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金家铺红27军组建地纪念碑
(一)红27军成立的经过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辖红4军、红25军,共3万多人。至1932年6月上旬,经过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4大战役,红军先后共歼敌6万余人,使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3次“围剿”计划尚未完全实施即被粉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猛烈发展。拥有黄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5座县城,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红军主力部队组成2个军6个师,还建立了4个独立团和1个少共国际团,总兵力45000余人。各县独立师、游击队和赤卫军等也发展到20余万人。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极盛时期。
可就在1932年5月2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了特派蒋介石为鄂豫皖三省“剿赤”总司令、李济深为副总司令的通电。6月初,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在汉口编组,开始办公。6月7日,蒋介石不顾酷暑,由南京乘“逸仙”号军舰西上,当天到达庐山牯岭。12日亲自召集了鄂、豫、皖、湘、赣5省的“剿赤”会议,部署向这5省苏区发动第4次“围剿”事宜。27日蒋介石乘“应瑞”舰离开九江,28日7时抵黄州检阅部队,并游赤壁,后继续西驶抵汉口。于是,国民党第4次“围剿”苏区开始了。“围剿”鄂豫皖苏区的为中、右两路军共26个师又5个旅约30万人,另有4个航空队,全力压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蒋介石自兼任中路军司令官,副司令官刘峙。国民党聚集6个纵队和1个预备队,杀气腾腾地扑向鄂豫皖苏区和红军。
8月7日,蒋介石下令对鄂豫皖苏区发动总攻,寻找红4方面军主力,一时间苏区各地枪炮齐鸣。由于我军反“围剿”的准备不足、仓促应战苦战,虽歼敌万余人,终未能扭转战局,遭到失败。
9月中旬,徐向前、陈昌浩率红4方面军总部、红10、11、73师抵皖西金家寨,与红25军会合。这时,皖西的“进剿”之敌徐庭瑶纵队,已西越淠河、独山一线。我军计划首先挥师六安方向,打击深入叶家集、独山的敌40师。但部队隐蔽行动不够,行至东西香火岭,即与迎击之敌遭遇,打得很艰苦。后面的卫立煌、陈继承2纵队又经沙窝、新店追来,与徐庭瑶纵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红四方面军决定,南下英山,会合地方武装,寻机歼敌。
当红军行到英山以北燕子河时,听说英山县城已被敌军抢先一步占领了,部队停下来就地休息待命。鄂豫皖中央分局遂在燕子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针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徐向前、蔡申熙、方英、王平章等。鉴于“围剿”之敌已从四面八方深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红军的周转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都主张南下先取英山,以英山为立脚点,喘息待机,与敌周旋,恢复根据地;如继续受敌重兵压迫,则将红军主力暂时拉到外线,向潜山、太湖方向转移,伺机打回根据地。沈泽民、王平章等同志不同意红军跳出外线,积极主张将部队拉回黄麻地区。蔡申熙同志则认为,如果红军暂时跳到外线作战,东出潜太不如西出平汉路以西的应山、随县、枣阳一带有利,因那带有党和红3军的活动基础,南靠桐柏山,地形条件也比较好。讨论的结果,决定放弃出潜太的计划,以郭述申和第27师师长徐海东等带少部兵力及地方武装,在皖西和潜太地区扰敌后路,主力红军则先取英山,再向黄麻地区转移。
9月底,红4方面军由燕子河经西界岭、五(武)显庙直下英山,拟打击敌上官云相第5纵队47师。这路敌军和其他敌军一样,依托县城坚固工事坚守防御,使红军无隙可乘。红军遂移西进。
