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绿色景区>>正文
特稿:资兴回龙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颗明珠(组图)
2020-10-29 09:18:00
作者:曹小藩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回龙山地处湖南省郴州资兴市东北部团结瑶族乡境内,海拔1480米,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回龙山景区已成为国家AAA景区。从地域地形及山脉走势看,回龙山文化是以回龙山为中心,包含回龙山脚下原七里镇、团结乡、碑记及兴宁镇等周边乡镇的人文地理、民乡民俗的乡土文化、耕读文化、寿佛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以程子楷、曹觉民、曹里怀三位将军为代表的革命爱国的红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颗明珠。
 
    一.巍巍古南岳,流传着旷古至尊的宗教文化。

    回龙山顶之古庙,有"古南岳"之美称,是南岳佛教文化的发源地,融2000多年宗教历史文化及古朴瑶族风情文化于一身;集巍峨壮美、灵秀神奇于一体。

    回龙山古庙,相传炎帝南巡回龙山祭天而建,到东汉时已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现庙主供奉的主神——南岳大帝,即是炎帝的化身。

    回龙山为何被誉称为古南岳?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回龙山建寺比衡山早,唐朝初年,少年寺主持将三分之二的僧侣道士分道南岳衡山,另建寺庵,而南岳庵刹创建之初的和尚、道士大多来自回龙山,"古南岳"之说由此产生。回龙山有庵刹的历史约为1700年左右。而南岳则为1600多年,据说南岳各寺的住持、方丈曾多次到此朝拜。第二种说法来自民间传说,资兴县志中祢"相传南岳大帝五六月间来此避暑";而且衡山之脉气源回龙山。第三种说法,是清代乾隆年间贡生李元禄的孝证,称上古时神龙氏炎帝尝百草、传农耕,曾居住于回龙山。回龙山顶的仙庵乃是后人祭拜炎帝烧香祈福之地。

    上回龙山烧香有个故事:有个妇女背着孩子上山烧拜香,半路孩子生病,生命危在旦夕,妇女把孩子放在马路边,坚持烧完香,下山回来,孩子病好了。

    二.无量寿佛爷,昭告着孝仁为首的寿佛文化

    唐朝高僧无量寿佛全真大师,于唐朝开元16年(即公元728年)出生于回龙山帽岭支脉周源山周家岭。寿佛俗名周宝,法名全真,号宗惠,佛号阿弥陀佛,硕面大耳,自幼聪颖,七岁读书,神悟过人。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他到郴州开元寺剃度出家受戒,后经行僧指点,到淮南经山(今杭州市北)拜道钦禅师为师,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随道钦禅师进京晋谒唐玄宗。唐天宝末年(约公元755年),全夏离开经山云游四海,披经悟法,布道伏妖,造福桑梓。云游一年后回家看望母亲,并上回龙山祭天拜佛,传经布道。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在广西全州圆寂,享年133岁(另说166岁)。因全真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寿佛爷"。清朝咸丰皇帝封全真大师为"保惠无量寿佛"。

    寿佛的外婆家在今回龙山乡相连的永兴县鲤鱼塘镇樟树村樟家底廖家,那里有一樽寿佛金身,从古至今都很灵验,村民求雨得雨,求子得子。相传,每逢干旱季节,村民拜佛求雨时寿佛流泪了,马上就有大雨下。

    桃源桥头江老人口传,去回龙山烧香祈福,须提前三天洗浴净身三日,而且走到回龙山脚下,沿着古道登山三步一拜攀到回龙山顶之仙庵,求安得安、求嗣得嗣,心诚即灵。寿佛老爷因孝而得道,寿佛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无论是上湖南,还是下湖南,寿佛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传颂千年。

    回龙山景区的回龙望日、百年杜鹃、千年古道、峡谷深壑、神秘古庙、云海奇观、原始植被及古朴的瑶族风土人情,千百年来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高官达人登山观观。景区交通便捷,距京珠高速、京港高铁仅一小时的路程,与东江湖景区仅半小时的路程。

    三.一门两将军,展现着家国情怀的爱国文化。

    回龙山脚下之桃源下洞曹家(今柏树村),于清光绪年间诞生了两位在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中叱咤风云的爱国将军曹觉民和曹里怀。

