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历史 重新评判功过
与形式的变化相比,新本内容的增补和修改更为重要,刘益涛举例告诉记者,新本在哪几处作了重要的增补和修改。
在第一编“党的创立”中,为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先进性,经过反复比较,将原上卷以辛亥革命的开头,向前延伸至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起,在第一章开头增加了“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节,对19世纪后半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和各阶级、阶层反抗斗争的情况作了概括的叙述。
在阐明中国共产党对推动国共合作和大革命运动的重大作用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这个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的评价。刘益涛告诉记者,新本肯定了陈独秀对推动国共合作,领导五卅运动和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反对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以及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新本认为陈独秀在大革命期间犯了右倾错误,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他本人对中国革命一些基本问题认识的错误直接产生的结果。他作为党的第一把手,对大革命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也有责任。
刘益涛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共产国际档案资料的大量公布,学术界对共产国际、联共(布)及其驻华代表指导中国革命的功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共产国际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陈独秀是不适当的。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所犯的错误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错误,不存在向敌人“投降”的问题,用“右倾投降主义”表述他的错误是不适当的,而恢复用“右倾机会主义”更符合历史实际。
如何正确看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历来是党史界的一大难题,此次修订对此作了新的表述,在指出“左”倾错误及其危害的同时,把当时领导人的错误看做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生有着深刻、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和不可避免性。为此,新书一是从标题上作了弱化处理;二是根据三次“左”倾错误的不同情况,对其表述作了区别,即第一次称为“‘左’倾盲动错误”(不出现瞿秋白的名字),第二次称为“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不出现“主义”二字),第三次称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全面反映党的领导 新的分析和详细论述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党史学界已作过许多阐述,新本充实了党领导的各个根据地的斗争,特别是增写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内容;除补充党领导的国民党统治区斗争和南方局工作的内容外,还新增一节论述党在沦陷区的工作方针和部署以及党领导的沦陷区人民抗日斗争的情况。此外,书中扩充了国共两党配合作战和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描述,补写了台湾、香港等地所进行的抗日战争。这样,既突出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也突出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的历史作用。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说明这个问题,新本加强了党在这一时期对一系列方针政策进行总结的内容和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叙述以及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的论述。党史专家普遍认为,加强这方面内容,对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提高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具有现实意义。
新本充实了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内容。一方面加强了对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力量同国民党政府之间斗争的叙述,另一方面增写“城市工作和秘密工作的加强”一目,用一些生动的例子,专门讲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地下组织,开展与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合,策应胜利的工作,从而突出了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