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元帅诞辰132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刘伯承元帅的丰功伟绩,追思和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和崇高风范,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馆长李海军带领副馆长申利芳、王艳茹、王翔翥和中层以上人员,代表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向刘伯承元帅表达最深切的敬意与怀念。
向刘伯承元帅塑像行鞠躬礼、敬献花篮
人物生平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字伯承。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参与发动和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赴苏联留学,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夏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10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参与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长征中,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诸役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奇才,建立了历史功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他的领导下,英雄的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广阳、户封、黄崖底“重叠的待伏”,痛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领导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社)辽(县)等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伪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形势下,他坚决执行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同时,多次反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与邓小平等领导根据地军民施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减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开展自卫作战,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右)和政委邓小平(左)在涉县赤岸村的合影。
刘邓旧居
刘伯承宿办室
刘伯承办公室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1947年7月,率领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刘邓大军威震敌胆,所向披靡,谱写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光辉篇章。在一系列重要战役中,特别是在上党、平汉、淮海、渡江战役中,在进军解放西南战役中,表现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刘伯承同志对推翻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7年12月,刘伯承在干部大会上作千里跃进大别山四个月来南征作战情况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刘伯承同志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振兴奋斗了一生。在数十年戎马生涯中他统率大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中外驰名,却始终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具有坚强的党性,他严格地执行党的政策,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他身体力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不居功、不自誉、自奉微薄俭朴为荣。他用实实在在的言行实践了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的自勉,他功高德重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楷模。
庆祝刘伯承50寿辰
1940年5月31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进驻涉县常乐村。12月4日,刘伯承师长在他生日的这一天率领一二九师司令部,由常乐村迁驻涉县赤岸村。从此,长期驻扎赤岸,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长达5年之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1942年是抗日战争空前残酷的一年,太行根据地军民先后粉碎了敌第四次、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取得了反春季、反夏季、反秋季“扫荡”的胜利。这一年冬天,也恰逢刘伯承50寿辰。
1942年刘伯承在涉县赤岸村拍摄的照片
12月初的一天,《新华日报》(华北版)上刊登了一则新闻:刘伯承庆寿委员会筹委会成立,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参谋长李达、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等人为发起人,向抗战军民征集祝寿作品,定于12月16日为刘伯承举行庆寿大会。(因刘师长不想搞特殊,未把自己生日日期12月4日告诉大家,此日子由一二九师政治部猜测而定)邓小平政委决定,把祝寿活动搞得隆重一些。籍此鼓励大家学习刘伯承身上具有的优良美德和崇高精神,激励敌后抗日军民坚定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念,从而掌握对敌政治宣传斗争的主动权。随即,一二九师将为刘伯承祝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来做,并以电报的形式,向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作了请示,毛泽东、朱德等人欣然同意。于是,这场由一二九师政治部发起的庆寿活动,上升为由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批准和决定的重大政治活动。12月16日,在太行山中的涉县王堡村暨一二九师政治部所在地举行规模宏大的刘伯承50寿辰庆祝活动。清漳河畔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宾客如云。八路军总部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滕代远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等领导人,129师各部队、晋冀鲁豫各军区及党政机关代表,太行区人民群众代表等共计500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祝寿当天四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来给刘师长祝寿,实际达30000多人)
1942年12月16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发的《谨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
朱德总司令称赞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
朱德还赋诗一首:
戎马生涯五十年, 凭歼日寇镇幽燕; 将军猿臂依然健, 还我山河任仔肩。
邓小平赞扬刘伯承:“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把他的全部精力献给了国家、人民和自己的党……”
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则有这样的诗句:
太行游击费纠缠, 撑住平辽半壁山。
新四军军长陈毅也写道:
论兵新孙吴, 守土古范韩。
彭德怀、林伯渠、吴玉章、杨尚昆、罗瑞卿、滕代远、陆定一、李雪峰等人,也通过诗词或文章的形式,祝贺刘伯承五十大寿,赞扬他为抗日和革命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邓小平主持祝寿活动。彭德怀、杨秀峰、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副议长邢肇棠、罗瑞卿、滕代远、太行分局副书记李大章、抗大副校长何长工、日本反战同盟代表山田等上台向刘伯承致辞祝贺。祝寿会上,刘伯承上台向大家致谢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刘伯承50寿辰活动,集中展现和弘扬了抗战军民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宣传了抗战必胜的希望、理念和信心,鼓舞了敌后抗战军民的斗志,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作用,成为我党抗战史上唯一一次以庆寿活动开展的政治动员和斗争宣传。
骨灰安放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9167人出师抗日,东渡黄河,挺进太行,驻扎涉县。驻涉六年,他与涉县父老乡亲结下深厚情谊,缔造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刘帅对太行山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对涉县人民更是感情深厚。他曾说:“四川开县是我的第一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129师,也养育了我。”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逝世,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涉县将军岭,由此完成了他的心愿,世世代代与涉县人民在一起。他生前立马太行、心系太行,逝后魂归将军岭;青山仍在,漳水长流,伯承元帅没有忘记涉县人民,涉县人民也将永远怀念伯承元帅!
1986年10月27日,刘帅子女刘太行、刘太迟、刘雁翎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负责同志护送刘伯承元帅部分骨灰到涉县,次日举行悼念大会,之后将骨灰安放在赤岸村庙坡山(现“将军岭”)上。
2008年5月27日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荣华在北京逝世。2011年10月28日,刘伯承及其夫人汪荣华骨灰合葬于将军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