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地决策:全力布置独立自主游击战,从此,聂荣臻等率3000名八路军孤悬敌后,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历时11年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党政军民爱国担当奉献,党群干群鱼水相依、危险面前生死与共、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进取创新,永葆初心本色。”为核心的晋察冀精神,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编写了红色主题教育之晋察冀精神。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它位于华北北部,包括当时热河和察哈尔省的全部、河北省大部、山西省东北部、绥远省东部和辽宁省西部广大地区,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曾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军史上广为人知的“黄土岭战斗”“狼牙山五壮士”“平山团”“董存瑞”等英雄故事都发生在那里,人们耳熟能详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雁翎队”等战斗形式也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发展起来的。1945年8月,我军从日伪军手里解放了第一个大城市张家口,晋察冀边区首府移驻这里,成为全国的文化红都,形成新中国雏形。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晋察冀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抗日烈士、英雄模范,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从1937年9月建立到1948年5月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晋察冀边区历时11年的峥嵘岁月里,凝聚了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精神;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永葆初心本色品质的“晋察冀精神”,她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红色晋察冀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晋察冀精神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一个血火熔炼的战争年代,记录着一段党政军民特殊的红色历史。其孕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晋察冀精神产生的革命地域
“晋察冀”一词是抗日战争初期形成的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和革命区域称谓。“晋察冀”之称,始于1937年9月24日,毛泽东指示:“山西地方党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于五台山脉。……该处应设置军政委员会一类的领导机关,应选择能独立领导党政军各方面之干部开辟工作。”8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10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军分会在《关于冀察晋绥军事部署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平绥以南、同蒲以东、正太以北、平汉以西为晋察冀军区,以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决定,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最早出现在我党文件中的“晋察冀”称谓。
报告中列述了选择和创建“晋察冀山区根据地”的理由(1)地区险要是适当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该地西连山西,北连内蒙,东北接辽宁,东连华北平原,南接冀南中原,京津位居中间,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便利发展。而且境内有崇山峻岭,峰峦叠嶂,非常适宜开展山地游击战。(2)群众条件好,这里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民枪很多。(3)社会组织单纯,土匪会道门较少。(4)物产丰富,给养容易,目前是最好根据地。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太行山脉、燕山山脉一带区域的“晋察冀山区”这个概念,也是目前我们掌握的关于“晋察冀”一词的较早出处。
晋察冀中的晋是山西省;察是察哈尔省,旧省名,首府是张家口;冀是河北省。晋察冀就是三省交界的一大片区域。这个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的核心区域位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四条铁路之间,直接威胁敌人侵占的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张家口等战略要点。有了它,就可以拖住敌人。 1937年11月7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山西省五台县河东村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军区的成立,大大振奋了这一地区军民的抗战精神。
聂荣臻受命之后,率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约三千人,分兵挺进敌后开辟工作。晋察冀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与此同时,中共北方局也派王平、李葆华、刘秀峰组成晋察冀临时省委,配合八路军部队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发动群众。随后,中共晋察冀省委也在阜平正式成立,黄至敬任省委书记。此,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四条铁路干线之间的晋察冀边区中心根据地初步形成。在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下,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很快建立发展起来。
1937年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从山西五台移驻冀西阜平。部队刚到达阜平的第6天,日军就集中了两万多兵力,沿平绥、平汉、正太、同蒲四条铁路干线,分8路围攻刚成立的晋察冀军区,妄图扑灭华北腹地的这股新生力量,11月24日至12月22日,聂荣臻指挥部队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我军共毙伤日伪军2000多人,敌人一无所获,最后只得全线撤退。从此,我军在敌后站稳了脚跟。
