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穆立新:抗战中的蠡县
2024-02-19 14:20:03
作者:穆立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提要

    《抗战中的蠡县》一文,记述了河北省蠡县军民在抗战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创造了多项第一的战绩。取得冀中平原第一次歼灭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坚定了抗战信心。在残酷环境下,开启智慧,发明地道,不断改进,并利用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地道战成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效手段。由于斗争环境残酷,多名抗日政府县长相继牺牲,反映出在党的领导下,干部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抗战胜利后著名作家孙犁于1946年春天给蠡县撰写了《塔记——蠡县抗战烈士塔碑记》,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斗争的残酷,感人肺腑。为创造抗战有利条件,改变平原地形,蠡县人民一个月的时间拆毁了号称“金汤”的坚固城墙,积极破路,挖交通沟,表现出冀中军民顽强的斗志和强大的力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河北省蠡县籍红军团长孟庆山受党中央派遣到安新、蠡县、高阳一带开辟敌后抗日战场,组建河北游击军,蠡县迅速建立抗日武装。吕正操在晋县小樵镇改编队伍,率人民自卫军挥师北上,打开高阳城,成立冀中军区、八路军三纵队,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军民浴血奋战,蠡县创造了多项第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取得冀中平原第一次歼灭战胜利

    1938年1月20日,冀中人民自卫军二团袭击清苑东石桥日军据点,22日又于南于八村(当时属蠡县)抗击进犯之敌,两次战斗,共毙伤日军200余人。(1)注:八路军简史1938年1月。参战部队除于权伸的二团外,还有朱占魁的人民自卫军独立营和张逊之等率领的蠡县抗日五支队,并且还有经过高蠡暴动革命洗礼的于八、万安积极周围村庄的群众参加。1955年于权伸和张逊之被授予少将军衔。

    南于八战斗,是冀中人民自卫军对日寇作战的第一次歼灭战,第一次消灭100多鬼子,第一次活捉日本鬼子,是第一次几个部队配合、军民配合作战的大胜利。这时正值春节前,胜利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冀中平原,震撼了平汉铁路沿线城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刹了鬼子的威风,长了人民的志气。(2)注:张希平、《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5卷、《冀中抗战的第一次歼灭战》、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1556页。

    吕正操将军在《冀中回忆录》收编杂色武装中对南于八战斗过程及其影响有详细记述。(3)吕正操、《冀中回忆录》、四《收编杂色武装》、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出版、55—56页

    他是这样写的:“我们在收编杂色武装的同时,向日军所侵占的城镇和铁路沿线连续发动了攻势。特别是高阳南于八战斗,震动很大。

    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开始,从山西退回保定整休的日军坂垣第五师团,从保定出发分两路向我进攻。一路进攻喇喇地,一路进攻石家桥,兵力相当大,并附有多数炮兵和飞机。那时人民自卫军的主力已去路西受训,留在高阳的较少数而且新成立的部队,没有什么训练,可是战斗情绪都很高,和机械化的敌人支持了四天的战斗,终于在敌人炮火、飞机压迫下退出了高阳。敌人进占高阳、安新以后,我部队立刻在四周进行包围,不断地给予敌人大大小小的打击。人民自卫军主力东归后,一月二十日,于权伸二团夜袭了东石桥敌军据点,返回后驻在南北于八村,东距高阳县城仅二十里路。县城里的日军得到情报,即来实行拂晓袭击。二团团部驻在南于八,于权伸敌情观念强,睡觉又轻,枪一响,他就听到了,赶紧起来推醒挤睡在一起的战士们。大家争先恐后,疾速奔赴村沿阵地,赶前一步,把排着密集队形就要进村的敌人打了个窝脖,把他们阻在村口开阔地。这时驻在北于八的部队,也闻声行动,痛击敌背。两相夹击,将日军一个中队,从中队长旱川丹治大尉以下,几乎大部被我消灭,俘虏十来个。当时日军受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给俘虏治伤,他还咬人。后来,部队严加保护送到司令部五人,经过教育争取,以后加入了日共组织的“反战同盟支部”,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革命战士。敌人从在南于八受到严重打击以后,在高阳负隅固守,很少出来,并在高阳、保定中间,也时常遇到我军的伏击,受到很多损失,于四月初被迫退走。敌人在高阳四个月时间,总计死伤不下四百名,我军伤亡及半。”

