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勇立潮头特色绚丽 奋楫笃行亮点纷呈——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荣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组图)
作者:肖锋
浏览次数:
2025-01-03 14:48:0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新年将至,捷报传来。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授予150个离退休干部集体“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50名离退休干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广东6个离退休干部集体和18名离退休干部获得全国表彰。其中,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南雄是广东省著名革命老区,也是韶关市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35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苏区精神,矢志不渝地服务老区,取得了出色成就,得到了老区人民的如潮好评。尤其近年来,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秉持老而弥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信念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立潮头、奋楫笃行,为老区苏区发展殚精竭虑、矢志不渝,不断开创南雄老区苏区建设新篇章。2018年被评为全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先进单位,2020-2024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特等奖,2021年-2024年被评为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特别贡献奖。

    ——主动作为,争当老区苏区红色资源的“守护者”

    南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底蕴厚重。为挖掘和保护革命遗址,该会与时间赛跑,老同志们不遗余力、不顾艰辛、跋山涉水,抢救性地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近年来,该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南雄红色革命旧(遗)址由原来的38处增加到现在的151处,基本摸清了南雄的红色家底。在此基础上,编纂出版了《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南雄苏区红色人物》、《光荣与辉煌—苏区南雄图集》、《南雄市革命老区镇村名录》、《红色南雄·苏区新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集》、《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志》、画册《情怀》等系列红色作品。特别是,在现任会长涂运发的带领和潜心研究下,经过大量收集相关史料,并在中国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专家支持下,成功挖掘了“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这一重大历史史实,获得史学界、军史界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还被中国军事网、解放军融媒体中心等采编制作成《一个情报救朱毛红军——南雄一个关乎中国革命前途的地方》的专题报道。近年来,该会多方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成功抢救修复了一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园、革命历史陈列馆场设施,并率先在全省为南雄革命老区村(庄)颁发荣誉牌匾1557个。

    ——奋发有为,争当老区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该会历来注重老区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老同志们饱含宣传南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一腔热血,不顾年事已高,不断打响苏区牌、唱响红色文化,有力地激发了老区人民奋进新征程的斗志。2020年8月拍摄制作了红色宣教片《梅岭盛开自由花》,10月又编排了《苏区南雄战旗红——南雄市争当全省苏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专题晚会;2023年精心策划大型革命故事情景剧《南雄风云》并成功搬上舞台。为筑牢老区宣传阵地,该会每年举办老区宣传工作通讯员、红色导游培训班,不断拓展老区宣传平台,红色文化宣传栏在镇村达到全覆盖,每年在中央、省等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发表老区消息、通讯、故事、散文多达300余篇。2021年,该会主动请缨,成功申报二所红军学校获得批复,是目前韶关市10县(市、区)唯一有红军学校的县(市、区),并以此为契机,把红色基因传承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用南雄革命先烈事迹,激励南雄后代不负韶华、勇毅前行。由于该会老区宣传工作成绩显著,获得了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特等奖)、全省老区宣传工作特别贡献集体(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担当善为,争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推动者”

    在老区苏区建设发展中,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促带进、以助带兴为抓手,大力补短板、填缺口,竭尽所能服务老区群众。多年来,该会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办成了一批诸如道路硬化、引桥、饮水、农田灌溉、路灯亮化等实事好事,得到了老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该会作为全省革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先进集体,开展烈士后裔助学28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559万元,每年受助烈士后裔学子达120人。2018年,在推进老区“名医传世健康扶贫公益项目”中,携手卫健部门争取到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的支持,为全市1698名医护人员提供了免费的专业培训。2021年,携手北京联慈基金会推进“关爱老区妇幼健康”(国奶养育工程)公益项目,累计为老区群众捐赠资助国奶4.9万罐,公益价值约1100万元;2022年携手广东容升电器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光亮工程”公益项目,累计安装路灯8235盏;2023年携手广东花王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清洁家园促健康——老区生活亮起来”公益捐赠活动,共捐赠花王洗衣液482箱,价值33.88万元;2024年携手深圳市金成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产业振兴示范基地项目”,促成“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框架协议。从2024年至2026年,连续三年每年支持南雄革命老区兴办产业振兴示范基地1000亩,无偿提供金成隆生物有机肥料500吨以及相关技术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协同共为,争当老区苏区政策的“努力者”

    该会始终把老区苏区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当好老区苏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成为助力南雄发展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多年来,该会积极主动为老区发展建言献策,协同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该会老同志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水远,坚持调查研究,走田头、入村户,看产业、探路子,有效发挥了搭起老区百姓与政府工作联系的桥梁作用。近年来,该会平均每年深入开展三至四个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并积极向省老促会及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了更多老区苏区政策的落地支持。2023年,该会通过不懈努力,在与南雄市发改、财政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对接落实老区苏区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年,南雄市整体的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达到418066万元,债券分配额度达到103000万元,珠三角对口帮扶资金达到102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南雄老区苏区的振兴发展。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到农村——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活动纪实(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到农村——纪念毛主席诞辰131
·特稿:走进歌乐山
·特稿:走进歌乐山
·特稿:瞻仰重庆解放碑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举行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组图)
·特稿:徐向前传(新史记)
·特稿:海南省澄迈县举办纪念“六芹山结盟”80周年座谈会(组图)
·特稿:梅县区松源镇老区一群不忘初心老年朋友的义举(组图)
·特稿:葛藤山反击战(图)
·特稿:商城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在斑竹园成立(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勇立潮头特色绚丽 奋楫笃行亮点纷呈——南雄
肖锋:勇立潮头特色绚丽 奋楫笃行亮点纷呈—
特稿:勇立潮头特色绚丽 奋楫笃行亮点纷呈—
南雄市老干部收看《新闻联播》全国离退休干
李殿仁:加强数字社会建设 推动数字中国事业
孙宋英、王建国: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把二十
特稿: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把二十届三中全会
广东省南雄市老促会和两位会长获省老促会表
特稿:走进歌乐山
瞿光唐:走进歌乐山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