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献策旅游产业。通过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的调研、咨询、规划,积极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已成湘潭大学红色旅游研究基地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基地先后完成《湖南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湖南湄江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与策划》、《岳阳市2006-2015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地方政府委托项目4项;承担校地合作横向合作科研课题2项:《中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洪江古商城竹海生态休闲旅游整体规划》;完成相关研究报告4个。在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研究合作过程中,基地所编制的怀化市洪江区《商城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被一致通过。基地特邀研究人员文花枝参加2008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韶山红色旅游”的提案。这些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和政府的较高评价,而且与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紧密结合,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专业人才。
1、加强教材建设。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比如,基地教研人员利用基地现有成果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专题课《红色旅游研究》。按照旅游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基地教研人员组织力量加强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先后主编或参编了《21世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旅游行政管理》、《导游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教材,积极加强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同时根据旅游这一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特点,基地教研人员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旅游管理模拟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区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训等方式,锻炼学生运用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基地每年定期举办导游大赛,组织国防教育协会、各新生班级前往韶山、花明楼、乌石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开展“纪念世纪伟人征文”、“徒步韶山行”、红色胜地韶山模拟导游等系列活动,并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骨干培训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培训班学员讲授了“追寻伟人足迹,提高综合素质”、“寻史建碑,提高素质,发奋成才”、“弘扬湖湘文化,推进科学发展,立志发奋成才”、“湘潭大学校史纵横谈”等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地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来开辟第二课堂,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把红色经典文化融入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既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培训旅游从业人员。为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基地教研人员还将教学科研与学习培训相结合,积极承担或参与行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基地教研人员应邀分别为全国红色旅游区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湖南省红色旅游导游、湘潭市旅游局干部、彭德怀纪念馆管理和服务人员授课,围绕“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开发研究”、“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红色旅游景区运营模式创新研究——以韶山为例” “红色旅游景区导游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等主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红色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全国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了全国第二名、全国十佳、优秀导游(讲解)员的良好成绩,多人分别获评“湖南红色旅游形象大使”、“全国百名优秀导游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