    笔者籍贯是南于八村,于2015年8月3日写了《外祖母给我讲南于八战斗》,此文并于2019年12月1日在蠡县“千里堤”公众号发布。

    地道最早在蠡县出现

    时任冀中区党委书记的程子华在《冀中的民兵斗争》一文中这样写到:“地道斗争,这是平原游击战争中群众的伟大创造,在反蚕食斗争中起了伟大的作用。地道斗争最初是在离敌人据点近,敌人骚扰最厉害的村庄产生的。它是一个群众叫做蛤蟆洞的简单的防身洞,但如被敌人发现,就会被堵在洞里而受到损失。以后渐渐的发展为活洞,从这一家通到另一家,可以从一个洞口钻入,由另一个洞口钻出。可是当时,当时区党委里有的同志对这新事物不了解,认为既然要抗战,就应该不怕牺牲,钻地洞是消极的。因为在认识上不一致就有了争论。1941年秋,我带了几个同志到地道斗争开展得早的蠡县、高阳等地调查,向区党委作了调查报告,认为挖地道是在敌人残酷蚕食的特殊情况下,敌伪碉堡附近的群众为保存自己反对敌人的有效的斗争形式。这样,经冀中区党委和军区领导讨论研究后,统一了认识,在区党委和军区发出的反扫荡指示中,要求各地普遍挖地道。于是,地道从洞与洞打通,发展到村与村打通,以致挖成地道交通网。起先只是为了隐蔽和转移,以后发展到利用地道打击和消灭敌人,以保卫村庄。”“例如:蠡县的高佐村,有一次突然被敌人包围,民兵来不及抵抗,立刻引导老百姓进入地道,结果敌人虽然进了村却毫无所得。又如大曲堤村民兵,利用地道打击敌人,战斗一小时,毙敌4人。邻村民兵都来支援,枪声四起,敌不支逃走。我们的部队也利用地道与敌人进行战斗,成为最生动的游击战争。”(4)注:程子华、《冀中平原抗日烽火》、《冀中的民兵斗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9—20页

    1940年至1941年任蠡县县委书记的王夫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蠡县地道斗争的回忆》中写到:“为了能坚持工作又能躲避敌人,蠡县一区的村干部便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村外的树林里或荒僻的旷野或灌木丛生古老坟墓里——离道路较远不易被发觉的地方,向地下挖一丈多深的斜坡洞,里边铺些柴草,到晚上便披上一件大衣到洞里睡觉,天亮再回村坚持工作。……地道斗争便从这个时候由打洞而开始了。”(5)注:王夫、《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6卷、《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蠡县地道斗争的回忆》、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2071页

    “例如:蠡县七区的中孟尝村,离李岗敌人据点只有3里,经常受到敌人的扰乱。1941年春的一天,敌人又从该村的南街口进村了,游击组急忙拉出去,有两名女青抗先(游击组和青抗先都是民兵组织)队员没来得及一同跑出去,她俩再不能从洞口跑了,便钻进村边一家院子上了房埋伏起来。敌人到村口时,她俩投下手榴弹,炸死两个敌人。当敌人散开要包围房子的时候,她俩便房转房、院转院地跑了。敌人正要继续搜捕,村外我游击组已转敌背后放枪了。敌人被这突然的情况所惊慌,狼狈地逃回据点,此后很长时间不敢到孟尝村来了。”

    “蠡县七区鲍墟村村干部家中有洞,敌人知道了,包围了村干部的家,将他弟弟捉住,严刑拷打,要他弟弟说出洞口的位置,他弟弟不得已就指给了敌人。破坏的结果,并未得到任何东西,因为敌人没有发现洞的第二层。”(6) 注:王夫、《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6卷、《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蠡县地道斗争的回忆》、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2072页

    “1941年春的一天,三区区长刘痴生同志为了突击大曲堤村(才恢复的据点)的工作,带着区小队和区武委会的干部正在该村开会,区游击队报告说:“莘桥敌人出动了,敌伪30多人,向我们这里来了。”区长叫群众顺道先跑了,他和区小队长、武委会主任等把人布置在村口上,待敌人接近到有效射程内,一阵排子枪、手榴弹,一下打倒几个敌人(后据情报说这次打死日寇一个小队长)。这时武委会主任把平时带在身边的小喇叭吹响,四周村庄的民兵都摇旗呐喊地奔来(平时武委会规定:发现敌人后,中心村一发信号,10里地的各村民兵就相互配合),敌人见我人多势众,便狼狈地跑了回去。我除消耗一些子弹、手榴弹外,没有任何损失。第二次战斗是在曲堤庄村。游击组在村东南角上先和周家辛庄(小据点)的19个伪军接触,打伤了两个伪军,我一队员负伤。莘桥敌人听到枪声,出来30多敌伪支援,我们一发信号,四周七八个村的民兵都集拢来了。由区小队作主力,正式民兵300多人。把敌人截成两伙,一伙在潴龙河套里,一伙在村东小庙里。在河套的敌人有一个被打死了,人和枪都放在那里,敌人不敢拿,我们一露头也遭敌人射击,双方为这支枪坚持着。当时男女小学生都抬着木炮上火线,并呐喊助威,六七十的老头子提着篮子送火药(木炮用)。从早晨坚持到午饭后,时间愈久,我民兵和群众愈多,敌人根本不能退走了。后来敌人经高阳向保定请援,来了几汽车鬼子(200多人)才解了围。这次战斗我除伤一人和损坏几个木炮外,别无损失,敌人却伤亡较多(敌尸全抬走了)。在以上两次战斗中,我区小队、民兵和群众,当敌人来到之后,不但不逃跑,而且敢打敢包围,主要是因为有了四通八达的地道。一旦需要,他们便可由地道安全地转移,没有被敌人围困和落到敌人手里的顾虑,所以他们的斗争便如此坚决、勇敢。”(7)注:王夫、《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6卷、《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蠡县地道斗争的回忆》、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2073页。

