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了。”他明白,父亲总要在前一晚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考虑领导人会谈什么内容,怎么翻译合适。”这使得杨春城患上了重度神经衰弱,夜晚再轻微的声响也会让他惊醒,任何安眠药都无法缓解。
在杨林收集到的那些老照片中,杨春城也总是神情专注,手执笔本,呈现倾听的姿态,即使拍摄的场景是某个宴会。
照片里的父亲,曾坐在毛泽东身边翻译,曾坐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谈判桌上倾听,还曾被朝鲜领导人授勋……
父亲却从未亲口对他讲过。
漫长的告别
做了一辈子翻译,60岁时,杨春城还被返聘数次。2001年,已经离休的杨春城被首批授予“中国资深翻译家”称号。
离休后的杨春城喜欢出门跳舞,“每次单位里组织舞会,他都会参加。”林绿藜对跳舞不感兴趣,杨春城就自己去。
杨林则记得,那时如果有人上门就朝鲜语求教,父亲也总是欣然传授,“有段时间,每周都在家讲几次课。”
直到两年前,家人发现杨春城的性格突然变得有些奇怪。
他们还发现,杨春城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很多刚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
原来他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小脑正日益萎缩。
杨林说,父亲到了最后,连一分钟之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都记不得,却偏偏能按着名字,准确指出在那些老照片里的那些旧友。
2013年1月,杨春城住院治疗,之后气管被割开,导致发音困难,只能靠口型辨认音节。
2014年2月23日,杨春城于北京逝世,卒年87岁,带走了他曾见证的,不曾对他人讲出的种种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