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清河县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县长老党员郑成明创建了一个农耕文化馆。具有浓厚乡土情怀的农民出身的老党员陈步峰李文明等早就有前往探秘的愿望。2024年8月21日,在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长于秀蕊的精心组织下,终于玉成此行。
在路上,陈步峰李文明就情不自禁的饶有兴致的回忆起孩提时代在农村的美好记忆,向在城市长大、没有旧时农村体验的王红、付世友等人“普及、恶补”农耕知识。
清河县教育基金会与清河县慈善总会联合支部书记、年逾七旬的老县长郑成明和秘书长张福磊等早早在清河大剧院等候,带领大家出清河县城向南,辗转于一条乡间小道,终至坝营 镇孙庄村一处空旷的院落,便是赫赫有名的农耕文化展览馆。
在前排两栋房子中间悬挂着醒目的标牌:“清河县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和点明主题的“记住乡愁”、“留住根脉”的竖联。
这是前后两排的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比较简陋旧建筑,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1993年撤乡并镇后,房子空了下来。老县长郑成明与镇政府商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成了清河县农耕文化馆。
为了便于人们学习观赏品鉴记忆,别具匠心的老县长对收集打捞来的300多类四千余件农耕民俗文化老物件,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在2300多平方米的13个老房子里分成13个主题展馆,条理分明分门别类地陈列摆放。各展馆的门口都创作了升华主题的对联。这种设置和布局比起其他的在空旷的大空间里摆放老物件的做法更有农村特色。这个处在农村田野中的农耕文化展馆处处充满了乡土气息。
13个主题展馆分耕耘馆、日用馆、纺织馆、运输馆、提水馆、作坊馆、粮食加工馆、工匠馆、饲养馆、民居馆、婚俗馆、丧俗馆等,环顾四周,行走在各个展馆,观赏触摸着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让人犹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数十年前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勾起了人们的乡愁思念。
行走于一个又一个展厅,看到了久违了的翻田耕地用的单铧犁、三铧犁、四铧犁和五铧犁。有活土平地用的耙盖、种庄稼用的不同时期的木制扶耧、出行的马车、摇水灌溉的滑车、辘轳,压场压地用的石碾、石磙、石钝,加工存放粮食的碾子、石磨、风车、 簸萁和斗、布袋、粮囤、脱粒机,还有饸饹床子、花轿、花轿车、木轮车、胶轮车以及排子车和各式各样的手推车。从这些旧物里,孩子们看到的是新鲜与好奇,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从最初耕地用的犁,称粮食的斗、升,各式各样的油灯等用具,到卖货郎的担子、摇铃,再到装备齐全的木制马车,婚嫁、丧葬器物等应有尽有。
这些见证岁月的老物件儿大部分被细心地贴上了名称标签、来历、捐赠者等信息。还有的配上了该用具的诗词谜语,很多还带着泥土。行走在每个展馆,仿佛穿越时光,让人顿生感慨。展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件展品都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精华。这一件件展品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教育意义却是广泛而深刻的。于年长者而言,承载着他们几经风雨的乡愁不悔;于中年着而言,警醒着他们惜时惜物而更加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于青年而言,鼓励着他们勤俭节约为科技强国而奋发图强。
乡土旧物倾诉乡愁居然涵盖农耕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一般的播种、收获,到生活出行,还有婚丧嫁娶的器物等应有尽有。通过参观,能更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发扬敬天惜物、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些农耕器物如一幅近代农耕文化的全景图,成为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一道别样的文化风景。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您或许想不到,建起这座拥有4000余件旧物的展览馆的,竟是几位退休多年的老人,他们大都已届古稀之年,却为了让人记住乡愁、追寻根脉,倾心倾情,不遗余力。旨在保护好一个时代的印记,让后人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在继承和弘扬农耕社会所形成的敬天惜物、天人合一、勤俭节约的精神,让新一代年轻人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郑成明书记、农耕文化馆负责人李焕发张朝玉同志,分别向到访的来宾们详细介绍了展览馆的布展内容、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通过他们的精彩讲解,参观者们不仅领略了清河县悠久的农耕历史,还深刻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勤劳智慧的农耕精神。