    “地道斗争为什么能在蠡县地区创造出来并发展下去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蠡县的党和群众运动很有基础。第二是由于敌人残酷的扫荡、清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8)注:该书2076—2077页。

    蠡县在抗战中牺牲的县长最多

    蠡县在抗战中连续牺牲的三任县长

    1941年1月到1942年6月,是河北省蠡县抗战非常残酷的时期,董志坚(祝玉璋)、王志远(王者兰)、林里青(董国钧)相继牺牲,抗日干部、根据地军民付出了沉重代价。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著名作家孙犁到蠡县搞创作,在蠡县的刘村住了三个月,期间写了塔记——蠡县抗战烈士塔碑记,写的特别感人。他写到:蠡县干部牺牲最多,那时曾有“蠡县不收县长”、“干部供不上敌人逮捕”等俗话。但干部前仆后继,壮烈事迹层出不穷。一砖一瓦地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当一个县长上任不久就牺牲,另一个接职,不久又牺牲了,第二个再负起这个担子和责任的时候,他的一个亲戚伤心地问他:“你不怕吗?”他不怕!他又英勇地牺牲了。

    从三位县长的简历能够看出,他们是相继接替任职的。1940年2月董志坚(祝玉璋)被任命为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1年1月21日在刘铭庄牺牲。1941年2月林里青(董国钧)代理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1年5月,王志远(王者兰)接任蠡县县长,1941年10月17日在齐庄突围战中牺牲。由林里青(董国钧)接任县长,1942年6月“五一”大扫荡期间,牺牲在南玉田地道内。三位县长都有化名,董志坚、王志远名字中包含抗日坚强的意志,远大的志向,括号中是他们的真实姓名。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地牺牲了,他们在最艰苦的时期,勇挑重担,肩负神圣责任,不屈不挠,正是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精神铸就了共和国的基石,为了教育后人,激励奋进,笔者搜集整理了三位县长事迹。

    董志坚宁死不降

    董志坚(1914——1941),原名祝玉璋,蠡县辛兴村人,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祝玉璋幼年好学,1929年考入蠡县刘铭庄崇实高级小学校,1930年该校建立共产党支部,祝玉璋和部分同学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考入博野县北杨村四存中学。

    “七七”事变后,祝玉璋毅然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蠡县战地动员委员会,动员各阶层人民,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共赴国难。他以身作则,动员父亲祝文田把家里的余粮献给抗日民主政府,支援抗战。1939年,祝玉璋任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是年春,境内日伪军疯狂进行烧杀抢掠,在艰苦的环境中,祝玉璋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带头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支援抗战。是年夏,全县遭受特大水灾,他又带领全科人员深入农村,发动广大群众节衣缩食、克服困难、资产自救,并在全县各村实行合理负担,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1940年2月,祝玉璋被任命为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为便于工作,改名为董志坚。根据上级指示,结合县情,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发动群众挖交通沟,破坏日伪交通,开展文化教育和党的宣传活动。是年9月,按照地委指示,开展“双周战役”,董志坚任总指挥,两周内,领导全县军民开展破路、挖沟、攻打据点、袭扰日伪军等活动21次。同年10月至次年2月,为支援西部山区抗战,他亲自布置、组织动员1500余名群众,在八路军三十三团的掩护下,向平汉路西运送粮食和土布,运粮大军每人身背60余斤粮食和布匹,通过多条封锁沟及平汉铁路,将物资运到唐县、完县一带。

    1941年1月20日,他从冀中行署开会回到县委驻地桑园村,为防日伪军袭击,县直各部门分散转移,当晚董志坚带领县政府人员到刘铭庄。次日拂晓,被日伪军包围,他和警卫员几次突围均未成功,日伪军愈打愈近,警卫员牺牲,董志坚仍然坚持反击,日伪军几次冲上来都被他打退。日伪军喊话让他投降,他愤怒地回答:“我是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仍拼命冲杀,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

