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追风者》,在现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收视率一度冲破2.5实属罕见。该剧迭荡起伏的故事情节加上大批戏骨出彩的演技深深地吸引了万千观众。最关键的是真实地展示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一大批青年精英经历血雨腥风洗礼在信念的感召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历程。
1930年的上海,魏若来(王一博饰)作为国民党中央银行的普通职员,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高级顾问沈图南(王阳饰)的赏识。在此过程中,魏若来见到了国民党金融领域的诸多腐败与黑暗。彷徨苦闷中,共产党员沈近真(李沁饰)用马克思主义这盏指路明灯照亮了魏若来的内心,不同的选择让他与沈图南最终分道扬镳。在组织的安排下,魏若来、沈近真从上海转移到江西。魏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参与到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逐步成长青年为我党经济战线上独当一面的红色金融家 。
故事开场从“魏若来打工记”这样一个小切口进入,讲述出身贫寒、怀揣金融报国梦的魏若来“鲤鱼跃龙门”成功入职央行。开篇阶段剧情聚焦魏若来初入职场的种种经历和不断进阶,这个“沪漂”入职“大厂”的打工人故事用年轻化视角打破界限,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的距离,让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共鸣。
《追风者》是今年荧屏播出的首部谍战大戏,也是央视首部热度破纪录的谍战剧,但整个故事以往荧屏上的谍战剧主角,都是开局就旗帜鲜明地靠向共产党一边的革命者,或者在故事中局毅然踏上革命之路的进步青年,而魏若来完全不同于常规的谍战英雄人物设定,这个主角人物的成长轨迹具有一定被动性,甚至与《追风者》这个意气风发的剧名有些不搭。
该剧并不是靠谍战推动,谍战在剧中作为剧情副线,只是用类型化手段为全剧披上了题材外衣。《追风者》更像是一部民国金融历史剧,剧情脉络是鲜少被搬上荧屏、有一定历史真实基础的民国金融战故事,而整部戏的核心主线是信仰之路。
《追风者》的故事线索是围绕青年魏若来在上海的打拼过程,初入职场的魏若来欲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信念破除世间所有不公,在他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目标,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英雄们的故事从来就不是高大上,《追风者》就是一普通人的视角,以平视渐进的代入感,让观众见证角色的成长,这是让人信服的。
哪怕被“央行”特别顾问沈图南看中,并幸运地成为中央银行顾问助理,魏若来依然是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他一心报国,自以为跟着沈图南这种精英就能实现人生抱负,但在重大事件中一次次被现实击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充斥了魏若来的职业生涯。魏若来真切地感受到他所在体系的贪腐与黑暗,他对于世界现状的认知从不满到反抗再到主动参加到红色革命队伍,完美诠释了一个社会精英对信仰的新的选择的必然过程。
沈图南告诫魏若来要学会“审时度势”,但认准“作恶就一定要受到惩罚”的魏若来却义无反顾,“就算豁出这条性命,也要跟他们拼死”,师徒二人自此恩断义绝。沈图南的妹妹沈近真质疑魏若来和沈图南的坚持“能否真的救中国?”给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答案后,裁缝徐诺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沈近真和徐诺似乎共同选择了另外一条光明之路,“因为信仰,因为救国救民”。流离颠沛苦百姓,心向光明守初心,在沈近真的感召和指引下,魏若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往瑞金,去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光明之路。中央苏区崭新政权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沈近真和徐诺等革命者的壮烈牺牲,让魏若来坚定地选择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沈图南作为国民党政府高层的中央银行的顾问、海外留学归来的金融精英,他怀揣金融救国梦想,在建立国民政府中央很行权威的一系列大动作中展现了他惊人的金融天赋,但在与金融寡头及其背后官僚买办的博弈中却屡屡成为失败者和替罫羊。他忠于和服务的政权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格格不入,眼看着普通民众陷入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圈套,家破人亡,腐败政权利用民心、搜刮民脂民膏的本质昭然若揭。残酷的现实让他的理想逐渐破灭。他的瑞金苏区之行,让他重新认识了共产党,使他重新选择自己的信仰,最终在1936年沈图南成为我党在上海金融战线前沿的地下战士”孤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