红4方面军主力第10师、11师、12师、73师和少共国际团共2万余人,由英山以西的石桥铺分两路行动西撤。在转移途中,张国焘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名义致信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让他与东路游击司令员刘士奇、第27师师长徐海东等组成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鄂皖边界地区的工作和武装斗争。在皖西北地区,留下红75师224团于9月底在东、西界岭之间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向鄂东北地区转移后,即东出至舒城边,插入敌后,打土豪,休整部队。10月上旬,由磨子潭渡过淠河,返回皖西北根据地,活动于英山、霍山之间。
红27师第79团由师长徐海东率领,于10月1日在西界岭完成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向鄂东北地区转移的任务后,撤至英山县以北金家铺地区,与中共皖西北道委及一部地方武装会合。当时,在这个地区还有跟随红4方面军转移而被国民党军堵截下的2万多苏维埃政权干部和根据地群众,以及400多名红军伤病员。当日,皖西北道委在英山县土门潭召开会议。会议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指示,成立了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郭述申为书记,刘士奇、徐海东、吴保才、王建南等为委员。会议还决定改编部队,成立红27军,并制定了部队的行动方针。
10月2日,在英山县金家铺河滩召开大会,正式宣告红27军成立。把皖西北道委机关和道区军事指挥部机关改为军部机关,刘土奇任军长,郭述申任政治委员,吴保才任副军长,江求顺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79师、第81师。第79师系27师改编,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王建南,辖第1团、第3团;第81师由军部兼师部,辖第2、第5团。红1团由红27师79团改称,红2团由英山独立第13团改称,红3团由六安、霍邱2个独立营和皖西北道区模范营及英山、六安3个保卫连合编,红5团由霍山独立团2个营和五星独立团合编,道区直属部队改为军直属分队,全军共4500余人。
英山县金家铺红27军组建地红军纪念亭
(二)红27军的战斗经历
红27军成立后,按照从内线转向外线,向东行动,避开国民党军锋芒,寻机打击残弱之敌,保存力量,继续坚持鄂皖边地区的斗争的方针,从金家铺往东八里(即八里山)向英山东河转战,入太湖。
10月2日下午至3日上午,在羊角尖东侧的蔡家山柯上湾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郭述申、刘士奇、吴保才、江求顺、徐海东、王建南、杜本莲、曾照瑞、詹大列、洪维善等。根据当前国民三路大军压境的严峻现实形势,会议决定全军迅速向英山东部的太湖方向转移,尽快摆脱敌人的围追。
3日下午,红军行至雷家店大文冲,遭到国民党军47师139旅围堵,部队折向大文冲北部的山冲仰天窝。为尽快摆脱敌人的追击,师长徐海东率红1团在仰天窝实行阻击,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歼灭大量敌人,红军牺牲300多人,成功掩护红军大部队突围,向太湖、宿松方向前进。
红27军英山仰天窝阻击战战场遗址
红27军经太湖弥陀寺、蕲春张家塝、宿松陈汉沟,于10月9日到达宿松趾凤河。在趾凤河以东栗树嘴、昔家垄,遭敌第46师2个团的堵击。军领导认为敌第46师战斗力较弱,红军指战员求战心切,利用趾凤河一带有利地形,于是决心集中全军力量歼灭敌军。确定由徐海东率第79师1团迂回至敌人侧后,其他各团从正面发塄攻击。战斗打响后,徐海东带领部队迅速攻占小石门制高点,切断敌人的退路,予敌以重大杀伤。敌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其他各团也乘势发起猛烈的攻击。激战至16时,毙伤俘敌约1个团,俘敌副团长1名,缴获迫击炮2门、机枪8挺、步枪500多支、子弹4万余发。红军亦伤亡百余人。随后,红军撤至趾凤河南北一线,控制叫雨尖、白崖寨等制高点,防敌反扑。10日,敌第32师及宿松反动地方武装陈金旺“猎虎队”从陈汉沟方向追来,占领了趾凤河西南的云天岭等制高点,凭借猛烈的火力掩护,疯狂地向红军叫雨尖一线阵地攻击。敌第46师的2个团残部,也从趾凤河以东向红军发起攻击。红军腹背受敌,战局呈胶着状态,激战至黄昏,红27军遂主动撤出战斗,乘夜向太湖弥陀寺方向转移。趾凤河战斗,虽然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堵,但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之后一段时间内,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为红27军转战赢得宝贵时间。