    曹觉民,家名才仁,学名先之,曾用名仲萧,1908年6月26日生于资兴七里山镇(现为回龙山瑶族乡)桃源下洞曹家新屋村(现柏树村新屋曹家),幼年随父母迁居桃源桥头江。1926年曹觉民湖南省法政专科学校(今湖南大学)毕业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军军法处长、第五集团军军法处长、军事委员会上校秘书、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秘书处长;抗战八年,转战冀晋豫鄂四省,九死一生,被朱总司令及毛主席点名称赞为国共合作抗战典范。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辕军法局长、处长,兼程潜将军的机要侍从秘书,为家乡湖南免遭内战蹂躏,1949年8月4日随长官程潜陈明仁参加长沙和平起义。后退役返乡务农。

    曹里怀,家名李槐,学名树邦,1909年11月15日生于资兴七里山镇(今回龙山瑶族乡)桃源下洞曹家后湾村(今柏树村后湾组)。原中国工农红军第32团二营书记员、红3军7师参谋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第一局局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参谋处副处长、参谋长。1948年9月任第3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军长;1955年10月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曹觉民与曹里怀是同乡同族同学,两家相隔四五丘田约100米,两人从小志趣相投,彼此一直以兄弟相称相交。他们两在资兴县中学(现资兴一中)读书时便一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黄埔精神鼓舞之下,投身于革命洪流。无论是国共内战时期还是抗日战争年代,他们始终坚守手足之情、朋友之谊。1927、1935年,朱毛红军分别在江西遂川、陕甘宁边境遭第3军堵截,曹里怀受朱德、毛泽东之命化装成农夫去第3军司令部找曹觉民帮忙,其部队窜隙顺利通过第3军防区,未损一兵一将。抗战时期,两人互通敌寇情报,一致抗战保卫国家。曹觉民、两里怀两将军之故居,是回龙山旅游文化之红色经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三湘健儿起义,毛主席、朱德点名称赞:颂公秘书曹觉民北伐有功、抗战有功、起义有功,是国民党爱国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曹觉民、曹里怀两位将军的家国情怀,永远令资兴人民仰慕、传承和弘扬!

    四.观澜书院,闪耀着文德兼修的教学文化。

    曹氏观澜学院,位于资兴市七里镇(今回龙山瑶族乡)柏树村西廊舖上,它坐西朝东,系回龙山文脉。该书院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创建于北宋初年,创建者为曹靖。据清代雍正《湖广通志》记载,"观察书院,在兴宁西北,宋曹靖建。第二种说法是创建于南宋年间,创立者为曹行锡。行锡公为绍定年间进士,官拜巴州刺史。为教育曹氏后代,特在今资兴回龙山瑶族乡柏树村西廊铺上创建曹氏家族书院。据曹氏族谱所载《重修观澜书纪实》碑文:斯堂经始于绍定辛卯。绍定即南宋理宗年号。绍定四年即公元1231年,距今已有近八百年了。

    书院建成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在历代科举考试中,出了一个状元、六个进士。近代,曹氏家族子弟曹觉民、曹里怀都曾在此书院读书求知。

    观澜书院为郴州所建最早书院。观澜书院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一砖一瓦、木刻及碑文,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见到的观澜书院为清末重修,占地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虽不足曹氏族谱所记原状的六分之一,但整体保存较为完好,元、明、清及民国的历代碑刻均有保存。

    观澜书院的治学思想,不亚于当代清华、北大。《观澜书院纪实》刻文:吾祖先所望于我者,岂徒口耳词章之学,钓功名,缴利达而己哉?不也,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存天理于至静中,而欲止于方萌之际,致知而力行之,有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亦学者分内事耳,如是,上可增光于祖先,下可名垂示于后人也,尚其勉之哉。观澜书院先辈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豁达胸怀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盛而不衰。

    曹氏观澜书院,近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百年石墩桥,荡漾着独特的桥梁文化

    资兴市七里镇(现改为回龙山瑶族乡)桃源村桥头江,南依罗宵山脉回龙山支脉方家庙背岭,北靠桃源河(耒水二级支流之一)。

    桥头江是资兴县原县城兴宁通往本县北部乡镇碑记乡和七里镇并连通永兴、安仁和茶陵三县古盐道(通往广东韶关)上的一个古村落,该路古称"资兴北路",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是一处驿站。

    桥头江有座古石墩桥,名"桥头江桥",兴建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该桥竣工通行后,桥头江人在桥南端建了一座庙,古称"护桥庙",不幸在"文革"中被毁,现在所见到的桥庙古迹,只有两柱长宽均为50厘米、高约1800厘米的正四面体石碑,石碑上刻有《桥头江桥建桥记》及《乐捐人名》,字体为正楷,排列整齐,蔚为庄严。

