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旧址>>正文
这就是山西!(组图)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紫薇、樊欣阳、杨晨光、周喆
浏览次数:
2025-07-08 10:26:5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清风穿过巍峨太行

    轻抚大地万物

    碧天白云

    在汾河的涟漪中缓缓流动

太行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应县木塔的檐铃

    吟唱着千年时光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

    向世人讲述着

    历史的风云激荡

黄河壶口瀑布。新华社发(吕桂明 摄)

    这是一片被山与河

    滋养着的土地

    外揽山水之秀

    内得人文之胜

    这就是山西

    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

    传承着奋斗的血脉

    1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山西

    镶嵌在中国第二级阶梯的

    黄土高原之上

    左带黄河九曲蜿蜒

    右屏太行千峰万仞

    内有高山,外有大河

    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在山西

    你能看到

    万千气象,文脉绵延

应县木塔。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夏日的阳光下

    应县木塔气势恢宏

    它历经千年风雨、地震、战争而不倒

    用榫卯结构创造了

    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

    三晋大地

    各类文物星罗棋布、点缀其中

    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云冈石窟、晋祠

    永乐宫、鹳雀楼

    ……

    走在山西

    总能触碰到历史的脉搏

    处处都是与时光的对话

夜幕下的平遥古城。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2

    山西

    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晋绥边区

    屹立于黄河东岸

    筑起一道日寇难以逾越的屏障

    时刻保卫着延安

    守护着革命的摇篮

    卢沟桥事变后

    河山动荡,华北危急

    无数太行儿女

    浴血奋战、慷慨赴死

    将不屈的民族精神

    汇入中华民族历史长河

    平型关下

    八路军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山西武乡县砖壁村

    地处巍峨的太行之巅

    抗战年代

    八路军总部

    曾三次进驻

    1940年在此部署指挥了

    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

    阳泉狮脑山头

    号角撕裂苍穹

    经过几个昼夜的血战

    敌寇遭遇严重打击

    狼狈撤退

在山西狮脑山血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资料照片)。

    如今

    在百团大战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全国各地的游客

    慕名而来

    共同回望烽火岁月

游客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当铿锵的抗战老歌

    《在太行山上》响起

    历史的温度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人

    赓续传承、生生不息

    3

    山西

    正在书写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和电力外送基地

    山西有过

    “点亮全国一半灯”的历史贡献

    也经历过产业转型的裂变之痛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熊猫光伏电站。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进入新时代

    山西

    不断进行着理念之变、身份之变

    昔日粉煤灰荒地上

    一个个电池包组成的

    电化学储能单位林立

    多项聚焦新能源与快速调峰技术的

    科研成果加快问世

    一个个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引领着“美丽经济”新赛道

在2024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拍摄的氢能重卡。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深爱故乡山水的山西人

    把文旅列为

    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一系列文旅扶持政策

    转化为巨大产业红利

    黄河、长城、太行

    三条“一号旅游公路”环山绕水

    串联970多处景点

    给人以“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体验

石楼县沿黄一号旅游公路景色。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好客的山西文旅

    以其独特的“宠粉”方式

    让每一位游客

    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运城永乐宫和鹳雀楼景区

    赠送的具有当地元素的

    限定纪念款冰箱贴

    文创礼品手提袋

    时尚七彩扇等丰厚礼品

    给游客带来满满的惊喜和感动

鹳雀楼。新华社发(陈春明 摄)

    今天的三晋大地上

    一批新产业、新科技、新业态

    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就是山西

    托起跨越千年的历史底蕴

    赓续英勇抗战的红色血脉

    勇挑深化转型的改革重任

    绘就走向未来的创新篇章

    祝福你,山西!

    明天,会更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时政画说丨山河铭记
·下一篇: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这就是山西!(组图)
时政画说丨山河铭记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踏着英烈的足迹前行
红色头条-李殿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建设强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红色音乐党课走进武汉大
宁波市暑期“假日学校”开班暨“青少年党史
《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一书首发仪
沁园春·幸福航母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