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参加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太行行活动的抗战将士后代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参观学习,追思缅怀。
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人康(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本次太行行纪念活动总指挥)、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彭宇(彭德怀元帅侄孙)、宋京波(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子)、刘煜滨(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李小荣(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公安总局局长、中南大区局书记李一清之女)、李洪(开国少将李觉之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抗战将士后代参加纪念活动(12军后代武丽佳为活动策划发起人)。

《太行山》八路军高级将领组雕(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徐向前、贺龙、邓小平)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彭德怀分别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改任总司令、副总司令。但八路军的称呼,仍被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习惯性沿用下来),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总司令部先后驻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五台县南茹村、潞城北村等地。1939年7月,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率八路军总部各机关从长治市潞城北村经黎城霞庄,进驻砖壁村。同年10月,八路军总部迁到王家峪村,部分留守砖壁村。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城太行街363号,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1970年,政府批准在武乡县城新建立“武乡革命纪念馆”,1972年正式对外开放,1977年决定恢复和扩建纪念馆。1979年9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邓小平敲定并亲笔题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名。1988年举行开馆仪式,2002年实施二期扩建。2005年主题展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对外开放,2011年八路军将领馆对外开放。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完成提升改造。

主要场馆为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与八路军将领组雕、八路丰碑遥相呼应,呈“一”字型分布。背倚凤凰山、东眺马牧河,坐北朝南。陈列馆由序厅、六大陈列厅、休息厅、抗战文化墙等构成。从空中俯瞰,为“工”字型布局,两侧是平顶现代建筑,中堂尖顶为传统建筑。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在致辞谈到,山西武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如何以钢铁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坚持顽强抗战。武乡,这片英雄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八路军战士们在这里整装待发,奔赴抗日前线;武乡人民则全力支援抗战,为前线输送物资、救护伤员,用热血生命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

他们的事迹,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丰碑。也是在这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反动顽固势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左起:李洪、李小荣、刘煜滨、陈人康、宋京波、彭宇、张晓龙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从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抗战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是人类文明和平正义事业的强大基石。

左起:张惠玲、许院文、张晓龙、李小荣、胡小伟、魏原建
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后,在低沉、庄重的《献花曲》音乐声中,抗战将士后代代表许院文、张惠玲、胡小伟、魏原建怀着无限缅怀的心情,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原全国人大常委李一清之女李小荣缓步上前,整理锻带,寄托哀思。

为纪念八路军将士的丰功伟绩,弘扬八路军精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风景俊秀的凤凰山巅修建了“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纪念碑高19.37米,寓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碑身呈四棱形,用白色大理石贴面,上书“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后为长达30米的弧形浮雕墙,浮雕背面刻有抗战时期728位血洒疆场八路军正团级以上干部的英名录,昭示后人继承和发扬八路精神。

向八路军高级将领雕像群致敬
英雄的武乡人民用真情和大义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这里山环水绕,峡谷幽深,曾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指挥中枢之一。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这片热土之上,一处处革命遗址和一座座纪念碑如红色火炬矗立在老区大地,43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点缀其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山浮雕上题写着“太行精神 光耀千秋”八个气势恢宏的大字。

陈列馆以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展示为主,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法,并辅以雕塑、绘画、歌曲、景观、木刻、影视等配景,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八路军将士东渡黄河、驰骋敌后、鏖战华北、喋血疆场,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同华北地区广大民众同仇敌忾、抗日御侮,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全景式历程。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就走进了抗日的烽火硝烟之中。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声声深情的讲述,将人们带入历史,带入太行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宋任穷将军,在中南海永福堂居住时使用过的文件柜。之前,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中央领导曾经使用过这一文件柜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山西武乡作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大家来到砖壁村,参观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这里军民鱼水情深,英雄的百姓倾尽所有支援八路军抗战。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当年在太行写下的这首七言律诗《太行春感》,深切表达了八路军将士驱逐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

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是大家无限向往的神圣之地。1940年7月,八路军总司令部在这里直接布置和指挥了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的“百团大战”。

朱德、彭德怀、左权在玉皇庙前合影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日军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百团大战,八路军郭天民、刘道生部队占领晋冀交通枢纽天险——娘子关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作战,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

左权将军一家在砖壁村拍下的唯--张全家福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等下达《战役行动命令》。

陈人康、张晓龙、彭宇、刘煜滨、李小荣等开国将帅后代在左权将军旧居门前留念
在上述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3个师的全部、2个师的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八路军参战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6个团、第129师(含决死第1、第3纵队等)和总部直属共42个团、第120师(含决死第2、第4纵队等)27个团,共105个团约27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

蒋介石驰电嘉奖,鼓励“各线健儿再接再厉,电饬各战区积极出击策应百团大战”
同年9月,中共北方局在砖壁村召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研究根据地政权建设、财政经济建设等问题。朱德、彭德怀在八路军总部指挥军民作战135次,巩固了太行山抗日阵地。

上海油画雕塑院原支部副书记王欣向大家介绍左权县辽阳镇(温城村)的抗战史料策展情况
辽阳镇是左权县(原辽县)抗战初期的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37年11月15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部和豫晋省委率先进驻辽阳西河头村,创办游击训练班,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太行革命根据地。这里故被誉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的发祥地”。随着抗战深入,辽县(城)三次沦陷,辽阳亦遭蹂躏。从1938年4月14日县城第一次被日军占领,到1945年4月26日收复县城,辽阳军民与侵略者殊死搏弈,铸就了太行抗战辉煌一页。
辽阳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全民参战,拥军支前,涌现了“碾上村钢铁堡垒党支部” “辽东一把锁申锡荣”“松树坪妇女拥军站”,以及被刘邓首长赞誉为“模范战斗”的“苏亭伏击战”,和能打善战常驻辽阳的“左权独立营”等众多抗战光荣群体和英烈先辈。更有“刘伯承一块银元”,“徐向前一碗酸菜”的美谈流传至今。发扬革命传统,庚续红色血脉。中共左权县委宣传部策划指导的这个展览,以“烽火太行西河燃”“怒火浴血杀敌寇”“乡史村记留长河”“抗战精英出太行””“千沟万壑伴英魂”五个部分展现了这方土地及其军民不屈不挠、奋勇抗敌的革命历史。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辽阳镇抗战史料展”由中共辽阳镇党委、辽阳镇人民政府 中共左权县城工委、左权县城区事务服务中心主办,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协办。

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消散,先辈们惨痛悲愤、不屈抗争、泣血牺牲的经历也已渐行渐远,但我们不应因时间的流逝而忘却这段历史,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好地珍惜和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大家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意志,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凝聚世界各国人民的力量,为不断推进全人类的和平正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笔者:胡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首任青年部部长。原国家外经贸部干部、外交官,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中心倡建发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