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红色金融发展过程,同时进一步感受红色金融历史的独特魅力,追溯革命先辈们为金融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7月2日,“金融红迹行”暑期实践团邀请革命后代夏淑英在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为大家讲解东固平民银行的发展历史。
“平民银行,也就是平民自己的银行”。夏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向大家讲述了在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国民党封锁的背景下,平民银行对于活跃根据地经济、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以及维持根据地内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平民银行斑驳的墙壁上,团队成员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印着“全体动员起来,扩大民族革命战争,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的字样。
进入旧址内,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革命时期坚守在平民银行的工作者们,包括首任行长黄启绶、副行长邱有文,以及其他几位工作人员,而夏老师正是副行长邱有文的孙媳妇。此外,夏老师丈夫的亲属大多在中央印刷厂工作,为革命时期货币交易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老师的婆婆曾在80年代被授予“施善红军”的称号。透过这些资料,我们感受到了根据地内的人们为促进苏区经济的发展所体现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正是由于这些精神的存在,才使得红色金融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依旧能够延续和发展。
旧址内屋则集中展示了苏区货币的起源与发展。银行票币起初是由印章替代,而后蜡纸油印,再到木刻版印,最后到石印。夏老师提到,当时平民银行最早用来交换的货币就是手工木刻模板制作的铜元票。铜元票中正面的“章”字内画了一个太阳,其寓意着“中国的革命如东方之日出,冉冉升起”。其背面则印着“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字样。后来,石印铜元票出现并用于苏区人们的生活中,进一步促进苏区经济的流通,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军需物资方面也因此得到极大改善。据此可知,平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为革命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次活动,对于实践团的成员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对红色金融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光辉的历史,同时也激励着团队成员乃至所有了解这段历史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