“一听到哪里有稀罕物件儿,大家就赶紧过去收,无论多远。”展览馆常务副馆长李焕发说,综合馆停放着一辆“古代大车”,就是他们从山东信阳的旧物市场淘来的,从坐火车过去到拉回馆里,整整花了三四天时间。展览馆从最初的不到100件展品,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件离不开几位退休老人奔忙的身影,他们大都已古稀之年,却为了展示祖辈留下来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创馆初期,附近乡村的老乡得知消息后,都纷纷将家里保存或闲置的老物件儿给我们送过来,另外还有一些是个人收藏的。文化馆从2015年11月成立到现在,前来参观的人一直没断过。粗略统计已接待十万余人参观。郑成明会长说,建立这样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就是为了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让年轻人了解传统农耕文化,让他们知道粮食是咋来的、衣服是如何一针一线织成的。
“我生在一个平原农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在农村生活了17年、在公社担任两年广播员、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兵陈步峰有着浓厚的农耕情结,有时写文章也经常以“冀州农民”署名自居。因为他认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农耕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因而他对乡愁文化的研究传播情有独钟。近十年,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策划的80余场研讨会中,其中就有《工匠文化研讨会》《刘现辉农耕民俗画展和乡愁文化研讨会》《于礼谦“思忆乡愁”散文集暨乡愁文化研讨会》《张蕴韬百年京剧画展研讨会》《年画文化研讨会》《西河大鼓研讨会》《京东大鼓研讨会》《快板书研讨会》《纪念孙来奎先生诞辰101周年暨西河大鼓艺术研讨会》《于金生从艺65周年暨杂技艺术研讨会》等。发表百余篇文章、积极宣传何信芳、张国芹、易南勋、于礼谦、刘现辉、辛向党、吕乃华、陈步韬、张蕴韬、于金生、张俊恒、孙来奎、李淑珍、赵玉杰、郭海龙和收藏百余吨电影器材4千部老电影的李建奇以及设计铸造 “告别田赋鼎””的王三妮等为弘扬乡愁文化做出贡献的同志的事迹。
这次慕名前来参观感慨万千,看到一件件非常熟悉的经常使用的农机具老物件触景生情,陈步峰不由自主越俎代庖地担当起解说员,津津有味如数家珍的向“观众”解说老物件的名称功能和背后的故事。他手摸着久违的犁、耙讲:在农村“耕耩锄刨、扬场转砘、铡草打坯”是男人们经常比试较量的农业技能,技能的高低也是获得劳动报酬的基本条件。过去翻地由犁代替铁锹镐头后,就出现了单铧犁、三铧犁、四铧犁和五铧犁以及东方红拖拉机牵引的多铧犁。耕地是一个技术活,技术高的老农耕地笔管条直、深度合适效率高,“二把刀”操作起来则歪七扭八笑话百出。“耙” 是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地时用两根长、宽、高分别为约200厘米、15厘米、6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用四根木撑连结起来,在两根木料大面处安装齿子制作的木具称为“耙”。耙地时牲畜在前牵引,人站在耙上面指挥、且来回摆动。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将已犁翻的土块加以破碎、整平,并除去土壤中之杂物,以便播种 耪地。干这种活既需要胆量、更需要身体平衡,还需要人畜耙合一,搞不好还会伤着自己。
在挂的“钟”前,陈步峰拉动了几下,听到清脆的钟声后,陈步峰讲,这个钟(有的是用梨花片)在当时和部队的集合号一样,可以“号令三军”。听到钟声后,人们会立即从家里赶往队部集合,或是开会、或是出工、或是分发粮食。在文革时期,人们会闻钟起舞,迅速集合,在毛主席象前,朗诵毛主席语录、高唱红色歌曲,批斗“私心杂念”,然后激情满怀的去上工。艰苦的劳动也伴随着歌声与笑声,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每到年底按照所挣的工分“分红”,领到“年薪”后,家长开始谋划着一年的生活开支和“三大件”的添置。
在打药的喷雾器前,陈步峰讲:用农药杀死害虫,虽然能提高产量,但那时使用的农药毒性太大、防护措施也不到位,在浓烈刺鼻的药雾中,人们争先恐后奋勇向前,但是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时有发生。在纺车和织布机前,陈步峰讲,小时候是听着纺车声和“咣当咣当”的织布声音睡着的,我们穿的衣服鞋子盖的被子全是“自产自销、耕种生产加工制作一条龙”,全是母亲历尽千辛万苦废寝忘食编织出来的。在灯具前,陈步峰讲,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钱买蜡烛,全是用“棉油灯”,虽然省钱,但黑烟熏天,早晨醒来鼻子底下的两道黑灰,要打几遍肥皂才能清洗干净。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时令节气、收获储存、五谷粮菽、粮食加工、纺织衣饰、家居生活、炊事饮食、食品制作、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交通运输、水利灌溉、村镇民居、农耕嬗变等内容环节的老物件。有各个时代种地用的犁、耙、盖、耧、铁锨、锄头、镐头、镰刀、水车、辘轳,加工环节用的石碾、石磨、风车和铁轱辘及后来的胶轮大车。还有生产队集合开会、上工用的钟、梨花片等。现在看这种农具与当今的机械化现代化数字化比较起来,显得落后笨拙甚至简陋寒酸。