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一看到高速公路出口上方的“兰考”两个大字,我的心里就立刻跳出了著名诗人贺敬之《回延安》里的这两句话。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六十周年,记得第一次知道焦裕禄的名字,还是少年时在三姐初中的语文课本里,真正来到兰考却是已经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根据网上搜寻的信息说,焦裕禄纪念馆的闭馆时间是下午四点半,我们今天是赶不上了。打算先去熟悉一下位置,在附近找个食宿的宾馆,以便明天一早就去瞻仰《焦裕禄纪念馆》。
在停车场里停车的时候,就已经四点半多了,但好像大门口还有人在出入,心里忐忑着赶紧到出入口咨询得知六点闭馆,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趁着讲解员还没到,我便走向高耸屹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镌刻着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刻有“访贫问苦”、“查三害”、“解放兰考”、和“碑记”,该碑图文并茂的诠释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经历。当我看到董必武题写的《学焦裕禄同志》:兰考存三害,多年患未除,勇哉焦裕禄,受命困难摅······再也控制不住热浪翻滚的心情,泪水盈满了眼眶······
通往陵墓的水泥台阶共有30节,这是为了纪念焦裕禄逝世30周年建造的 。焦裕禄烈士墓位于纪念碑的北侧墓区最高处,墓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阴为烈士生平简介,墓盖有汉白玉外镶,墓后屏风纪念壁上,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区广场2100平米,平整开阔,墓前两侧树立了两座题词碑,分别刻有董必武、郭沫若撰写的题词。我们将成束的鲜花分拆,一支一支的排列开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和缅怀。
“ 欢迎大家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随着讲解员清脆悦耳的讲解声,我们来到了占地2100平米,建于1993年的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来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当群众知道兰考又来了一位新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三天了。他提出了“三同”的做法:同吃、同住、同劳动。焦裕禄认为:”工作重点是尽快转变县委领导班子的核心思想和精神状态,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在一个北风呼啸,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书记组织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他只说了一句话:“请大家跟我到火车站去看看”。漫天飞舞着雪花的兰考火车站,屋檐下挂着一尺长的冰凌,外逃的灾民拥挤在候车室里,正在等候开往外地的火车······
看到这些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外出逃难的灾民,焦裕禄的眼睛湿润了,他沉重的对委员们说:“同志们,他们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到外面去的,这不能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这36万人民交给了我们,我们没领导他们战胜自然灾害,工作没做好,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同志们都低下了头,这时大家才明白,焦书记组织县委的委员们到火车站开现场会,是让干部们亲眼看一看兰考的人民是怎样离开故土逃难的,让残酷的现实场景,震撼一下干部们的灵魂。
1963年2月,兰考县除“三害”工作全面展开。焦裕禄亲自带队下乡搞调查,同志们都劝他不要下去,待在办公室听汇报就行了,可是焦裕禄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抽调120名干部、群众、技术人员组成“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大规模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3个月的时间里,焦裕禄不顾重病缠身,靠着一双铁脚板和一辆自行车,带领大家跑了120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终于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共有90万亩、沙荒地24万亩、风口84个、盐碱地20万亩、低洼易涝地近30万亩,阻水工程164处。焦裕禄在全县掀起了,翻淤压沙、植树造林、修筑台田、治理盐碱、打井开渠、挖河道的高潮。焦裕禄的手稿里有这样一句话:“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表达了焦裕禄同志治理“三害”的斗志和决心。
在除“三害”的工作中,为了摸索调研治“三害”的具体策略,焦裕禄来到老韩陵村,在生产队里的牛棚里,与老饲养员肖位芬畅谈了三个长夜,他在这里了解到,兰考县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通过深入群众,焦裕禄找到了治理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的方法。要想防风固沙,就得大规模栽种泡桐,这种树能在沙窝里生长,长势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成林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时又能吸收水分,可林粮间作,以林保粮。在张庄村,受村民用淤泥加固亲人坟头的启发,他找到了翻淤压沙的方法,还把这个方法形象的叫作“贴膏药”,把在沙丘种草、种树的方法形象的称为“扎针”。在秦寨村,他看到老农在深翻的自留地上种的菜长势很好,又找到了翻淤压碱的方法。
为了治理内涝,,摸清雨水流向,下大雨的时候,别人都往屋里跑,焦裕禄却外头跑。1963年的一天,大雨滂沱。这正是探清水路的好机会!焦裕禄说着,就带着三位同志冒雨出发了。他们一人拿着一根高粱杆,顺着水流,趟着水往前走,边探、边走、边绘图。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再加上劳累,焦裕禄的肝病又犯了,一阵剧烈的肝疼迫使他用力按着肝部蹲在水里。随行的同志都劝他回去,并再三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但焦裕禄坚决不同意,硬要坚持着走下去。焦裕禄就这样忍着肝痛,走过了十多个村庄。每过一个村,焦裕禄都要找到当地干部和老农,认真听取他们对根治内涝的意见。
夜幕降临时,他们来到了金营大队。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一见到县委书记,吃惊地说:“下着莫大的雨,您这是怎么来的呀?”“撑船来的”焦裕禄扬了扬手里的高粱杆,风趣地说道。谈完了工作,大队支部书记要给他们派饭,焦裕禄连忙摆手说:“下这么大的雨,乡亲们都很烧柴困难,就不要麻烦他们了”。就这样,焦裕禄强忍着病痛,饿着肚子,和随行的三位同志连夜回到了县里。
