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伟大的历史文献《五一六通知》
2025-05-16 15:27:23
来源:闪闪的红心2022
作者:付欣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59年前的今天,一声惊雷在北京炸响!

    5.16,这个日子、这个符号,在历史的轨迹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这一天,《五一六通知》横空出世!

    这个通知文稿起草出来以后,毛主席亲自对它作了多次修改,并增写了大段大段的文字。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以后,才在大会上举手通过的。上图右上角的红色框里文字便是毛主席加上去的:

    对于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依然臧否是非,莫衷一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贫如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毛主席诗意地写到:”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1951年12月1日,由于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大量的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1952年元旦,毛主席迅速发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号召。“三反”是毛主席在问题发生处于萌芽状态时,使广大干部保持廉洁,反对贪污腐败的初战。

    鉴于“三反”后,又清查出一些机关人员同社会上的不法资本家内外勾结,侵吞国家资产的案例,在开展“三反”斗争的同时,又在工商业界开展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五反”运动有力地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民主改革的进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确保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回击资产阶级反限制斗争而取得的一个重要胜利。

    随后的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右派分子叫嚷轮流坐庄,他们习惯于高人一等,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人平等。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社会主义革命”。

    三反、五反、反右依然革不掉顽疾。于是,毛主席又在1963年至1966年间开展了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在城市中最初是“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顽固?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动奶酪易,动灵魂难。

    所以,毛主席说,过去,我们搞了三反,五反,搞同了反右,四清运动,为什么还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形式,自下而上地揭露我们的阴暗面。现在我们找到了,这就是文化XXX。

    毛主席的思想,是改造社会,改造小资产阶级的属性,并引领人民群众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可是由于中国社会长达几千年的私有制导致人性自私的习惯性,私心会自发迅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改造社会就是改造产生私心的土壤,这就很艰难了。几十年毛主席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是想让后来的人们延续他的事业。

    毛主席是英明的,他洞悉人性,谙熟社会发展规律,通常出奇制胜,防患于未然。

    毛主席看出了端倪,无耐上层同行者少。虽然用了很多办法,作了很多布局,最后才奋力一搏,开展了那场演习。

    正是那场演习,毛主席成了不可超越的伟人。正因为他心如明镜,澄澈见底,所以说出话来从无模糊理论,总是明白而又具体。他的超拔与高明是显而易见的,远远超越众人的。

    晚年的毛主席,集一生之学养与积淀,携中华五千年文明之精髓与功力,凝聚起最大的个人牺牲精神,超越时代的局限奋起一击,如精卫填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夸父逐日,纵万难也无法泯灭其争取胜利的决心和渴望;如愚公移山,开一代新风,让后人完成夙愿;如女娲补天,挽大厦于将倾,留星辰于苍穹。

    时间越久,越能证明毛主席讲的、做的都是对的、正确的!越能证明他老人家的伟大、英明!

    马克思在理论上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列宁在实践中创建了社会主义国家,毛主席不仅在理论上实践了马列主义,而且还将社会主义革命推向了新的纪元。他以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人可比的威信,号召和带领所有人砸碎不平等的旧社会的旧秩序、旧精神,探索建立属于所有人的平等的具有新秩序、新精神的新社会。毛主席的伟大,正在于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解放全人类。毛主席做了马克思列宁和所有先贤想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出色、很成功,可谓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现在重看《五一六通知》,才知道它是多么及时多么正确多么英明,拨开历史的迷雾,遗珠在沧海里熠熠生辉!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忠新:新中国用输出思想文化影响世界(组图)
·下一篇:无
·用中共党史的三个案例说明完整、全面呈现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李殿仁:光辉的历史文献——学习习近平主席十一重要讲话体会
·王秋侠、袁丽萍:我在历史文献中“遇见”您
·特稿:我在历史文献中“遇见”您
·李殿仁:光辉的历史文献——学习习近平主席十一重要讲话体会
·特稿:光辉的历史文献——学习习近平主席十一重要讲话体会
·特稿:难得的中央苏区重要历史文献——《共产国际纲领》收藏经过及其初考(组图
·胡建东:难得的中央苏区重要历史文献——《共产国际纲领》收藏经过及其初考
·特稿:难得的中央苏区重要历史文献——《共产国际纲领》收藏经过及其初考(组图
·张丽超:抗大陈列馆受邀参加河北省图书馆”八一军旗红“历史文献精品展(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