1938年1月10日在阜平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边区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以后,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边区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了广义上的晋察冀根据地,西起同蒲路,东至渤海;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石德路。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县治108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曾被毛泽东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是以太行山脉、燕山山脉、海河流域为主体,形成了大晋察冀红色文化圈,其范围不仅包括今北京市、天津市、张家口市的全部,山西省大部,而且还包括太原市、石家庄市、保定、沧州、廊坊、衡水以及山东省、内蒙古、辽宁省的部分地区。作为中国版图上的红色坐标,作为晋察冀精神的发祥地,“晋察冀”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而成为一种浓郁的红色标签、文化符号和精神力量。
(二)晋察冀精神产生的红色基因背景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和精神家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从晋察冀精神的形成过程来看,它在孕育生长之初就深深烙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出一脉、谱系相承。理由如下:
首先,早在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何孟雄、邓中夏、罗章龙等人相继来到张家口,在铁路工人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张家口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2年4月,他们在张家口组织工人运动,并亲自发展了第一批党员。1922年5、6月间,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和劳动组合小组(即工运小组),创办了张家口第一所传播马列主义的“工人夜校”,筹建了京绥铁路工人的统一组织——京绥总工会,领导了张家口的“二七”工潮和“五卅”运动。
1924年6月,京绥铁路党支部在张家口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察哈尔省建立的最早的基层组织。1925年初,王仲一,江浩等人根据李大钊的指示,为了统一张家口地区的党组织,更方便地开展与冯玉祥部的联络和统战工作,建立了中共张家口特别支部。1925年9月至10月,中共四届二中全会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张家口地委,这是中共在长城以北建立的第一个地方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在张家口的发展与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关系密切。李大钊曾再三强调:张垣乃西北一带的枢纽与关键,急需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机构。张家口地委成立后,切实肩负起了领导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三个特区以及内蒙包头等地党组织的责任,起到了西北革命枢纽和中心的作用。这期间最重要的功绩有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1925年10月,在张家口召开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是一个积极领导蒙古族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联合战线组织。另一件大事是同年11月李大钊在张家口亲自主持成立西北农工兵大同盟,大同盟的成立,是党的联合统一战线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一大成功,对西北、内蒙古地区的民主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早期革命家在这一带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和发展进步青年,由此开始了晋察冀精神的破题之笔。
其次,曾经在中央北方局、晋察冀根据地任职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如刘少奇、聂荣臻、彭真、萧克、刘澜涛、邓华、罗瑞卿、乌兰夫、杨成武、李运昌、胡耀邦、吕正操等,许多都是曾经参加过井冈山斗争、苏区反“围剿”、历经长征、白区斗争、抗战,由中共中央从延安派到晋察冀工作久经考验杰出的党政军高级干部;而留在晋察冀的八路军115师主力,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创建的红一师,是由红军官兵骨干为主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传承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第三,战争年代的晋察冀根据地直接接受延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指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领导人给晋察冀拍发的电报就达数百封,融入了中央主要领导对晋察冀根据地建设与发展的多次指示和战略思想。
第四,1947—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率中共中央亲赴晋察冀根据地指导工作,并移驻晋察冀根据地的西柏坡,这里成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言传身教,带来了弥足珍贵、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和工作经验路线观念。
就此而言,从中共中央领导、晋察冀根据地党政军领导和115师官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晋察冀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注入了红色因子,奠定了革命基础,创造了生长条件。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辛勤耕耘把革命的种子和红色文化播撒到了晋察冀根据地这片沃土上,由于我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为此浴血奋斗,正是由于深谙毛泽东思想的老红军领导人以各种形式对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承袭和弘扬,才孕育催生和拓展了以爱国担当、勇于创新、爱党爱军、依靠人民、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为本质特征的晋察冀精神,渗透着党心民意与军魂。
(三)晋察冀精神孕育产生的军事背景
晋察冀根据地是连接东北和冀南中原、西北、华东的枢纽,军事战略位置尤为重要。毛泽东认为晋察冀在全国战略棋局中具有“北占东北,南下中原”的关键作用,“晋察冀的棋下活了,全国也就活了”,因此决定“分兵建晋察冀”。1937年10月,中共中央派聂荣臻、唐延杰、舒同、邓华、杨成武等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3000人转战晋察冀敌后领导抗战工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延安等根据地一大批高级干部和3000多名知识分子来到晋察冀边区工作。
