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中红网-胡山:抗战将士后代走进晋冀鲁豫革命老区缅怀先辈(组图)
作者:胡山
浏览次数:
2025-05-13 10:27:2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9日下午,《太行之歌》202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红色之旅的抗战将士后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河北邯郸,走进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伟大英雄先烈们。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那些在抗战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先烈们,党和国家在邯郸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奠基典礼。1950年10月工程建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占地21.3万平方米。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参谒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并在左权将军墓前伫立默哀

    这里安葬着左权将军等203位革命烈士,其中56位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他们是为国捐躯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英雄,他们的英灵安息在这片松柏苍翠、葱郁草坪之间。在民族危亡时刻,英烈们用血肉之躯并肩御侮,充分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春归大地,鲜花竞秀。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向人们深情讲述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民族英雄的动人故事。大家认真倾听陵园工作人员讲解英雄纪念碑及人民英雄纪念墓的情况,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环人民英雄纪念碑半周肃穆站立,拜谒祭奠,追思缅怀。

    低沉、雄壮的《烈士纪念号角》音乐,揭开了纪念活动的帷幕。

    在今年这一特殊年份,大家高声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无不砰然心动,激情难抑。

    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太行行活动总指挥陈人康致辞谈到,80前的今天,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以不屈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书写了人类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篇章。

    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与自由,千百万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勇抵抗日寇的侵略。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救国热血,最终铸就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平了道路。

    大家高唱《八路军进行曲》,以勿忘初心、继承遗志、薪火传承的坚定信念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伴随着低沉哀婉的《献花曲》,太行行活动全体人员的代表郭晓梅(红军后代)、潘娜莎(三野后代)、黄兆阳(八路军后代)、 尚振平(八路军后代)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子宋京波缓步上前,庄重整理锻带。

左起:潘娜莎、郭晓梅、宋京波、陈人康、尚振平、黄兆阳

    中午,天空还很晴朗。烈士陵园革命英烈公祭活动开始后,当花篮摆放在人民英雄纪念墓前的时候,天空突然开始大雨倾盆,上苍呜咽,雨水夹杂着思念的泪水在徐徐上前敬献鲜花的抗战将士后代们的脸庞滑落不止。

    大家向人民英雄纪念墓三鞠躬,致敬英烈,绕行瞻仰。

左权(1905-1942),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生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著名高级将领。1942年5月反“扫荡”战斗期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将军隆重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太行行人员分组向左权将军等7位烈士墓碑敬献了鲜花。

    左权将军墓主祭人员为潘娜莎、赵建华、杜小星、张惠玲、郭东亮、刘崇玲、理虹、刘彩虹、梁憲录、穣隽琰、李忠良、李小荣、郄革红、刘春、孙爱琴、邹万超、关好义、罗锋等。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接受记者采访

    杨裕民(1938年任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烈士墓主祭人员为王汝林、王念华、孙铭、刘苏京、焦苏英、王青平等。何云(《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烈士墓主祭人员为李进、祁建民、邵建华、蒋若葵、蒋苏海、李世荣等。张衡宇(北方局政权部秘书长)烈士墓主祭人员为祁建、曾洁、候文华、刘晓宁、吴志祥、程瑶等。

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子宋京波接受记者采访(程瑶摄)

    高捷成(冀南银行首任行长)烈士墓主祭人员为孙建荣、张礼莎、刘明珍、葛俊琴、李世英、朱丹平等。赖勤(冀南银行行长)、范熙夫妻烈士墓主祭人员为李明、宋苏莉、张涛、王明奇、张偌、张朋等。陈光华(朝鲜国际主义展示)烈士墓主祭人员为张军、贺魏、武丽佳、颛孙伟、郭庆红、李永安等。

    大家怀着无比怀念的心情认真参观了左权将军纪念馆,观看约17分钟的红色教育片《无上光荣——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纪事之一》。

宋任穷敬题:为人民事业而英勇壮烈的牺牲永垂不朽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37年冬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有着11年光辉战斗的历史。晋冀鲁豫根据地,这片位于华北心脏地带的抗日战场,不仅是八路军的重要战略支点,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从1937年创建至抗战胜利,这片根据地经历了从开辟到壮大的艰难历程,在战略上与友邻各抗日根据地唇齿相依,相互呼应,成为全国7个较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这片根据地拥有县城80余座,面积18万余平方千米,人口2400余万,军队近30万人,民兵近40万人,最终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

