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堡,现名安吴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北部的安吴镇,距咸阳市45公里、西安市85公里。安吴村是慈禧太后义女、“一品夫人”周莹的庄园旧地,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比较文学创始人吴宓的故乡,是号称“天下第一班”“中共黄埔军校”──安吴青训班的所在地。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穷困潦倒,当时安吴村的寡妇周莹(当地著名富商)资助了慈禧太后大量金银财宝和古玩。慈溪太后认周莹为义女,封其为“一品夫人”,并亲书“护国夫人”四字金匾相赠。享此殊荣后,安吴寡妇周莹大兴土木,把安吴村建成非常壮观的庄园,号称“小北京”。安吴村至今保存有清朝庄园式建筑、吴宓及其族人陵园、安吴青训班旧址及其文物。该村毗邻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中心——云阳镇,交通便利,物产富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近年来有大量中外游人来此参观、游玩。在安吴堡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文物遗存(吴氏庄园、安吴青训班)、历史人物(清代女富周莹、国学大师吴宓)以及独特精神(秦商精神、青训班精神)为特征的地方文化——安吴文化。
安吴堡的主要文物遗存有两处,一是以吴氏庄园为代表的古建筑遗存,另一个是以古建筑遗存为基础形成的安吴青训班旧址。另外,安吴镇东北部还有一处古迹——唐崇陵遗址。
(1)安吴古建遗存。安吴古建遗存主要包括吴氏庄园(面积1012平方米,共有东、西、南、北、中五院,为清代民居建筑,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现存东院之一部分)、迎祥宫(清光绪末年慈禧避难西安,周莹为迎圣旨捐银十万钱复修、扩建该宫,雍容华贵,豪华气派,现存戏楼、照壁等)、望月楼(周莹之子于民国初年所建,为吴氏花园中赏月纳凉之用,上部楼阁,下部窑洞,东西合璧,冬暖夏凉)以及吴家陵园(陵内牌坊林立、石刻众多,牌坊均奉圣旨而建,做工精美绝伦,石刻多为人物、动物,刻画栩栩如生)等。这些建筑和物品,多为清代所建,其规模、气势、结构和装饰,在当地古代民建中堪称奇迹。特别是吴氏庄园模仿清代皇宫进行设计、施工,吴家陵园的石刻与北京圆明园遗留的石刻规模、形制相仿。
(2)安吴青训班遗迹。抗日战争初期,我党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要求,在国民党统治区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创办了一所战时青年训练班,时称“安吴青训班”(杨娟茹《谈安吴青训班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山东青少年研究》,1995年第3期,第43-45页)。吴氏庄园是青训班的活动中心(其前部为青训班领导机关的班部,中部为会议室和联欢处,后部为青训班连队驻地);迎祥宫为排演节目和举办晚会的场所;望月楼为青训班秘书处驻地;吴氏陵园是青训班的露天课堂和节日大型聚会场地;吴氏庄园门前为大操场,其西北角大榆树上悬挂铜钟,青训班作息活动皆以撞此钟为号。安吴青训班由冯文彬担任班主任,胡乔木为副班主任。毛泽东曾为该班题词,朱德视察并作过报告,林伯渠经常在此讲课。安吴青训班是我党领导的在西北地区的四大学校之一,它与陕公、鲁艺、抗大齐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举办训练班14期,组编连队127个,培养了12000余名学员参加或领导了抗日救亡工作,在学员中发展了千余名党员,它对推动全国抗日战争和青年救亡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文恭《抗战时期的安吴青训班》,《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第22-25页),被誉为“青运史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安吴青训班旧址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后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吴青训班旧址自2010年3月起实行免费开放,游客纷至沓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3)唐崇陵遗址。唐崇陵位于安吴镇东硷村东北,嵯峨山东段南麓。崇陵依山凿陵,陵周围筑以城垣。整个陵城略呈方形,南北城垣走向平直,东西城垣依山势修砌,走向曲折。据史料载,崇陵周围长20公里。墓道前门在嵯峨山南,后门在嵯峨山北,贯通全山。陵冢全用的是方型和长方型青石板,石板凿出凹槽,浇灌铁汁,极其坚固。陵园有四个大门,八对石狮,十对石人。玄武门前有仗马三对,朱雀门外有王宾石像多尊。陵区有陪葬墓43座。站在陵墓上俯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经过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现今留下了部分残存的石雕,还能窥见昔日皇陵的气派。1956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崇陵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吴堡曾出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位是商界女杰周莹,另一位是学界泰斗吴宓。
(1)商界女杰、安吴寡妇周莹。周莹(1868-1908),陕西三原鲁桥镇孟店村人,娘家为富商大户(杨居让《不得不说的安吴寡妇周莹》,《唐都学刊》,2010年第5期,第108-110页)。17岁时出嫁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富商吴家,丈夫吴聘因染疾不愈,婚后数日死去。因吴家无男丁承嗣,周莹成为吴家惟一继承人,此后即被称为“安吴寡妇”。1876年,公公吴尉文去世,吴家商业开始衰败。周莹接管吴家,“垂帘听政”,善于用人,勤于经营,极尽理财、聚财之能事,使吴家商业又迅速走向繁荣兴旺。吴家原有产业如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的淮盐经营继续得以维持,又先后在湖北、上海、四川、重庆、甘肃及陕西各地设立众多商号,势力进一步扩张。周莹凭借庞大资本和灵活经营聚集了大量财富,当时民间流传“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可见其雄厚实力。她在安吴堡内营建工程浩大的巨宅——吴家庄园,厅堂陈设均为当时珍品,日常起居也极为精美华贵。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至西安避难,周莹以“助纾国难”名义,向慈禧太后贡银十万两。慈禧嘉许其举,诰封其为二品夫人(周莹死后被诰赠一品夫人),并赐御笔亲书“护国夫人”金字牌匾。周莹从此跻身皇帝国戚,声名显赫,达到一生中的鼎盛时期。周莹亦善待亲邻、宽待下人,曾经设粥厂、济灾民;打机井、挖水渠;建文庙、办义学等,捐献财物,造福桑梓。周莹守寡20余年,多谋善断,任贤用能,通过高超的商业智慧和过人的经营手段,打造了赫赫有名的地方财富集团,使吴家成为关中著名的大家望族,她本人亦被民间视为“活财神”。1910年去世,终年42岁,被安葬在吴家陵园附近。由于生前乐善好施,惠及众多乡邻,据说出殡当天自发送葬的四邻乡亲约有八万之众。“安吴寡妇”周莹是清代商界女杰,其经营的吴家庄园及其传奇经历,是一座急待开发的地方历史文化富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