10月中旬,红27军经店前河、河图铺,到达潜山县衙前镇(今岳西县城)以东的一条山沟里,遭敌第54师堵击。后面随行的群众和伤病员也拥到山沟里,人多沟窄、行走困难,情况万分危急。红27军迅速抢占了衙前东侧的几个山头,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同时组织群众火速转移。红27军与敌激战3个多小时,反复冲杀10多次,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毙俘敌数百人,掩护随行的地方干部、群众和伤病员安全地转移。红军伤亡300多人,第1团1营政委、2营营长和政委、3名连长和6名指导员均壮烈牺牲。战后,随行的伤病员纷纷要求归队,先后有300多人补充到第1团。
衙前战斗后,红27军向北转移,拟渡过淠河返回皖西北革命根据地。行至头陀遭敌第32师堵击,激战5小时,因前卫第3团失利,红27军遂折转向东。10月24日到达官庄地区,全歼敌第32师1个营。之后,红27军星夜向桐城土岭方向转移。在土岭又遭敌第32师堵击,经激烈战斗,冲破敌人的围堵,直插桐城大沙河。敌人紧追不舍,跟踪追击20多公里,至桐城大沙河边。红27军渡河后,第1团随即占据河东的有利地形,隔河与敌人展开激战。敌人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气焰十分嚣张,企图抢渡大沙河。第1团顽强地阻击敌人,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渡河企图,敌人死伤惨重。至16时,敌人再也无力发起攻击,红27军遂主动撤出战斗。此战,红27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1团伤亡200多人。许多归队不久的伤员,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战后,又有200多名伤病员归队补充到战斗连队。他们当中,有些人伤口还化着脓,就又拿起武器,继续进行战斗。
大沙河战斗后,红27军经舒城晓天镇、六安毛坦厂附近,于11月初到达霍山三里店。在这里召开了中共鄂皖工委和军领导干部会议,总结1个多月来在东线转战的经验。会议认为,红27军远离根据地,缺衣少粮,部队天天行军作战,兵员补充和伤病员安置都有困难。于是,决定渡过淠河,返回皖西北革命根据地。
11月6日晨,红27军到达霍山磨子潭附近淠河东岸。敌第32师94旅已经占据河西岸的大小山头,控制了黑虎尖制高点,堵住红27军的去路。敌第47师也跟踪而至,占领了红27军来路上的两侧山头,切断了红2军的退路。红27军被压在河川峡谷里,情况异常危急。军长刘士奇决定立即突围,并把这一任务交给第79师1团。在徐海东的率领下,第1团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强渡淠河,向敌人黑虎尖阵地发起攻击,用刺刀和手榴弹杀出一条血路。由于敌人火力凶猛,刚打开的突破口很快又被封锁,徐海东带领突击队再次攻击。同时,军首长命令第3团团长程启波率领突击队,从敌侧翼设防薄弱的几丈高的陡壁攀登上去,突然杀向敌人。敌人猝不及防,顿形混乱。军首长率领后续部队及地方干部、群众和伤病员乘势突出包围。此战,毙伤敌数百名。红军亦伤亡数百名,军政治委员郭述申、第79师政治委员王建南及第1团政治委员杜本莲均负伤,许多随行参战的群众牺牲。磨子潭突围,显示了红27军是一支经得起战斗考验的打不散、拖不垮的部队。
突围后,红 27军经大化坪、漫水河、西界岭、前后畈、罗田僧塔寺,向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南部前进。红27军鉴于1个多月来连续战斗,部队减员较大,遂在西界岭附近进行了缩编,将第5团分别编入第1、第2、第3团。同时,号召随行的地方干部和群众返回原地和家乡,恢复地方工作,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1月14日,红27军到达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边缘吴家店地区。根据地人民群情振奋,红军指战员也如同回到了久别的家乡。15日,敌第32师和第47师尾追而来。全军下定决心,绝不许敌人进入根据地危害人民群众。遂在吴家店以东包畈河北岸占领有利地形成一线展开,顽强阻击敌人。敌人出动飞机38架次,狂轰滥炸,掩护其地面部队进攻。经3昼夜激战,红27军打退数倍于己之敌的多次冲击,毙伤俘敌近千人。红军伤亡数百名。第1团团长张四季壮烈牺牲,后由黄绪南继任团长。