八年抗战,晋察冀军民共歼灭日伪军30多万人,军区由初创时期的3000人,发展到拥有正规部队32万人、基干民兵90多万人的强大武装力量,控制区域40万平方公里,108个县,人口达2500万。晋察冀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为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被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被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赞誉为“新中国的雏形”。
作为我们党最早创建的晋察冀军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决、维护民族利益最彻底、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不愧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日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晋察冀这片红色热土上,锻炼和成长了一大批共和国的高级将领。仅以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帅为例,10位元帅中有2位(聂荣臻、徐向前),在开国将领中,从晋察冀边区走出的有开国大将1人(罗瑞卿),上将14人(王平、王建安、邓华、吕正操、朱良才、李志民、杨成武、杨得志、萧克、宋时轮、陈伯钧、赵尔陆、郭天民、黄永胜),中将28人(郑维山、谭冠三等),少将240名(丁盛、马辉等)……所以说,晋察冀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晋察冀根据地(解放区)这一战略要地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长期驻扎息息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从晋察冀边区走出的共和国高级干部杰出人物还有: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名(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3名(胡耀邦、姚依林、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2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名(彭真、李鹏),副委员长4名;国家副主席2名,国务院总理1名(李鹏),副总理6名,国务院各部部长(包括部党组书记)18名;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秘书长3名,解放军总参谋长3名,曾任京津沪直辖市市长、党委书记的6名,新中国驻外国大使3名,曾任全国著名高校校长和全国文艺协会主席的21人,全国知名文化人3000多名……
二、晋察冀精神的本质和基本内涵
晋察冀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党政军民爱国担当奉献,党群干群鱼水相依、危险面前生死与共、党和人民关系水乳交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进取创新。这既是晋察冀精神的创生之根、发展之本、文化之魂,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源泉,弥足珍贵。
(一)晋察冀精神内涵的话语体系演进
晋察冀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1937—1948),但当时并没有“晋察冀精神”这个概念,其所反映的精神内涵虽然丰富地展现于晋察冀党政军民身上且感人至深,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各自为阵等原因,对于晋察冀精神却并无明确的提炼和表述。晋察冀精神话语体系的出现,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其研究和表达,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1.晋察冀精神内涵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1988—2012)。晋察冀精神概念的提出始于1988年。当时,为纪念中共中央移驻晋察冀边区的西柏坡40周年,时任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教授的王聚英在《建设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晋察冀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概念,并将晋察冀精神内涵概括为“团结奋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由此引发了对晋察冀精神内涵话语体系的探讨与提炼。
晋察冀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概念和内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99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研讨会上,河北专家学者们将晋察冀精神的内涵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2012年8月,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院在张家口成立,在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关于晋察冀精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家们把晋察冀精神进一步概括为:“在晋察冀边区那段峥嵘岁月里,凝聚了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爱国担当、慷慨以赴,甘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敢于开创的精神;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把群众利益高举头顶,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品质的晋察冀精神。
2.晋察冀精神内涵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2012—2018)。2012年版晋察冀精神内涵的概括形成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随后全国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晋察冀精神的内涵,提升了晋察冀精神的高度。
