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本领持续提升。泸州开展“酒城初心 史志讲堂”,推动党史系统协同作战和单兵作战能力“双提升”。二是建好智库。建成四川党史专家智库,第一批共聘任100名专家,涵盖省直有关单位的有经验的领导干部和党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专业性学术人才,推动其在资政建言、学术研究、审读审看、宣传育人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广安吸纳小平干部学院等单位党史专职教师、党史爱好者组建党史特约研究员队伍,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办好学会。充分发挥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纽带桥梁作用,广泛吸纳党史专家学者、省级部门及科研院所领导、各级党史工作者和爱好者加入。宜宾搭建研究合作平台,充分调动史志学会、宜宾历史学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史志工作。
四、“大党史”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全省各级党史部门坚持把提升质效作为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的目标指引,围绕中心主动作为、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一是党史编研见深度。集中攻坚四川党史三卷编写,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四川工作相关资料征集。深入开展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川史实研究工作,“四书一馆一片”系列成果即将陆续推出。资阳启动《资阳设地建市以来重大项目口述史》编撰,筛选24个重大项目亲历者130人进行采访,留存城市发展印记。二是资政研究见力度。把建言资政作为发挥党史部门以史鉴今作用的重要抓手,全省党史部门撰写资政报告300余篇,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撰写的加强红色美丽村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培育山莨菪产业链、开发玉溪河水利工程文旅价值等建言资政转化为决策参考,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历史支撑和智力服务。绵阳推动专项课题《从三线重镇到中国(绵阳)科技城》成果转化和运用。三是宣传教育见效度。先后举办“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印记”主题短视频展播评选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把短视频作为党史新媒体宣传主攻方向,全省党史部门制作推出党史短视频300余部,《汶川地震十五勇士》等短视频在“百年辉煌”“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乐山启动党史和地方志短视频工作三年规划制定,遂宁推动4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纳入党员教育“红色矩阵”研学路线,雅安市雨城区从六个维度培树“青衣江”红色宣教品牌,各地党史宣教成效有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