工作。后来,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先后在民革湖北省委和民革中央工作。离休后,他当选黄埔同学会会长,继续为两岸交流、祖国统一事业贡献力量。
“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什么都不用担忧。”林上元说,从他自己的经历可以看出,个人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抗战开始时,林上元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深深体会到“那是生死存亡、国家危难的时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哪有家?”老人说,“我始终觉得国家兴亡与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应该把国家与民族放在第一位。”
林上元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幸福,也很幸运,因为国家处于和平时期,日渐强大,学习、工作的条件与过去相比不能同日而语。
同时,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更多了解历史。“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在和平环境、幸福时代,年轻人更应该发愤图强,记住自己肩负的责任,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1日 09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