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郑州二七纪念塔里的精神回响(组图)
作者:李嘉鹏、田永奇
浏览次数:
2025-08-26 15:42:4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为了铭记历史事件,传承革命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六百六十六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14日走进郑州二七纪念塔,通过史料、实物与沉浸式展览,深刻体悟近代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与家国情怀。这座始建于1971年的双塔建筑,以沉默的砖石记录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风云,成为郑州城市记忆的精神地标。

    一、双塔无言,历史有声

    清晨九点,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步入纪念馆一层。玻璃展柜中泛黄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章程》、锈迹斑驳的工人纠察队袖章、手写油印的罢工宣言书,构筑起具象化的历史场景。最令人驻足的是二七惨案牺牲者名单墙——“施洋”“林祥谦”等52个鎏金姓名下,镌刻着年龄最小的牺牲者仅16岁。这些名字曾活在课本里,但直面他们的遗物时,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二层动态全景展厅以声光技术还原罢工事件:长鸣的火车汽笛声中,北洋军阀武装镇压的枪火与工人的抗争身影在巨幕上交叠。实践队员注意到一个细节——展示罢工领导人演讲的仿青铜雕像群中,有七成人物未留下姓名。他们或许只是普通扳道工、司炉工,但每个人都选择了为群体命运挺身而出。

图为管内展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鹏 摄

    二、薪火传递的新触点 

    在顶层“新时代精神”展厅,一场特殊相遇正在发生。78岁的退休铁路职工赵建国指着1952年郑州铁路局成立的老照片,向大学生讲述自己父辈参与铁路修复的故事。二七精神不是纪念死亡,是召唤生者前行。老人抚摸展厅玻璃上镌刻的《中国工人》发刊词,目光与队员手中的笔记本相遇,三代人的记忆在此刻重叠。 

图为管内展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永奇 摄

    实践队员在互动装置上发现当代传承的印记——电子留言墙上滚动播放着近三年的游客心声:“铁路工程师刘畅:每修一条新轨道都会想起双塔的钟声”“支教教师李晓雯:把二七故事带进大凉山课堂”。而当队员输入“当代青年能做什么”时,系统推送出高铁建设者攻克冻土技术的纪录片链接。 

图为管内二七纪念塔模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永奇 摄

    三、精神地标的现代诠释

    参观临近结束时,一场雷雨突至。塔顶的六面钟在暴雨中鸣响《东方红》旋律,引得游客纷纷聚集在落地窗前。队员周悦观察到:九成参观者会举起手机拍摄钟楼,但七成人员并未注意到脚下地砖暗藏的玄机——由52块黑色大理石镶嵌的牺牲者足迹导向线,正从钟楼下方延伸至出口。

    “这种设计隐喻着历史对现实的召唤。”郑州二七纪念馆研究员马玉梅在采访中强调。据她介绍,2022年纪念馆启动“可触摸的历史”改造项目,首次将铁路轨道元素融入展厅地面,让游客在行进中感受“从铁轨抗争到高铁腾飞”的百年跨越。数据显示,该项目使18-35岁参观者平均停留时间延长40分钟。 

    暮色渐沉时,实践队员整理出37件影像素材。离塔前全员驻足于北广场的“二七魂”浮雕墙,夕阳在工人群像上投下金色的光斑。塔顶时钟指向六点整,浑厚的钟声在城市上空荡开,与西广场高铁站的进站提示音交织成奇妙的混响。在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里,历史的波涛正化作铁轨的震动,传向未可知的远方。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著名作家忽培元:从畅销书《乡村第一书记》到京华好书《同舟》(组图)
·下一篇:无
·著名作家忽培元:从畅销书《乡村第一书记》到京华好书《同舟》(组图)
·建行研修中心井冈山党性教育研修院党支部:尊崇党章强党性,知行合一担使命(图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峰辉——“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攻坚的方向”
·红色头条:“激进派教师”作客中南海
·红色联播-魏明仁:止戈爲武·我武唯揚
·红色联播-侯富儒:祖国万岁——庆贺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有感(组图)
·红色头条-毛新宇: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的奇迹(组图)
·“根脉永相续·情系黄土地”纪念暨“百廿荣光·情书寄怀”延长石油北京知青系列
·特稿: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组图)
·葛元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好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李嘉鹏、田永奇:郑州二七纪念塔里的精神回
特稿:郑州二七纪念塔里的精神回响(组图)
人民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冀东抗战史专家走进唐山博物馆担当讲解员(
冀东抗战史专家走进唐山博物馆担当讲解员(
《丰碑-冀东抗战纪实展》在唐山博物馆开幕(
《丰碑-冀东抗战纪实展》在唐山博物馆开幕(
著名作家忽培元:从畅销书《乡村第一书记》
建行研修中心井冈山党性教育研修院党支部: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峰辉——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