    桥头江桥历经百年沧桑,而又充满传奇。桃源河河面宽,计有六个桥墩,五孔桥面,每孔桥面均为6米。桥墩设计科学、工艺精湛。桥墩两端是棱角,桥墩长8米、宽4米、高6米(另藏地下之基脚约2米),基脚最底层是直径约30厘米的松树筒子。桥墩所用之石村为碳酸钙石头,每个桥墩同一部位的石块长宽高都一样,每块墩石约二百多斤,由石匠精心凿成,糊石缝用的材料为桐油石灰。
桥墩上还置有凿着两孔用于穿杉树杆作为护栏的栏墩,也是碳酸钙石头,长约50厘、宽约15厘米、高约100厘米,孔径约15厘米。相传,建桥通行以来只安装过一次护栏。

    桥头江桥颇具传奇,自建桥通行至今一百多年,经常有人不慎从桥上掉下去,但是都安然无恙,无论是小孩、壮年人还是老人,无伤无残无亡。桥头江老人相传,这得益于当年建桥竣工时建桥石匠主事人杀龙鸡时立了乾坤之言:桥头江人人心善良,过往之人均平安无事。

    桥头江桥桥面,原先笔直粗壮的杉树编成成,每孔桥都是8根杉树。

    由于桥墩端头是棱角,抗洪水冲击性能非常强,如果不是洪水把桥墩基脚冲空,既便是满桥面洪水,也冲不垮桥墩。

    桥头江桥,百年沧桑。在其上游建半垅水库之前,无论哪年发端午大水,都没被冲垮,因河水洪峰冲涮,只是发生过三次改道,河水主流最初是从靠桥头江村的第一孔桥下经过,当时这孔桥水深一两米。1980年桃源河发端午大水,河水距桥面尚有三块墩石的样子,桃源河发生第一次改道,主流从第一孔桥变到第二孔桥,此次洪水冲毁了祖父以前在桥头江挑水涧边的开荒开成的一串田。

    第二次河流改道是1986年前后,这次端午洪水更大,洪峰距桥面两块墩石,我们桥头江人都担心洪水把桥墩冲垮。几天后洪水退了,发现洪水把第二个桥墩冲得露出了桥基,打底用的松树筒子都露出来了。

    第三次河流改道是1989年发端午洪,河水把第三个桥墩冲边上的沙石冲走了。第三孔桥下先来是陆地,这次洪水把第三孔桥的陆面沙石冲走,致第三孔桥下也过水了。

    资兴市桃源河上游建了个半垅水库,该水库于1986动工兴建,1992年6月关闸蓄水并发电。桃源村村民当时都认为政府拦河筑坝建水库是好事,但事实上却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是水库关闸蓄水后,水被放往西干渠给大石庵水电站发电,而桃源河却减水达三分之二,沿河两岸生产灌溉用水紧张;二是,每年春季连降暴雨时,水库蓄满水了,就开闸往桃源河泄洪,使桃源河改道几次,桃源、柏树两村在河边的水稻田悉数冲毁。桥头江桥靠段家的三个桥墩就是在半垅水库泄洪冲毁的。桥头江桥严重冲毁后,过往之人得打赤脚过江,冬天天寒地冻,村民、学生出行都极不方便。当时在市政府当秘书的桥头江人曹仲藩同志根据家乡受灾实情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灾情报告,并会同桃源村委及七里镇党委政府商讨修复桥头江桥事宜。在袁生权市长的大力支持下,救灾修桥工作全面落实,把冲毁的桥墩改成混泥土结构桥墩,桥面也用了钢筋混泥土,桥上可以过牛及摩托车。

    六.湘粤古盐道,印记隆盛祥和的古交通交化。

    从郴州安仁县,经永兴、资兴、宜章县到广东韶关,有一石板砌成的古驿道,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省道。该古驿道正好穿越回龙山脚下的原七里镇七里村——株树村——桃源村——湘源村凤凰山,连接团结乡草铺村——博来村,通往原碑记乡的松木村——观音阁——兴宁镇,继续往南连接旧市乡——滁囗乡——宜章县的瑶岗仙,直达广东韶关乐昌县坪石。先辈称之为湘粤盐道。

    该古驿道沿途所经过之乡村,当时都有开伙铺(现称旅馆)的,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挑盐的、挑菜的、走亲戚的、贩牛贩猪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伙铺生意红红火火。据笔者家父说,曾祖父祖母就是靠着在桃源桥头江开设伙铺,养活了四男二女,可谓当时之兴旺。

