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鹰朗读自己写的讴歌上甘岭战役诗篇。 (记者 余瑾毅 摄)
奋力前扑,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60年前的10月19日,著名的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英雄黄继光感动中华大地。
鲜为人知的是,我省离休干部吴鹰是报道黄继光英雄事迹的第一人。17日,记者在宜昌葛洲坝集团见到这位78岁的老人。
一身褪色的黄军装,拄着拐杖站姿依然挺拔。记者挥手打招呼,老人却没有反应。原来,吴鹰在上甘岭战役中严重受伤,右眼失明,左眼仅能看近物。眼下,老人正在撰写一部近20万字的回忆录《血战上甘岭》。他说,想让更多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
忆起往事,吴鹰仍然激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6岁的湖南人吴鹰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宣传干事。“哪里交战激烈,哪里英雄可歌可泣,就奔向哪里。”
1952年10月,世界瞩目的上甘岭战役爆发。交战首日,美军炮弹将山头标高被削低近两米。团指挥所里的吴鹰,经常收到6连通信员黄继光穿越火线送来的战况。19日晚,吴鹰得到了黄继光牺牲的噩耗。次日拂晓,吴鹰奉命去前线采访黄继光英勇献身的事迹。踏着散发着硝烟的碎石尘土,吴鹰见到了黄继光的遗体,英雄的胸膛已被敌人的机枪火舌烧黑。
他含泪采访完英雄的事迹。21日,黄继光的英雄事迹登上团《战斗简讯》、师部号外和15军《战场报》,成为黄继光英雄事迹的最初新闻报道。很快,黄继光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
在朝鲜3年,吴鹰获得3枚军功章(国际功),团内外都称他为“战地小记者”。战后,吴鹰转业到丹江口、葛洲坝集团工作,但他一直难忘长眠在异国的战友,特别是黄继光。
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吴鹰的回忆录断断续续写了10多年。为了能赶上在明年上甘岭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出版,吴鹰时常查阅资料、书写文稿至凌晨,甚至通宵。“这些文字,就是对战友们最好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