    为纪念董志坚的革命功绩,在他死后辛兴村曾改名志坚村。

    王志远突围牺牲

    王志远实名王者兰(1913—1941),1913年生于任丘市王家坞村。1928年在志存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利用假期在王家坞一带宣传马列主义。“九一八”事变后,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之后在王家坞村开办夜校,宣传革命,发展党员,成立了王家坞村党支部,帮助建立了刘家坞村党支部,领导了抢收运动。1934年中共任丘县委建立后,任县委委员,后任抗联主任。1940年4月任任丘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领导全县人民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1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阶段。王者兰奉命去蠡县担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是年10月17日,蠡县党政机关在齐庄召开抗日联席会议,被日伪军获悉后包围。他临危不惧,指挥大家分散突围。当与警卫人员冲出村庄时,身上已多处中弹,警卫人员也受了伤,他们以秫秸垛为掩护,顽强抗击敌人。当敌人步步逼近时,王者兰对警卫人员说:“我掩护你,你快突围。”警卫员眼含热泪说:“我不离开你,要死就死在一块儿,我背也要背你走。”他坚定地说:“不要管我,再晚了你就出不去了。”他推开警卫人员,强忍剧痛向敌人射击。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时年28岁。

    林里青誓死不当俘虏

    林里青(1915——1942),原名董国钧,蠡县荆邱村人,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林里青高中毕业后,于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参加蠡县新世纪剧社,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新世纪剧社上调冀中,林里青留任蠡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长。在残酷环境下,他坚持党的义务办教育方针,使大多数男女适龄儿童都能入校学习,对成年人则开办识字班。当时,在中孟尝、鲍墟、李岗、蔺岗等20多个村建立了高级小学校。他还将很多学校识字班办成抗日剧社、歌咏对,宣传党的政策,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为配合抗日战争,学校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行人。1941年2月,林里青代理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0月任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日军对冀中人民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环境更加残酷。林里青积极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挖地道、坚壁清野,建立秘密堡垒户,保护秋收和精兵简政等工作。随着形势日益恶化,县、区干部和地方武装均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他带领一部分干部和县、区游击队,在三、六区一带发动群众,利用地道和青纱帐,昼伏夜出,走村串户,辗转迂回,坚持抗日,不断打击日伪军。

    1942年6月27日,他在界河村召开县政府工作会议。次日晚转移到南玉田村一家堡垒户歇息,被日伪军包围,他立即指挥大家整理好文件,带枪支弹药到地道里隐蔽。不多时,洞口被日伪军发现,日伪军挖洞、用烟熏,并喊话劝降。林里青当机立断,几次组织大家外冲,终因日伪军封锁严密未能如愿。后有几人出洞口被敌抓俘,林里青一人坚守在洞里,沉着应战。日军命令一伪军下洞察看,被他击毙。林里青振臂高呼:“誓死不当俘虏!中国共产党万岁!”最后,敌人往洞里投弹把他炸死,用紧锁在他脖颈上的枪钢绳将其拖出洞外。

    注:参考绳兰柱先生主编的《蠡邑名流》撰写而成。

    蠡县斗争环境最残酷

    1940年至1941年在蠡县任县委书记的王夫同志回忆:“我在1942年五一大扫荡以前,也看到伪报称蠡县为向称共匪跳梁之区。由此可以看出敌人对蠡县的注意程度。也正因为如此,1938年末敌回师后方,便在蠡县各地安设据点,修筑公路,敌我斗争便非常尖锐。从1940年到1942年五一以前的很长时间,敌人每月到月亮正圆的前后(敌为了夜间行动方便),总由保定直接派百人左右的特务队,着便衣带手枪,联合二三百宪兵等武装,配合当地各据点敌伪,利用当地的汉奸叛徒做向导,到蠡县清剿十来天。清剿失败后,回去作一次检讨,下次就改变清剿的花样。在斗争中我们吃过很多亏,但吃一堑长一智,对敌斗争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9)注:王夫、《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6卷、《抗日战争时期冀中蠡县地道斗争的回忆》、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2077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我永远铭记在心的奶奶(组图)
·下一篇:无
·河北蠡县:红色音乐党课唱出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五纪念馆:蠡县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穆立新:抗战中的蠡县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我永远铭记在心的奶奶(组
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钱英教授逝世(图)
金明德:坦诚之至的解剖刀——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常备
比肩膀上金光闪闪将星更耀眼的将军(组图)
李春明:甲辰龙年 美朮大餐(组图)
李向华:英国伦敦超70万人共庆新春(组图)
李春明:龙腾华夏 书香北京(组图)
【刘现庄·富裕村】“唱大戏 过大年”2024年玉田县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