    从七里桃源到兴宁这一段古道,笔者在资兴一中读书时经常走。该古道全是石板砌成,宽约一米多,路边的杂草荆棘,沿途村民每年自发地去砍除。古道每隔五六里地,就建有一个砖瓦结构的亭子,供路人避雨歇脚。

    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当时牲贩从兴宁、碑记买活猪、活牛赶着经过笔者老家桃源桥头江那亭子时,到了桥头江,那些牲口就不动了,不管你怎么抽打牲口,它们就是不往前走,老是在亭子里打转。后来村里的老人叫那些牲贩烧柱香敬了神仙,那些牲口才赶得动了。

    七.七里米粉鹅,传承着瑰丽宝贵的饮食文化。

    湖南省郴州资兴市七里桃源米粉鹅,是湘南回龙山地区近代最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的一道菜,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大臣南巡,专程登临回龙山,坐轿到回龙山脚下即笔者老家桃源桥头江歇脚住时正值中午,遂令随从官员问此地有无特佳肴,县令即答曰:桥头江水米粉鹅,纵横百里人人知;京官大驾兴宁县,驻足品肴上回龙。……七里米粉鹅,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在当地有据可考的最近三代传人分别是民国大厨桂源佬倌(桃源桥头江人)——桂源佬倌的徒弟:段连奇、曹留生(笔者家父),笔者是第三代传人之一。

    桃源米粉鹅,取材于桃源河放养的鹅及当地种植的泉水大米等食材,经特殊烹饪而成,清香沁人、油而不腻、滑嫩爽口、回味无穷,誉称湘菜精品中的极品,古往今来,无论高官达人下乡视察,还是文人墨客造访回龙山,这道招牌菜必不可少,往往也是最先上桌。记得家父在世时,兴宁、波水、碑记、三都、蓼市等相邻乡镇很多人办喜事都会来请笔者父亲去主厨炒菜。不仅如此,80、90年代,邻县的永兴、安仁、桂东、茶陵、涟源等县市农村办结婚酒也经常有人来请笔者父亲去炒菜,原因是家父不仅是桂源佬倌的关门弟子,手艺好,而且凡是结婚宴请笔者父亲去炒菜的人家,第一胎一定是男丁,就是这么神奇。

    七里米粉鹅的第一代传人是民国七里大厨师桂源佬倌,桃源桥头江人;第二代传人是桃源上洞段连奇及桃源桥头江曹留生(笔者家父);第三代传人是段连奇的三个儿子与曹留生的三个儿子。因烹饪工艺及食材特殊,基于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此不便详述。

    80、90年代,附近乡镇村民红白喜事多是邀请段连奇或笔者父亲曹留生去炒菜,因此,米粉鹅烹饪工艺被一些人模仿,逐渐在七里桃源、柏树、湘源、大树等村民间流传,只是食材及口味有些差异。但是,正宗的七里米粉鹅之食材还是在桃源,其正宗之厨艺还是在关门弟子手中。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喜鹊湖上故事多
·下一篇:无
·特稿:喜鹊湖上故事多
·特稿:湖南省妇联将在芷江启动“智慧能量超市”试点助古冲村旅游发展(组图)
·特稿:生态保护修复让华蓥山更美丽(组图)
·特稿:闽西革命老区连城县金龙村“花样翻新”振兴山村(组图)
·特稿: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志愿者上演“侗版牛郎织女”为芷江古冲村旅游代言献策(组
·特稿:湖南芷江“迎七一,我为古冲旅游代言”活动引来摄影团队游(组图)
·特稿:湖南芷江佰瀑峡“植树栽花”争创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元旦小长假 旅游收入八千万(组图)
·特稿:初冬,马陵山唯美多情——游客在这里憧憬诗和远方(组图)
·特稿:四川广安:华蓥山天池秋色美(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资兴回龙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颗明珠(组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临西县
廖庆堂:血沃湘赣气如虹——追念革命烈士廖昆(组图
特稿:血沃湘赣气如虹——追念革命烈士廖昆(组图)
程聪:四川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四川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组图
刘俊杰:毛岸英学校——鸭绿江边校园花(组图)
特稿:毛岸英学校——鸭绿江边校园花(组图)
一批红色文物史料捐赠香山革命纪念馆(组图)
中红头条-赵朋洋: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