    刘伯承元帅指出,在抗日战争中,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所获得的胜利,是党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毛主席对于抗日战争,作了极为深刻的分析,并根据这种分析,确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又根据战争发展的情况,制定了实现这个路线、原则、方针的一系列的具体政策。这是抗日战争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能够迅速开创,能够粉碎日寇的多次围攻,能够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多次挑衅,能够在敌顽夹击下克服严重困难转入反攻、取得胜利,都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充分地发动了群众,军民同心,英勇奋斗的结果。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英明思想,在太行山,在晋冀鲁豫边区,也像在其他抗日根据地一样,得到了证实。在长期艰巨的斗争中,无数的事实都教育了我们:只有跟着毛主席走才能胜利。

    每一座巍然耸立的纪念碑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艰辛,也见证了新中国腾飞与富强的历程。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信念,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不畏强暴、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合影

    5月10日上午,太行行活动人员驱车来到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参观学习。

    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于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是一个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场馆,旨在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生动的场景再现,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晋冀鲁豫边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与光辉历程。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也称军区作战部,旧址位于中央局大院东南约200米,也是该村中心部位。此为一完整典型四合院,坐北面南,砖、石、木结构,平房单层建筑。有东、西、北、倒座(南)四座建筑组成,共有房屋22间

    1946年10月至1948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部分机关曾驻冶陶镇冶陶村。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包括中央局旧址、军区司令部旧址、领导人旧居、华北财经会议会址、华北财经办事处旧址、土地会议会址、南征会议会址、防空洞17座、地道300余米等。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的邻居百姓(胡山摄)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办公建筑及领导人的居住建筑,均为典型的太行山南部地区即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传统民居,反映了当地的传统建筑技术、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并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圣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座冶陶古镇,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不仅巩固了边区政权,还大力发展经济,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时代的巨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笔者与冶陶革命老区百姓留念

    武安冶陶,这片热土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奋斗与辉煌历史。他们在这里指挥了惊涛骇浪般的军事斗争,推动了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召开了意义深远的华北财经会议、土地会议和南征会议。刘邓大军以此为起点,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解放战争的新篇章。

左起:段文彦、李洪、彭宇、刘煜滨、陈人康、罗蝉(优秀导游)、张晓龙、宋京波、刘晓春、李小荣、栗海霞、李丽、尚振平(胡山摄)

    驻扎在冶陶的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成为了边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两年期间,晋冀鲁豫边区从星星之火逐渐壮大,最终覆盖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行政区,共计100多个县,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太行行活动总指挥陈人康在纪念晚会上致辞

    在邯郸丛台迎宾馆金色大厅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太行行活动晚会上,抗战将士后代们共同歌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们。

国家美术家协会资深会员俎翠林(原磁县总工会副主席)为本次活动作诗并书(王春玲诵读)

    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2军后代武丽佳向邯郸新舟桥红色国防教育基地捐赠由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志愿军女兵风采》(左一为晚会主持人韩丽)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英烈,更是为了传承那份不朽的精神,让和平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八路军后代尚振平发言缅怀革命先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进步替代倒退的胜利。

    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英烈千古,浩气长存。英雄先烈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一代一代的革命后来人永远活在他们的事业中。

    晋冀鲁豫大地上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世界反法西斯的和平正义事业万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红头子”程朝远的故事(组图)
·下一篇:特稿:连城村村干祭扫烈士墓
·特稿:从遗书到锦旗:老兵诠释“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南雄《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一书出版(图)
·特稿:特殊的长征之十 攻占赫章县城
·特稿:老兵余国辉:炊烟升起处,筑梦山河间(组图)
·特稿:安徽金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实践探索-农民协会的成长历程思考(192
·特稿:福建省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总工会主办:红土铸魂 匠心筑梦“中国工人大
·特稿:连城村村干祭扫烈士墓
·红色头条:让胜利的光芒照亮人类历史新征程(组图)
·特稿:“红头子”程朝远的故事(组图)
·特稿:梁广:难忘的四都岁月(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黄辉:从遗书到锦旗:老兵诠释“永不褪色的
特稿:从遗书到锦旗:老兵诠释“永不褪色的
南雄《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一书出版(
肖锋:南雄《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一书
特稿:南雄《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一书
特稿:特殊的长征之十 攻占赫章县城
特稿:老兵余国辉:炊烟升起处,筑梦山河间
刘永刚:安徽金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
特稿:安徽金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实
周宗胜:福建省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总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