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玉环连屿村: 追光新时代浙江红色记忆
炎炎夏日,中红网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新长征红色之旅”第五站来到沿海城市玉环的大麦屿采访,总编辑许群(原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总编辑),副总编辑董美妤,顾问程曦(原人民日报江西分社首席记者),健康中国万里行浙工委副主任吴海君一行,不顾长途奔波之疲,三伏酷夏之热,在本地乡贤郑景宇先生的带领下直达玉环当年抗倭防台一线的大麦屿连屿村,考察这片承载红色历史印记的土地。
连屿村所在的区域是大麦屿避风良港,是浙江省与台湾航船往返的重要港口之一,解放前,这里曾是抗击倭寇和防御海盗的前线;解放初期这里又是防御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前哨阵地,位于大麦屿连屿村炮台下的碉堡和营房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据村民石孔贤介绍,这些石头碉堡和营房大多建于民国时期,承载着海防军事设施的历史重任。碉堡开口朝东北,为石砌圆柱型建筑,占地6平方米, 墙体地面高1.5米,设有3个射击口,俯瞰东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视野开阔。碉堡西北方向10多米处,有三间土石结构营房和一间草房错落其中,边上还有防空地洞(现已坍塌),形成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军事区域,监控着象山湾一带海域。解放后,碉堡和营房被南京军区边防部队和当地民兵使用,作为海防前线,虽然部分墙体已坍塌,但碉堡主体部分依巍然耸立,是一处难得的承载红色记忆的历史遗迹。
60多岁的村民老石说,他爷爷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听爷爷介绍,连屿一带也是抗日的前线,曾是新四军三五支队的落脚点,当年常见三五支队在此打游击,利用碉堡抗击日军。解放后才有解放军边防连队驻扎,连队营地和碉堡相距800米,彼此联络用号角相呼应支援。文革后,部队撤走了,土地和山林归还给当地村民,碉堡和营房被本村训练出来的民兵接手。连屿碉堡作为视野270度海景的瞭望哨,视线可超越乐清湾,整个海面的大小船只一览无余;连屿村民一边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一边在南京军区教官的帮助下,定期的训练,慢慢形成以民兵为基础的海防队伍;闲时训练,忙时干活,成为一支随时作战的机动的军事力量;整个村的青壮年基本上都被编入民兵队伍;石孔贤当年也成了民兵,白天放哨,晚上巡逻,那个年代全村人对保家卫国有着深刻具体的认知。本地乡贤郑景宇回忆,一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的飞机还不定期飞来散发传单和物资,蛊惑人心。
然而,这样一个有着红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海防村落,随着工业文明经济的发展,逐渐衰落了。这些他们祖宗先辈的红色光荣历史,已经不再被村民口口相传,甚至被遗忘;这些碉堡和军事设施,当年为保家卫国,作为国防的眼睛与盔甲,静静的矗立在山顶,如今周围已经是野草丛生,几乎没有可上山的小路,几十年的光阴,树木茁壮成长,树荫已经包围住碉堡!碉堡的顶部也已郁郁葱葱,老藤缠绕。郑景宇带着我们上山,几百米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边走边用刀将茅草荆棘砍掉。
当晚一起就餐的还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太孙子,他说他已经对太爷爷的事迹印象模糊;在其父亲叙述回忆的过程中,90后小伙子的眼神逐渐变亮,红色文化精神在他的迷茫的眼神中得到了光的回应。
石孔贤说,尽管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感觉岁月静好,但背后却终是要有人负重前行,若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台独分子和境外势力虎视眈眈,而我们则“猎狗烹,弓箭藏”,届时台海战争真的爆发一定会措手不及的。保护和抢救国防建筑设施及遗迹,依旧容不得松懈。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激励他们忆苦思甜,勇担青春使命。他建议,结合乡村振兴和赓续红色血脉,将这些废弃的碉堡与营房,尤其是村里几千平方米的营房(现在租给个体户当仓库)划归村里,引入资金进行修复与改造,将其打造成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智能化的红色文旅和国防教育基地。
看完这些破败的碉堡和被企业租用的营房,编辑部的同志不禁感叹,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赓续红色文化传承迫在眉睫,对连屿碉堡和营房的历史性保护和还原刻不容缓!不仅可抢救这些历史遗迹,还可发挥其在当下中小学生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中的作用,其背后的意义深远厚重!
无独有偶,在“江南的延安”平阳采访时,也遇到了一则呼吁抢救和恢复红色遗存的故事。
平阳县是当年粟裕和刘英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挺进师打游击的地方。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在怀玉山被国民党军围困和重创,方志敏、刘畴西等一干军团级将领不是牺牲就是被捕,只有粟裕和刘英率领800多人突围出来,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挺进师,坚持在闽浙赣皖一带打游击,宣传抗日。
1935年4月开始,挺进师在三门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最终建立了根据地,并召开了中共浙江省委一大,刘英同志被正式选为首任浙江省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