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8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与顾吾书社携手益峰红藏馆举办“寻红色印记,筑文旅新篇”主题活动,深度融合红色历史与文旅实践,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文旅转化路径,引导青年学子以文旅视角重溯党史脉络,用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

活动伊始,顾吾书社社长与文学院学子围坐在一起,以盐城本地红色历史为切入点,围绕新四军铁军文化和盐城革命老区展开深入畅谈。社长结合盐城本地的红色历史,从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探索到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生动讲述了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座谈还聚焦“红色遗址保护与文旅开发”的议题,结合泰山庙新四军军部旧址、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等参访地,分析红色文旅项目如何在保留历史原真性的基础上提升体验感,为后续实践调研奠定理论基础。

随后,《钱毅》烈士一书作者、顾吾书社义工志愿者施东明主任为学子们带来了创作分享。他以“史料考据 + 文学叙事”双线模式,详细讲述了自己为还原钱毅烈士的革命事迹,如何辗转多地搜集史料、走访烈士亲属与战友,潜心钻研的经过。施东明主任特别提及创作中对红色文旅场景的构思——他希望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进作品以及生活中,让红色文化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走入群众,让历史人物从史料走向文旅体验场景。现场学子们围绕着“如何用年轻化的表达,来激活红色故事”展开头脑风暴,提出了许多文旅创新思路。

活动之前,文学院学子们在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盐城市“百姓名嘴”工作室的顾吾书社“文心吾园展厅”, 对益峰红藏馆献展的抗战史料展览品,进一歩与顾益峰、顾高桐红藏家父子,深究细研地开展文旅调研: 这些浸润着战火与青春血汗而泛黄的《盐阜大众》报合订本、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时使用过的行军地图、抗日民主根据地自制的货币等实物史料,被转化为“红色文旅资源数据库”调研样本。同学们纷纷踊跃重点记录与探询这370余件展品背后的人物故事与地理坐标,尝试分析“盐阜红色文旅数字地图”,并就“史料展陈如何融入AR导览技术”“红色藏品IP开发”等提出创意方案。


此次活动,突破了传统党史的学习模式,将红色文化基因植入文旅产业发展框架,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以史育人、以旅传史”的实践平台。未来团队还将与顾吾书社持续探索历史资源活化、文化价值转化的新路径,让红色基因在红色文旅融合中焕发时代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