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孤胆英雄”寻淮洲(组图)
2024-08-14 15:19:24
来源:江西档案
作者:彭远汉、杨建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寻淮洲(1912-1934),湖南省浏阳县莲溪区(今浏阳市社港镇)人,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追随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排长、连长,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任红7军团军团长,年仅21岁,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1934年7月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率部北上抗日。1934年12月14日, 寻淮洲在战斗中中弹,不幸牺牲,年仅22岁。1938年,陈毅为寻淮洲亲撰碑文。2009年,寻淮洲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双百”评选活动中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孤胆夺枪成名

    1927年9月,寻淮洲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又追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28年初,秋收起义部队驻扎遂川县城休整。由于武器装备紧张,团长张子清安排寻淮洲带领20名战士,到离县城15公里的卢姓土豪家夺枪。“人多目标大,容易暴露,我一个人去就行!”当天深夜,寻淮洲扮成放牛娃,只身一人潜入土豪家,用枪顶住卢土豪,并假称外面有3个排的人接应,逼卢土豪乖乖就范。临走时,寻淮洲扛着10条枪故意喊道:“一、二、三排,撤!”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圆满完成任务。毛泽东赞扬他是小英雄,号召全体战士向寻淮洲学习。从此,“孤胆英雄”寻淮洲的名字传遍井冈山。

    孤胆作战有方

寻淮洲烈士雕像

    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中,根据毛泽东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寻淮洲率部协同红三十五军向西佯动,孤身引诱敌军进入伏击圈,为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创造了战机。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中,寻淮洲率21军插入敌后,切断国民党军第52师退路,为全歼该师创造了条件。6月任红3军团第5师师长,率部入闽作战,指挥部队连战告捷,获中革军委的特别嘉奖令。同年10月任红7军团军团长,此时他才21岁。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寻淮洲率部南北转战,屡建战功,荣获中革军委的特别嘉奖令和二等红星奖章,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4月24日晚,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赣北红军游击队在当地农民赤卫队的支援下,一举摧毁了浮梁浮东午家巷、锦溪等4个国民党军据点,使小源暴动取得成功。当即镇压了与国民党反动派相互勾结、一贯残酷压迫和剥削农民的当地大恶霸朱养桥、朱步青父子,接着又在东埠街及附近各村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斗争土豪劣绅的群众运动,没收了地主恶霸的浮财与物资。5月9日,率部又在浮梁兴田隐将岭设下埋伏,一举击溃来犯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敌人狼狈逃窜,从而更加鼓舞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和斗志。

    孤胆向前捐躯

    1934年7月,寻淮洲作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率红7军团从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永安进入闽中地区。随后,指挥部队连克大田、水口、古田等城镇,并一度攻入福州市区。8月中旬,率部向闽东、闽北挺进,再克罗源、庆元等县城。由于长驱直入连续作战,部队严重减员,且无根据地游击区作依托,处境十分不利。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寻淮洲采取避实就虚战术率部转向皖赣苏区,按中革军委规定的线路孤军继续西进,以惨重代价突破几道封锁线后,11月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继续率部北上,于浙赣边白马地区重创敌人两个团。

寻淮洲部队与方志敏部队合编

    随即,挥师进入淳安县境,强渡新安江,直指杭州、袭取旌德,并一度逼近芜湖,协同红20师、红21师开辟了浙皖赣新苏区。

谭家桥战斗态势图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连屿的碉堡被荒废了、平阳的红军洞也被遗弃了!一一红色记忆如何保存?红色资源如何保护?(组图)
·下一篇:无
·当军团长年龄比林彪还小的红军少帅寻淮洲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31——寻淮洲(图)
·闫西群: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31——寻淮洲(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31——寻淮洲(图)
·特稿:七律·红军最年轻将领之寻淮洲
·七律·红军最年轻将领之寻淮洲
·特稿:七律·红军最年轻将领之寻淮洲
·韩英伟:七律·红军最年轻将领之寻淮洲
·寻淮洲:颇受毛泽东赞誉的红军将领
·寻淮洲将军孤胆夺枪
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