但这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在生产中不断改进的结果,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因为每一件新式农具的出现,都是一次革新甚至革命,都会带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以前,农村的主要交通和运输工具是“老牛破车”,也叫“牛车”“地轱辘车”,全木质结构,以牛为动力的一种运输工具。它由两个木轮、一根木车轴、两根辕、若干衬板(车底板)、两个护栏(拉货物的栏杆,坐人时为扶手)、一个支格子(驾车者脚踏或运货物支撑)组成。木轮牛车整体长度为3.5米,宽1.67米,车轮直径1米,车轴直径0.3米,体现出整体构造简单、结构合理、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使用灵活的特点。有人说,木轮牛车牵引着人们对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眷念和历代先民智慧的礼赞。在牛车两只时光之轮的“吱呀”声中,提醒着我们在分秒必争的现代都市工作节奏中,身边还有一种慢生活让人悠然神往。这种车的最大缺点是车轮太窄、且是实木的,容易陷在地里,而且自身重、载荷低、车速慢、效率低下,有时还不如步行快。到了6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木轮车就逐渐被胶轮车替代。胶轮车车身仍是木制,但车轮由木轴改为铁轴)、出论变成了铁圈和橡胶内外胎,能充气,车轮宽,大大节省了畜力、提高了数倍的效率。成为拉运庄稼、粪土以及长途运输的工具。上世纪90年代我去朝鲜考察,发现那里的农民还在使用在我国农村几乎绝迹的木轮车。
这些在当今看来已经相当落后效率低下的生产工具,在当时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抵抗灾害中发挥着的重大作用,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生产变革技术革命,不断的解放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粮食解决人们的温饱与生存延续问题,支持了民族的繁衍与变迁,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耕文明的中心。这些老物件是一个家庭一个基本生产单位的刚需必需品,既是一个家庭的生产工具,又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更是劳动人民的艰辛创业土里刨食和聪明智慧的象征,是一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又比如木制手推车,是当时家庭必备的运输工具,也是支前运粮的主要交通工具。陈毅元帅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参观下来,大家意犹未尽。纷纷点赞老县长郑成明等同志创建农展馆的文化贡献。
政协委员、省村镇建设促进会长于秀蕊,河北省政府参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河北省农科院研究员、诗书名家李文明、中国红书画院院长王红、中国注册漫画师董广英、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木刻委员会主任张雅力等,纷纷向老县长和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赠送了服务文化书刊和定制化创作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更为展览馆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承。
大家在座谈中认为: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包括农事、农具、农艺、农俗、农时、农历、农作物等文化内容,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以“男耕女织” “耕读传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生活,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想与追求。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这为我们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深入挖掘中华农耕文明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让农耕文明展现新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农耕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而如何赋予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耕文化包含着“崇本上农、惠民利民的价值取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孝悌忠信、耕读传家的处世之道”的要素。不仅构成了现代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强大内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长盛不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对拓展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农耕文明蕴含的优秀基因,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筑牢文化根基。
