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腾涛(后排)及父亲四兄弟共5人的光荣牌

陈秀嘉(又作陈秀加)革命烈士证

第一代:陈秀加 烈士墓

第二代:陈明好家庭

第三代:陈族肯与三儿(上)叔叔合影

第四代:陈腾涛父亲(左下)四兄弟合影

第五代:郑胤、陈腾涛(右)

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结业证(陈族肯)

拍摄于80年代

省政府颁发给陈家的无上光荣证(全省仅4家)

五代从军(左上1、左下2、右上3、右中4、右下5)

陈家老宅的一些旧物件


五块“光荣之家”牌匾高高悬挂门前,见证着一家人传承不息的报国情怀。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一处不起眼的老宅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五块一模一样的“光荣之家”牌匾,陈家五代人接力从军、传承革命精神的见证。每当阳光照耀,牌匾上的金光便与老宅的沧桑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94年的从军故事。
老宅的荣光
“1931年3月27日晚,陈彩芹在这里布置反“清剿”斗争,由于叛徒告密,陈彩芹迅速向山后引开敌人,边打边撤,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5月4日上午,75岁的退役军人陈亚才再次来到陈家老宅为游客讲解时任平和县委书记陈彩芹牺牲的革命故事,和一家五代19人先后为革命牺牲奉献的感人事迹。
“我们家的老宅曾是闽粤边委机关所在地,是第一接头户,因武装革命多次被毁。现在的老宅是政府在1952年重建的,我和父亲、叔辈均在这里生活过。”去年刚退伍的陈腾涛是陈家的“兵五代”,如今他生活在漳州市区,但他的父亲、叔叔、伯伯仍在平和县乡镇。
陈腾涛从他的高祖父陈秀加烈士的战斗故事中拉开了话匣子。
1928年春夏,赤卫队员陈秀加和一批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随闽西红2l军和闽南红48团,三次击败国民党张贞49师陈志岱部和地方民团的进攻。在第三次反击战中,陈秀加不幸负伤被关押在芦溪乡公所,多次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保守秘密,释放后抬回家不久便去世,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秀加牺牲后,儿子陈明好、陈海澄四兄弟先后参加革命。陈明好的儿子陈族肯14岁参加革命,在红色家庭的影响下,陈族肯也先后让自己的四个儿子陈朝民、陈锦强、陈旐秦(陈腾涛父亲)、陈朝壮参军入伍。“我从小就听父亲讲祖辈的革命故事。”陈腾涛说。
光荣牌的故事
按照《光荣牌悬挂服务管理工作规定(试行)》,同时具备两个以上(含两个)悬挂光荣牌条件的家庭,只悬挂一块光荣牌。
为何陈家门口挂了5块光荣牌?
“在我们眼里,光荣牌见证了献身国防的峥嵘岁月,值得自豪;而挂在一起,更有对革命前辈的敬仰和缅怀的意义。”陈锦强说道。陈锦强是家里“兵四代”中最先入伍的,也是他率先决定把自家的光荣牌拿来挂到老宅门口。在他看来,这不仅能激励家族后辈,更是把革命故事发扬光大的一种做法。
陈锦强老伴闻讯,很是不解,说老宅现在没人住了,光荣牌是国家给咱家的荣誉,你挂在那里有谁看呢?再说,门口的光荣牌不见了,邻里街坊还会以为咱们家出了啥事,不让挂了呢!然而,她拗不过陈锦强,“革命故居”老宅挂上了第一块“光荣之家”牌匾。
兄弟心是相通的。陈锦强挂光荣牌的事不一会儿就被其他三兄弟知道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兄弟们也相继将光荣牌挂回了老宅门口。
作为陈家“兵五代“,陈腾涛在上学期间就表现出色,曾获得省运会、省锦标赛跆拳道两连冠的荣誉。受到家族革命精神的熏陶,他毅然决定参军入伍,继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2022年底,陈家再次收到一块宝贵的光荣牌,为陈家老宅的荣光再添一笔。
红色的传承
如今,走进陈家老宅,屋子还留着一家人的奖章、证书以及相关书籍,这也是祖孙五代人“接力”从军,传承良好家风的光荣印记。今年3月份,这幢老宅通过了漳州市民政局专门为革命老区发展(未列入革命文物红色文化遗存)申请的专项资金40万元。
“我儿子现在福建船政学院大二学习,他也表示准备毕业时参军入伍。”陈腾涛的二伯陈朝民笑着说道,居时,陈家就有20人为祖国奉献青春与热血了,他期待着第6块光荣牌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