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山反击战是皖西北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
一、葛藤山大捷
徐海东
1934年3月12日晨,红二十八军在徐海东的率领下进抵金寨葛藤山地区,驻南溪的敌54师161旅倾巢来犯。在徐海东军长的指挥下,红84师第1营坚守阵地阻击,红82师向葛藤山西南簸石沟佯动,造成敌之错觉,吸引敌军主力。82师主力协同84师第2、3营迂回敌侧后猛攻,84师第1营乘势出击,三面夹击,以少胜多,仅战斗1个多小时,歼敌1000多人,并活捉敌第54师代理师长兼161旅旅长刘书春以下官兵130多人,缴长短枪172支,手提机关枪8挺,子弹5万多发,炸弹和迫击炮弹200多枚。
二、“青山大学”
葛藤山战斗胜利是以诱敌深入战术取得的。当时,红二十八军以1个连的兵力对南溪之敌实行佯攻,且战且退,一直退到葛藤山簸箕沟的红二十八军伏击圈内,红二十八军四面冲杀。
敌师长刘书春系保定军校出身,在被活捉后徐海东军长审问他时,他想套近乎,便问徐海东是保定军校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徐海东军长说:“我没进过保定军校的门,也没听过黄埔军校的课,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刘书春不解地问道:“鄙人孤陋寡闻,未知青山大学设在何处?”
徐海东诙谐地指着四周大山说:“大别山就是我的学校!”
刘书春顿时领悟,低下了头。
三、战役评价
葛藤山反击战是皖西北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情绪。这次战斗的胜利,主要是徐海东军长指挥正确,大胆果断,巧妙地造成敌人错觉,争取了主动;以少数兵力钳制了敌主力,集中红军之主力隐蔽地迂回到敌人侧后,出其不意地给予打击;部队战斗作风勇猛,战术动作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