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我对聂帅怀有深厚感情。我上的小学——北京八一小学,前身就是设在阜平县城南庄的荣臻小学,后来从阜平迁到北京。聂帅对阜平非常关心,他讲过,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说到阜平老百姓生活依然贫困,聂帅掉了眼泪。我在福州工作时就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我脑子里对阜平有很深印象,从小就有印象,这是我对阜平革命老区的一个情结。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锤炼和深化晋察冀精神内涵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来到张家口陆军第65集团军某步兵旅“大功三连”(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英雄部队红一师;是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英雄连队,转隶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看望慰问官兵,习近平勉励他们发扬优良传统,紧贴时代、紧贴实践、紧贴官兵,做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工作,努力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落地生根。
2018年1月,在纪念晋察冀边区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专家们将晋察冀精神提升概括为:在晋察冀边区那段峥嵘岁月里,凝聚了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精神;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品质的晋察冀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晋察冀精神内涵话语体系的重新锤炼和深化(201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上发表重要讲话,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观和党的建设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我党百年精神的本质内涵。
站在我党成立百年新的起点上,作为百年红色精神谱系之晋察冀精神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此后,学术界对晋察冀精神内涵的探索和遵循,正是在此方向上展开新的研究提炼。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院专家们对红色精神进行了新提炼,认为晋察冀精神应包括以下内容:立场坚定、忠勇无私、求真务实、勇于试验,忠勇无私和勇于试验是晋察冀精神显著的特点。聂荣臻元帅曾经讲:晋察冀是新中国的试验田。毛主席讲:晋察冀是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毛主席从西柏坡进北京,是进京赶考。聂荣臻从阜平进张家口,是进城赶考。进城赶考,为进京赶考进行了探索。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两个结合”已成为我们进行晋察冀革命文化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基本遵循与重要内容。
(二)晋察冀精神本质内涵的集中体现
晋察冀精神的本质内涵,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晋察冀精神大义。
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分兵,副师长聂荣臻孤悬敌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作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聂荣臻压力很大,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分家以后,主力部队都走了,我和留下的同志被隔绝在敌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当时感到压力很大。最困难的就是缺干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加起来就十几个人。同志们开玩笑说:“要问司令部有几人,一盆菜就够吃了,一条炕就够睡了。我们经过的村镇,村镇是萧条的;我们走进县城,县城里空空荡荡,呈现出兵灾之后的荒凉景象。”
然而,最让聂荣臻头疼的还是部队,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还有八路军总部的两个连,加在一起才3000人。孤悬敌后,困难重重,如何扩充人员,更好地发动游击战争呢?
聂荣臻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工作小分队,深入到晋察冀边区的广大农村,开展物资筹集、武装扩充和战争动员。他在五台山上写下了两句话:“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表明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
1937年10月,第115师独立团到达蔚县。遵照聂荣臻的要求,杨成武、邓华把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到各乡镇村庄,广泛发动群众,筹集军饷,扩充武装。不到一个月,蔚县就动员了4000多名青年参军,收集各类枪支1500多支。到1937年10月底,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由出征时的1700多人,迅速扩充到7000多人。
在晋察冀根据地上,一拨又一拨青年加入到抗日队伍中,聂荣臻还为这些新入伍的战士,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子弟兵”。这是抗战中我党最早提出的“子弟兵”概念。
正当八路军在五台地区和冀西山区广泛发动群众的时候,冀中、冀东平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也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冀东抗日武装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发展到15000人。八路军还着手开辟了第一块平原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出生在蔚县元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在西合营参军,1939年入党,任晋察冀军区1分区1团7连班长。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在弹药打光、身陷绝境的情况下,和战友搬起石头砸向敌人,奋勇杀敌,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最后能搬动的石头都砸完了,敌人冲上来,马宝玉和战友们面对万丈深渊,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的马宝玉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英雄赞歌。
战争年代,晋察冀根据地党政军民勇担道义、深明大义、伸张正义,用忠诚和热血谱写了晋察冀精神撼人心魄的张扬民族大义之歌。八年全民族全面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常牵制和抗击着1/3到1/2的华北日军和1/2左右的华北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晋察冀边区军民与敌人共作战3.2万多次,粉碎敌人千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大“扫荡’’110多次,消灭日伪军35.1万多人。但一批优秀儿女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党政军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晋察冀精神体现的大爱。
