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陈列着一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区域简图。这张简图当年出自陈赓之手,是他从鄂豫皖苏区负伤回到上海后,为鲁迅讲述鄂豫皖苏区军民战斗故事时绘制的。陈赓谈到红四方面军在反“围剿”斗争时的激烈与艰苦,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同志。
1927年,陈赓开始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隐蔽斗争。1931年10月,陈赓从上海来到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陈赓任红12师师长,先后指挥了多次战役,消灭大量国民党军队。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发起黄安战役,陈赓率第12师奉命参加战斗。
黄安城是南线国民党军距鄂豫皖苏区中心最近的一个重要据点,守军是国民党军69师的两个旅共4个团。师长赵冠英,此人只有一只眼,又称“赵瞎子”。赵冠英明白自己处在红军的包围之中,因而费尽心机想出了一个坚守黄安城的办法:师部和206旅驻黄安城内,利用坚固的城墙构成核心防御;以207旅防守城西、城北、城东的附近地区,将前沿阵地设到城外的下徐家、东王家等地;配属该师的30师207团驻离黄安城不远的交通要道——桃花、高桥。这叫“众星捧月阵”,其意图是外围据点与城内核心相互可以协作配合,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红军虽在兵力上与敌相差无几,但在武器装备上却不如对方。强攻猛打对红军是不利的,而且过早的消灭黄安城守敌又达不到围敌打援的目的。陈赓决心智取黄安城,他想出了破敌之计“摘星星”。下徐家、东王家等城外据点是敌军防御的前哨阵地,这是保持与黄陂、麻城敌军联系的联络点,敌军以这些据点作为外层防御线。同时,当他们守不住城时又可通过这些据点往外逃窜。红军要长期围困黄安,首先就要拔掉这些据点,使敌与外界无法联系,成为瓮中之鳖。
1931年11月10日夜,黄安战役发起,陈赓指挥第12师击退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后,进攻黄安城外的东王家据点。赵冠英于11日派两个团出城增援,被陈赓早已安排好的高绍先的第35团和徐海东的第36团击溃退回城内。14日晨,陈赓命令第35团攻击城外另一据点下徐家,而把许世友的第34团摆在黄安城南三里店一带,占领大路两侧有利地形,修筑工事,防备城内敌人南逃。14日上午,城内敌人果然出城南下,第34团即予阻击,于是双方展开恶战。敌经不住打击,退回城去。经过10天战斗,红军攻克了黄安城外的大部分据点,陈赓随即指挥部队乘胜前进,于27日攻占了黄安县城的东、西两关。
尔后,第12师在陈赓指挥下,积极做登城准备工作。为了争取胜利,陈赓日日夜夜在部队中进行宣传鼓动,开展军事民主,动员干部战士出主意想办法,检查对敌进行的政治瓦解工作等。他还亲自上第一线察看地形,侦察敌情,经过仔细斟酌,确定了攻击部署:以第35团担任主攻,先以偷袭手段由城西北角突破,偷袭不成即改为强攻,登城后向西发展;以第36团的一个营在东门佯攻,其他部队夺取城外西南角的溜坡山敌阵地;以归第12师统一指挥的黄安独立团攻打敌课子山据点。红四方面军将第10师的一个团和第11师摆在城外,作为总预备队,待机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