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客盈门, 艾发梨眉仍坚韧; 甫白诗作传千古, 斯人馆藏抵万金!
注:藏头诗中的“艾发梨眉”:眉发俱白,年事已高;“甫白”:皆杜甫李白;斯人:专指王艾甫本人。
这是笔者参观山西左权县王艾甫抗日战争纪念馆所发的感慨。
笔者赠送王艾甫先生的作品
一、执着的老人,丰富的馆藏
前不久的一天,笔者有幸参观了山西左权王艾甫抗日战争纪念馆并拜访了他本人。
王艾甫先生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见到他时,由于前些年患过病,已拄上了拐杖。他把我们让到工作室里,落座之后,让工作人员斟上茶水,便开始了他的讲述。
他说:1941年,他出生在辽县(今左权县)辽阳镇西关村。他出生的第二年,即1942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壮烈殉国。为纪念左权将军,是年9月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王艾甫给我们讲解他的故事
据介绍:王艾甫先生是山西省检察院的一名普通退休干部、左权县西关村人。18岁入伍,1967年随部队出国参加援越抗美;1971年,又出国援老抗美作战。1979年从部队转业。2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亲眼目睹过战友牺牲在自己身边,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军人的崇高和死亡的沉重。
在兵荒马乱缺衣少食中,王艾甫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
参加工作后,因为书信往来,他开始收集邮票。当兵期间,他发现什么有意思就将其收藏起来,转业到太原后,收藏成为他人生最大也是唯一的兴趣。
1996年3月,他偶然从旧货摊上发现了《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和太原战役中84位烈士的阵亡通知书。一份份阵亡通知书让曾亲眼目睹战友牺牲场景的王艾甫触景生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用3000元当场买下。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呢。
从此,为这84位烈士寻找亲人和继续他的红色收藏成为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他说:“从这件事上,我也认识到我的藏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政治、道德、精神、伦理方面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2009年,王艾甫先生独自回到他的家乡左权县,将西关村村委送给自己的一处破败的院落(西关前街26号)投入十多万元修葺一新,用自己多年精心收集的藏品办起了“辽县抗战纪实馆”,后更名为“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藏品有些是朋友们送的,有些是我自己搜集的,收藏的都是老百姓的东西。”王艾甫介绍到。
王艾甫的“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
该纪念馆是一座清末民初的两层楼四合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情报物资转运站——“泰记号”商店。纪念馆建筑面积500平米,展览面积700平米。馆内共设6个展厅、1个展区。分别是抗战忠魂厅、侵华罪证厅、全民抗战厅、实物见证厅、群众路线厅、抗战核心厅及冷兵器见证区(详情见附件)。
展馆内所陈展的藏品多为当年辽县抗战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总数达13800多份(件、个)。从1937年7月7日第一辑至1945年共500册的《支那画报》,到八路军党、政、军社会团体驻辽县5年间的史实资料;从抗战时太行山成立的第一支抗日民兵武装——西河头民兵自卫团的资料记载,到当年辽县人民交军粮、军鞋、钢铁、电杆的收据……。藏品中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一件件真实的故事,与左权县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传承着当时辽县人民不屈而执着的抗战精神。同时,这些藏品还无声地诉说着顽强的辽县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难、勇敢和智慧,披露着当年日本侵华战争的一幕又一幕罪行。
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的抗日英烈碑
二、展馆无偿捐献政府,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纪念馆建成后,为了加强管理,王艾甫整日吃住在馆内,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聘请了几名工作人员。目前,他的管理团队已增至十三人,主要是负责整理、录入电脑。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整理,重点筛选,深度挖掘,精品出书。
据介绍,开馆十多年来年,该馆接待参观者逾八十万余人次,被多个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定为教育基地,王艾甫也因此得到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正义人物”、“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并被作为电影《集结号》、电视连续剧《七十七份阵亡通知书》、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老兵安魂曲》中的原型人物和主要书写对象。同时,该馆被山西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晋中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左权县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活动中心”、“晋中市国防教育活动中心”和“县级国防教育基地”等。他本人也成为太原收藏协会会长。
王艾甫先生说,这些年来,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开办纪念馆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家张基祥将其部分藏品资料整理成书,由出版社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中国集结号志愿者团队”,之后又成立了“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王艾甫先生说:“我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恩之情,收藏不是目的,关键是让这些藏品发挥其作用,让藏品成为增强国民忧患意识和发奋图强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最强烈的祝愿:社会和谐、永保和平!”
抗日战争纪念馆“实物见证厅”内
深思熟虑后,2014年王艾甫又做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将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献给社会,由县政府统一保管。“我年纪大了,把这些藏品交给政府、交给社会,即使有一天我走了,我也能安心,这也是我最后的一桩心愿。”王艾甫说。
2017年5月23日,左权县政府、左权县人武部为王艾甫同志举行了“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整体捐赠仪式,王老将抗战文献资料11224份(幅),实物2577件(个),固定资产1132件及整座院落无偿移交给政府,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一位老兵的家国情怀。现在,被聘为“名誉馆长”的王艾甫老人每天依然拄着拐杖,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不厌其烦地讲解、述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他说: “只要没倒下,我就要向社会、向年轻人讲好我们左权人民的抗日斗争历史,让后人不要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经历过的苦难和斗争。”
三、一件最为珍贵的文物
在和王艾甫先生交谈时,他谈到的一件最为珍贵的文物是“辽县易名左权县通令”原件的来之不易,距今已有八十三年的历史。
先来看看这个“辽县易名左权县通令”珍贵原件的内容: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 ——辽县改为左权县—— 边民行字第90号 民国三十一年八月十六日 各行署、专署、县府: 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本年五月反“扫荡”中壮烈牺牲于辽县麻田之役,左权将军对抗战事业及根据地建立有特殊勋劳,今为表彰忠烈并激励抗日群众,特决定改辽县为左权县,以资纪念,除分别怖告并函知各机关团体外,定于“九一八”在辽县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改名典礼,特通令全区知照。 此令 主 席:杨秀峰 副主席:薄一波 戎伍胜 监 印:王青耀 校 对:王培智
晋冀鲁豫边去政府通令
王艾甫先生讲:有一年他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介绍了“辽县易名左权县通令“的有关情况,而且作者手里就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这份珍贵的原件。看完文章,王艾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作为事件的发生地,这个原件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一定要想法见到这位作者,一定要看到这份珍贵的原件。如有可能,我一定要把这个原件买到手!“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经过多方努力、多次周折,后来,终于从一位熟悉的报社编辑那里得知其认识这位作者的信息,是远在数百里外的临汾人士。崎岖的山路,不便的交通,想要见面拜访谈何容易?况且,作者是一位不愿意”张扬“的老人。无奈,只好由热心的编辑在作者与王艾甫之间传递信息。后经反复沟通、多次协商,半年之后双方才见到了面。通过交谈,王艾甫先生在向对方做出了三点”保证“之后(即:保证原件永远保存在左权县,保证(原件)不作任何商品交易,保证原件的完好无损),才郑重地进行了移交。
至此,这份珍贵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原件被保存到了王艾甫先生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后来,位于麻田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落成后,经有关部门协调,原件移交到该纪念馆,使之有了更好的归宿和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展示。
交谈中,王艾甫先生还给我们讲了《小二黑结婚》的原版故事;临别,又特地赠送了我们“小二黑结婚“瓷板画(内容另叙)。非常感谢!
王艾甫先生赠送我们的瓷板画《小二黑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