包畈战斗后,敌第 32、第47师因伤亡惨重,停止了追击,红27军胜利地进入商城南部根据地。11月18日到达大埠口,与坚持这一地区斗争的第75师224团会合。该团是9月底在东西界岭间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向鄂东北地区转移后留下来的。红27军向224团领导询问主力红军的情况,他们也不清楚。大家心里都很着急。根据当时形势,中共鄂皖工委在大埠口召开会议,决定在大埠口进行短暂休整。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迅速找到省委,问清分局和主力红军的行动,确定根据地的斗争方针。会议对恢复皖西北根据地的工作做了部署,将随军转移的干部有组织地分到各地开展工作,动员随军群众回家乡,安置伤病员,并由副军长吴保才、政治部主任江求顺率领第2团留下来恢复和坚持皖西北根据地的斗争,军长刘士奇和郭述申率领第1、3团及224团赴鄂东北找省委。红27军在赴鄂东北途中,于商城县新店子夜袭顾敬之反动民团,毙伤团匪200多名。这一仗很鼓舞士气。红27军继续向鄂东北前进,到达光山县的沙窝村,准备筹集些粮秣。这时,敌75师1个旅从商城县西余集追来。红军很快占领沙窝附近有利地形,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歼敌1个多营,余敌溃退而去。红军从容进入鄂东北根据地。
11月24日,红27军在七里坪附近找到鄂豫皖省委,与省委及红军3个主力团会合。这时,红27军才知道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4方面军主力已经西去。红27军与鄂豫皖省委会合后,省委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将红27军1团恢复为红27师第79团,第3团归红27师指挥,第224团归还第75师。同时决定恢复皖西北道委,仍由郭述申任道委书记。从此,鄂皖工委和红27军番号撤销。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黄安檀林岗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根据地各红军主力团统一组织起来,重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11月30日,宣布红25军组成,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第27师改编为第74师,原75师番号不变,设军政治部和军特务营,全军约7000人。
(三)红27军的历史贡献
红27军虽然从组建到撤并仅有54天,但在中共鄂皖工委领导下,转战10余县,打垮了敌人多次追堵,为皖西北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是积极牵制和抗击国民党军,配合留在根据地的主力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红27军是在斗争形势十分危急的关头成立的,它把皖西分散的武装统一起来,继续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当时,围追红27军的敌人有梁冠英第25路军(辖第32师和独立第5旅)、上官云相第47师、郝梦龄第54师、曾万钟第12师、陈调元第46师、宋天才第75师及地方武装顾敬之部等,红27军决定跳出敌人的合围圈。红27军组建以来,采取从内线转向外线的行动方针,转战英山、罗田、蕲春、宿松、太湖、潜山、桐城、舒城、霍山、六安、商城、光山等10余县,行程3000多里,钳制了敌人5个师以上的兵力,经历大小战斗数十次,多次打垮了敌人的追堵,歼敌近4000人,支援了红4方面军的战略大转移,对于钳制敌人、配合主力红军反“围剿”斗争、减轻根据地的压力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保护、转移、安置了大批随军地方干部群众和伤病员。红27军在转战中,最感棘手的是随军“跑反”的大批地方干部和群众。他们人多,又无组织。部队行动时,他们漫山遍野跟着走;遇到敌人时,又到处乱跑,有时把部队都插乱了。红27军几次试图把这些群众组织起来,但由于敌情紧急,同时,这些人从各地聚到一起,互不相识,而且老的老,小的小,组织几次都未奏效。部队只好边作战,边掩护群众,艰难地前进着。红27军掩护了2万多名地方干部、群众和红军伤病员,并使之安全转移,随军返回根据地,得到安置。他们当中,有的成为组成皖西北第1、第2、第3路游击师的基础,有的则继续担负了地方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工作。红27军在转战过程中宣传和发动群众,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团结和鼓舞了群众坚持斗争的信心,为以后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保存了可贵的革命种子。红27军在转战中保存了约3000人的武装力量,使部队受到了锻炼和考验,为重建红25军输送了重要力量,为后来红28军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为皖西北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