大家感谢点赞郑成明先生的农耕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城镇化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推进的时刻。他敏锐地发现,以前炊烟渺渺、人声鼎沸、六畜兴旺、人欢马叫、鸟语花香的和谐幸福的农村家园,正在无情的被“空心村”“老人村”所替代,祖先们披荆斩棘建造起的农耕家园,已经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农耕社会生产组织和资源组织方式的工匠及其技艺,以及陪同大河两岸乡亲儿时成长的玩具、游戏方式、生活经验等等,都已经处于加速消失之中。他以一个老农民的打捞挖掘保护“老玩意老物件”,为人们保存传承乡愁记忆的危机感紧迫感,以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文化根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抢抓机遇投巨资,全身心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打捞老物件的事业之中,抢救打捞了数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创建了农耕文化馆,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念想,提供了传播先进文化、光大光荣传统、培育四有新人的文化阵地。为弘扬乡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共创共享城乡美好生活,做出了利在当今功在千秋、永垂史册的填补空白的文化贡献。
如果不是老县长郑成明动手早、下手快、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感动上苍,这些珍贵的老物件早就丢进“废品收购站”和随意处置了(因为,这些物件已经由当初的刚需变成了“即占地方又有碍观瞻的、跟不上时代的多余物件”),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些“价值重大的文化宝贝”以至于忘记了这些传统器物伴生的价值理念和升发的人文精神。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若完全而彻底加以抛弃,必将留下永远的遗憾。也就是说,郑成明先生的义举,不仅仅抢救了这些“稍纵即逝”的老物件,而在于抢救了我们的根脉——农耕文化。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些老同志的文化功德的。也希望展览馆“乔迁新居”时,给他们立一个文化功德碑,以便于人们学习传颂(其实,这个功德碑已经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大家建议,要立足清河、跳出清河、辐射河北、面向全国,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村建设、建设现代化强国、共创城乡美好生活的高度传承光大农耕文化,把清河农耕文化展馆建成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城市人文空间”和“中国农耕文化旅游的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要乘着着农耕文化展馆“乔迁新居”到县城“扩容换代”的东风,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文化和旅游的元素,定制化的创作诗词歌赋书画作品,以升华其文化意义。适当融合进声光电技术,增强逼真效果(钟声、鸡鸣声、牛马叫声等),张挂一些当年的宣传画、年画等;还要设置农民住所生活的房间里的陈设等。使原生态的老物件尽可能的“活起来”。播放一些当年的红歌《东方红》《大海航航行靠舵手》《社员都是向阳花》《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和《李双双》《咱们的牛百岁》《青松岭》《喜盈门》《当家的女人》《艳阳天》等影视剧片段以及当年的耳熟能详的火遍全国的曲艺节目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和单弦联唱《铁打的骨头举红旗的人》等。还可以搞点老爷爷与孙子、老师与学生的对白,也可搞点“时空对话”。也就是说,要有农耕文化再现的形象鲜活立体逼真的效果。还要适时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创作文艺节目、创作出版有关书籍,不断巩固拓展升华农耕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中国服务文化网、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将会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整合更多的文化资源为农耕文化展览馆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因为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郑成明书记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农耕文化资源,加强与省内外文化界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将展览馆打造成为展示华北风貌、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