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1月16日至11月28日,26岁的毛泽东在这短短的12天时间里,为一个赵姓女子自杀一事,连续发表了9篇文章和一篇征文稿。就一人一事而为之,在其一生众多的文章中是唯一的一次。
为实现其当年文章里阐述的思想。
事隔12年后的1931年1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他,在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中公开刊发的第一部法规就是《婚姻条例》。后对此条例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于1934年4月8日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图1:《红色中华》第2期(1931年12月18日)
图2:《红色中华》第180期(1934年4月26日)
又过18后的1950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在政府机关报《人民日报》里公开颁发的第一部法律仍是《婚姻法》。
图3:《人民日报》头条(1950年4月16日)
赵女士之死与婚姻法有多大的关系呢?
时间回到1919年11月14日,23岁的湖南长沙人赵五贞由媒婆撮合,父母包办,许配给富商品古斋少老板吴凤林为继室。五贞不愿“填房”,又嫌吴年大貌丑,要求改变婚期,男方终以“择吉已定”不允。于是,五贞用剃刀自杀于花轿内。此一事,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是故,其时受聘为湖南《大公报》特别编辑的毛泽东分别在《大公报》、《女界神》上连续发表9篇评论文章和一篇征文稿,不仅阐述他对这一问题的系列看法,同时向社会发出如何《改革婚制问题》的征文。
年轻的毛泽东认为:赵女士的死因有三,一是父母过于强迫;二是夫家不容;三是社会原因。是这“三面铁网坚重围着,求生不能,至于求死的。”继而他又阐述,“究竟母家、夫家都含在社会里面。”“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虽有罪恶,“但是他罪恶的来源仍在社会。”“并且社会如好,他们制造罪恶也没有机会。”最后得出“这都是我们中国万恶社会里特别发生的把戏”的结论。
如何解决“社会万恶”问题,毛泽东认为:
一是要“打破父母代办政策”。他说“我特在生理上、心理上找出根据,证明子女的婚姻,父母绝对不能干涉。在子女方面,对于父母干涉自己的婚姻,应为绝对的拒绝”。
二是要“打破媒人制度”。他认为“讲到‘媒人’这东西,又是中国社会的一件大把戏。”是“以‘拉合成功’为根本主义”。他说“其实父母虽有主持之名,没有决定之实,有决定实权的便是媒人。”那么“以后要想婚姻改良,便须将媒制打破。”“新式婚姻的成立,便只要男女两下心知,到了交厚情深,尽可自由配合。......不然便到官厅注册,乡间则在自治局里报名,亦尽够了”。
三是要打破“婚姻上的迷信问题”。他说:“寻遍了全中国的社会,竟看不见半点恋爱的影子?”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合八字”、“订庚”、“择吉”“发轿”、“迎喜神”、“拜堂”等,“我以为不是别的,就是唯一的‘迷信’。”而“迷信最大的就是‘婚姻命定说’。”他坚定的认为“我们倡言改革婚制,这些关于婚姻的迷信应该首先打破,最要紧是‘婚姻命定说’的打破”。
凡夫俗子看到只是一人一事而已,而毛泽东看到和想到的则是生活在夫权、族权、神权、皇权等封建礼教枷锁下“女子所受的压迫和痛苦,比男子更甚”的“全中国二万万女子一字不识”的群体。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泽东要推翻一个旧界,建立一个新界,他要唤起和解放的首先就是占人口一半的中国女子。
因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时,临时中央政府虽然同时制定了《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但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在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中,最早刊登的就是其亲自签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条例所述内容与青年毛泽东所反对和所提倡的完全吻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在苏区的实行,就是一场深刻的妇女解放运动,涤荡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婚姻陋习,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旧式婚姻制度的全盘否定。
图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结婚登记证》笔者收藏
如何帮助苏区广大“一字不识”的妇女尽早地解放思想,打破封建婚姻的枷锁,激发其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忱,使她们积极投身革命,参加苏维埃的建设呢?当然,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就是编写易于传唱的歌曲和歌谣了。
很有意思的是,笔者收藏到的油印本《革命歌》里开篇第一首也就是《自由结婚歌》(见图4、5、6),当年的编者可能也很上心。
图4
图5
图6
歌词全文如下:
山歌要唱革命歌,听到山歌好处多。 什么山歌有人唱,男女结婚我来和。 男男女女听哎①唱,唱得吾好②莫啰唆。 青年男女听涯③言,至今世界不比先。 当先④ # #受压迫,至今老妹讲平等。 好得红军# # # #。 解除痛苦几千年。 婚姻问题正起头, 结婚离婚# # # 。 # # #娘来做主, 不要媒人来勾媒。 # # # # # #的, 两人情愿就相投。 自由结婚好处多, 不受压迫结公婆。 # # # #差不遠, 信情合式⑤一世和。 纵然贫苦也# #, # 偕到老一世和。 想起当先真可憐,成个老婆要铜钱。 茅钱讨亲难开口,贫苦工农惹人嫌。 几多单身打到老,因为茅介⑥两个钱。 至今自由不比先,贫苦工农出头天。 男女合式相恋爱,不讲礼教不讲钱。 个个要结公婆配,打破俗礼几千年。 唱了结婚唱离婚,离婚因为茅爱情。 当先老妹受压迫,爹娘做事害裡人。 不顾公婆# # #, 贪人贪财信媒人。 离婚本来可自由,但是要有正理由。 或是# # 不愿意,或是恶病要相丢。 好食懒做不# #, # 种妇女是难留。 凡有小婆真可怜,惹人欺骗惹人嫌。 # # # 豪反革命,压迫一年又一年。 这种妇女# # 放,准她离婚出头天。 上好莫唱离婚歌,离婚原来苦数多。 有讲有话莫乱想,公婆仍旧是公婆。 免得离婚就较好,实分要离吾奈何。
注释: ①哎:我。 ②吾好:不好。 ③涯:同哎。 ④当先:过去。 ⑤信情合式:应为:性情合适,即性格和情趣相合。 ⑥茅介:没有,介这里为助语词。 ⑦凡原文中无法辩认的字均用“#”替代。
细吟二遍,它就是一部通俗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当年正因为有部《婚姻条例》,加上有类似这样的《自由结婚歌》。才有“送郎当红军”、“劝夫当红军”、“阿妹送哥当红军”、“劳动妇女学犁耙”、“女子洗衣队”、“女子织鞋队”等许许多多动人故事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