在全县治理“三害”的大会战中,县委树立了双杨树的道路、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四个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先进典型。1963年9月,在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焦裕禄书记把这四面红旗的代表请到主席台上,隆重表彰,奖励他们生产工具,以点带面,鼓舞全县群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63年12月9日,北风呼啸,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焦裕禄心里惦记着人民群众:这么大的风雪,群众缺不缺吃的?有没有柴烧?生产队的牲口会不会冻死?一想到这些,焦裕禄就马上组织机关的同志们开会,连夜布置雪天六项工作。大风刮了一夜,大雪下了一夜,焦裕禄办公室里的灯也亮了一夜。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带领县委机关的干部,带着救济粮款,迎着漫天的风雪,下乡访贫问苦去了。
焦裕禄同志从参加革命工作到当县委书记以来,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穿过的衣服鞋袜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他用过的一条棉被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严于律己。因为儿子看戏未买票,就教育他要尊重演员的劳动,不能白看戏,搞特殊,并立即拿出钱让儿子到戏院补票。后来,焦裕禄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搞特殊化。这个“十不准”的通知,是一份及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做是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掌权。今年3月17日,习总书记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时,在“干部十不准”面前伫立良久。在随后召开的干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我们在起草《中央八项规定》时,就先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干部十不准”。
1964年春,焦裕禄同志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他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党组织决定送他去医院住院治疗。他由开封转到郑州,尔后又转到北京治疗。医生含着泪水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肝癌晚期,皮下扩散。送他去医院治疗的赵文选同志,抓住医生的手恳求说:“我求求您,您一定要把他治好。我们兰考是重灾区,兰考的工作需要他,兰考的人民离不开他呀!
焦裕禄病危期间,省、地领导到医院看望他。他拉着领导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愿望······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的钱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同志病逝于与郑州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焦裕禄同志走完了他那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灿烂的一生,与世长辞,时年42岁。
1966年2月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焦裕禄同志为革命烈士。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同志生前愿望和兰考人民的强烈愿望,河南省委决定将焦裕禄同志的遗体从郑州迁葬于兰考。焦裕禄墓前摆满了花圈,朵朵纸花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墓地上方悬挂着巨幅挽联:“挥泪继承壮士泪,誓将遗愿化宏图”,表达了全县人民的心愿。曾和焦裕禄畅谈的肖位芬大爷扑倒在焦裕禄墓前,泣不成声的哭喊着:“焦书记啊,您是为俺兰考的老百姓活活给累死的啊······”焦裕禄同志就过得一个小男孩儿原名叫张徐州,后来改名张继焦,就是为了纪念焦裕禄精神。他现在是这里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每天向来参观的人们,传播着焦裕禄为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
1966年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穆青、冯健、周源合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通讯。2月7日人民日报社头版头条全文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如同一声动员的号令,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高潮。1966年9月15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亲切接见了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并合影留念。
1990年穆青、冯健、周源重返兰考。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三人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精神》,在全国又一次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高潮。焦裕禄纪念馆自兴建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胡锦涛、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相继到纪念园视察工作。
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填词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7月16日发表在福州晚报上。2009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并亲切接见了他的子女。时隔5年,习主席于2014年3月17日再次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号召全党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我们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焦裕禄亲属和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2014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听取了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情况的专题汇报。总书记说:“我们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儿,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儿,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儿。强调要敬终如始,一鼓作气,善作善成,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