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志愿军做炒面的少年已是古稀老人,他们重聚母校,一起回忆那些难忘的日子。(左为吴保敏)
又到10月25日了,每年的今天,家住沈阳市的七旬老人吴保敏都要给全家人做上一顿炒面。这一习惯,她已经保持了60年。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帷幕。那一年,15岁的吴保敏正在哈尔滨第二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后改为哈尔滨第三中学),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很少。战争开始不久,学校号召全校同学踊跃参军,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吴保敏也在学校报了名。但不知什么原因,尽管后来又写了几次决心书,但自己的申请始终没有被批准。看着全校三分之一的同学陆续参军走了,吴保敏心急如焚。
校园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虽然未能上战场心里失落了一段时间,但吴保敏很快调整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有一天,学校共青团组织找到吴保敏等20多名学生开会,说有一项特殊的重要任务要大家完成。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期待作为新一批预备队员上战场。然而,老师给大家的任务却是让这20多名学生每天晚饭后到学生食堂给志愿军做炒面。老师说,这项任务相当重要,虽不用与敌人面对面,却与战场杀敌同等重要,“如果有一天英雄凯旋,你们就是幕后的英雄”。老师的一番话让吴保敏热血沸腾。当天晚饭后,尽管离集合时间尚早,吴保敏就和同学们提前在厨房集合了。队长给大家分成五组——运面组、炒面组、烧火组、晾面组和装面组。吴保敏被分配到炒面组。
吴保敏回忆说,那个年代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多数同学在家很少干活,为志愿军做炒面是大家第一次做饭,闹出不少笑话。烧火组的同学烧木柴,开始掌握不好火候,火大了面糊,火小了面不爱熟。炒面组更辛苦,由于灶台高,锅太大太深,同学们根本炒不动,只好脱了鞋,站在锅台四角,每人挥动着一把大铁锹,不断翻动着锅里的面粉。一开始面放得太多,翻不过来,有糊的,有不熟的,成了夹生面。后来逐渐有了经验,放在锅里的面量适中,也掌握了翻面的技术,炒出的面颜色浅黄,香喷喷的。由于人小力气小,吴保敏和同学们每天累得腰痛膀子酸,但他们从来不说累,默默地工作着。
吴保敏说,1950年,哈尔滨的冬天非常冷,外面数九寒天,吐口唾沫都能冻成冰,但站在锅台上实在太热了,额头滚滚流汗,同学们只好把棉衣脱了,肩上搭一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炒面,生怕汗珠掉到锅里,弄脏了炒面。
后来共青团号召同学给志愿军写信,吴保敏也写了好几封慰问信,信中她问志愿军们在前线的条件苦不苦,是否吃到自己做的炒面……这些信由学校帮助发出,没想到竟然有一个姓闫的志愿军战士给她回信了。那时已是1951年的秋天,姓闫的战士在信中说:现在情况好多了,基本上能吃饱饭再去作战。刚到朝鲜时生活非常艰苦,战斗紧张激烈,常常吃不上饭,每个指战员身上都背个小炒面口袋,吃不上饭时就吃一口炒面,抓一把雪……
这封信让吴保敏激动不已,她把这封信交给老师,又传到每一个为志愿军做炒面的同学手里。 “虽然我没有赴朝作战,但我们的炒面也为抗美援朝作了贡献。”每次想到自己的经历,吴保敏都感到非常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