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要接见一个野战军的师以上干部,这是首次。一则反映了毛泽东对四野的器重;二则反映了中央对四野所担负战略任务的重视。陪同毛泽东接见的还有书记处另外4位书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以及董必武、林伯渠等其他中央领导人。
四野师以上高级干部中,大多是红一方面军出身的干部。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在反“围剿”血与火的搏斗中,在漫漫的长征路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聆听毛泽东的当面教诲。但是卢沟桥的炮声炸响后,八路军挺进敌后,许多人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延安一别,云山万里,能在新生的古都见到毛主席,大家心情自然十分激动。
3月31日,一溜的吉普车载着师以上干部,向北平西北郊驶去。隆隆的马达声,带着大家急于见到毛泽东的焦急心情。车子疾驶,过了颐和园,驶过青龙桥,上了去香山的路面。不大一会儿,即来到了香山小礼堂前。
干部们鱼贯进入小礼堂,同中央机关工作的同志亲切交谈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是互相熟悉的老战友,相会于此,话题更多。
当毛泽东以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进入小礼堂时,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毛泽东显得异常兴奋,拿着香烟的手不住地挥着。他走到前排,同他们一一握手。当他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时,清脆的掌声反而更响了。干部们终于坐下来,毛泽东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用缓慢但非常坚定的声调说: 好吧, 我给大家讲几句吧!
毛泽东开宗明义,概括地讲了讲时局。他说:在两年半的解放战争过程中,我们已经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主要的军事力量,消灭了它的精锐师团。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机构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灭⋯⋯
在简要阐述了形势之后,毛泽东重又点燃了一支烟,他猛吸一口,话锋一转说:你们丝毫也不能松懈你们的战斗意志!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暴风雨般的掌声再度响起。
毛泽东就要结束他的讲话了。他满面笑容,神采飞扬地说:“同志们,我们刘邓、陈粟、林罗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就要下江南了!气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呐!”
在又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毛泽东站了起来。他按灭手中的烟头,左手习惯地放在腰际,右手用力一挥,高声说:“同志们,做好准备,下江南去! 我们一定要赢得全国的胜利。”
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云霄, 经久不息。
在香山接见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玉泉山设宴款待四野师以上的干部。
四野师以上干部的车队离开时,已经更深夜阑了。一道道车灯光,似长长利剑,划破了城郊的黑暗。狭窄又不平坦的公路,让长长的车队点缀成一条银色的天河。“五大领袖”的接见,毛泽东的讲话,大军即将南下,何时踏上征程,都是干部们感兴趣的话题。大家议论着,争辩着……
回眸香山,那里依然灯火辉煌,又明又亮。
双清别墅又一个不眠之夜。
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这是党中央、毛泽东的既定方针。百万雄师,渡江南下,从今天的银幕、荧屏上看,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如卷席,那是何等痛快淋漓。但在当时,在刚刚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四野指战员来说,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一个百万之众的野战军来说,后勤保障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四野的最高统帅,林彪对于军事后勤自有其一套办法,何况他还是平津前线总前委书记,毛泽东赋予他平、津、唐地区“所有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粮食、货币、外交、文化、党务及其他各项重要工作均归其管辖”的巨大权力。在不长的时间里,林彪指挥召开了供给会议、卫生会议、行军沿途的保障会议及铁路运输会议,重点解。决了:
——南下前每人发单军装、布鞋和胶鞋;营以上干部每人发一件雨衣,连以下人员每人发一块油布;向各军提前拨付了3个月的经费和部分预备费,配足3个月的食盐;印发了开进途中使用的粮、草票证;各军发给3个月的药品。
——为做好沿途保障,设立天津留守处,由后勤部第二部长李聚奎兼主任,指挥接转东北物资;成立3个医管处,各领导6所后方野战医院,随各兵团南下;野战军在衡水设立野战医院,6个后勤分部亦各自开设兵站医院。
——华北人民政府每隔70华里设一小站,负责柴草供应;每200华里设一大站,负责粮秣供应。并筹集粮食 3000 万公斤,马料1147万公斤,马草 1665 万公斤,烧草 2883 万公斤,以及大批副食品。野战军自己筹集1000万公斤粮食,825万斤东北豆饼(马料),并先期运往郑州、漯河一带。
——组成由天津经济南、徐州、郑州至信阳的铁路运输干线,并已发送200多个专列,共7422个车皮。其中,弹药681车皮已运往洛阳、郑州一带。野战军自备1200 余辆汽车,以保障短途和不通火车路段的交通运输。
应该说,在党政军民“一切为了前线”的原则下,后勤保障的困难相对较容易克服,而干部战士中暴露出的或潜在的思想问题,更引起了林彪、罗荣桓的重视。
当时,蒋介石集团还有百多万军队,凭借长江天险。四野的进军方向,从大别山到五指山,崇山峻岭,道路崎岖; 且夏季将到,炎热多雨,虫蚁滋生;加之语言复杂,交往困难,供给不足,等等。不利的因素在干部战士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