战争年代,党政军民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大爱情怀,在“子弟兵母亲戎冠秀”这一女性群体身上展现到了极致。为了革命,她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军粮、做军鞋,烙煎饼、救伤员,传情报、抬担架,不少年轻母亲用乳汁喂大了军人的孩子,有的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下、救出了首长的后代,她们掩护革命战士,抚养革命后代。 抗日战争时期,戎冠秀任平山县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她带领全村妇女积极拥军支前,救护伤员。1941年至1943年间,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连续发动多次惨绝人寰的大“扫荡”。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为战士们送水、送饭,转运伤员。在严重缺医少药的条件下,为了救治伤员,她想尽一切办法,用温开水清洗创伤,用中草药敷伤口,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饭。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八路军指战员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人们都亲切地称她“戎妈妈”。
1944年2月,戎冠秀光荣地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授予“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在荣誉面前,戎冠秀不骄不躁,把奖给她的骡子和农具全部贡献出来,带领群众掀起了支援前线的大生产运动,同年被晋察冀边区评为劳动模范。
解放战争时期,戎冠秀为了支援前线、保卫解放区,走村串户动员男子参军打仗,妇女生产支前,并把最小的儿子送上前线。在她的带领下,革命老区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她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出色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在她的带动下,晋察冀解放区涌现出一大批“戎冠秀小组”,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家深情地写道:“这样的军队,老百姓当然归之如流水,像戎冠秀那样的子弟兵母亲又何止千万。我亲眼看到披麻戴孝的妇女带着孩子来顶替刚刚牺牲的丈夫,又看到老母亲用旧席子卷起牺牲的儿子,大哭一场,便立刻又到村口去放哨。”
在党和人民军队舍生为民的行动感召下,晋察冀人民踊跃参军支前,践行了“军民生死与共”的晋察冀精神内涵。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抗战中,山西左权县有7万人口,就有1万人牺牲、1万人参军、1万人支前。武乡县14.3万人口,参加各种抗日组织的9万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军1.46万人。山西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出兵、出粮、出财物,支援抗战、支援八路军,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领导人在晋察冀工作、战斗,建立了丰功伟绩。山西集中了全国及国外众多抗日精英,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在新保安战役中,怀来县动员100多个村、3万多人(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2千多辆大车组成的支前大军,供我军粮食1千万斤,做军鞋35000多双,热情为解放军送粮、送柴、送军鞋、送弹药、挖战壕,新保安城附近40多个村运来全部门板,有力地支援了前线部队,为新保安战役胜利奠定良好基础。忠诚和奉献是晋察冀人民永不褪色的人格承诺。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寸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部队上……”这是晋察冀边区人民发自内心的拥军歌唱。
3、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的品质
晋察冀精神中的党政军民生死与共,还突出体现在党政军领导人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的率先垂范中。
阜平是山区县,地瘠民贫,基本上“糠菜半年粮”,但在艰难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却节衣缩食,积极支援抗战。1939年阜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边区军民同舟共济、抗灾度荒,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年春天,树叶萌发。聂荣臻下令部队一律到较远的地方去采树叶,近处的留给群众,决不能与民争食,群众却主动把采摘好的树叶送到部队。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支民歌:“二月里寒食柳芽黄,三月里谷雨杨叶长,家家户户采树叶,一春树叶半年粮,精打细算度春光,节省粮食交公粮,子弟兵吃饱好打仗,支援前线第一桩。”真实地反映了阜平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为支持部队抗日,保护机关干部,晋察冀边区的人民群众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领导带头下,党政军与老百姓情同手足,真正达到了生死与共。
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尽管有许久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聂荣臻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只带一个警卫员,一人一匹马,一天就跑到了。一路上毫无危险,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都给烧水、指路,照顾得十分周到。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保护了人民,人民同样尽心尽力地保护我们。这就是经过发动群众,在军队和人民之间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
“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民族救亡思想最早在河北蔚县城乡传播开来。蔚县南山在日军封锁根据地的3年间,山区人民冒着随时被敌处死、冻伤和摔下山涧的危险,长途跋涉,向根据地送小米,从未间断。群众掩护干部、干部舍己救群众、宁可饿死也不吃为八路军贮藏的粮食的悲壮故事时有发生。
1943年夏,日本军队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全面的扫荡。《晋察冀日报社》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成为日军扫荡重点,在反“扫荡”中,马兰及附近村民为了掩护报社,19人壮烈牺牲,无一人泄密……同是1943年,邓拓和夫人丁一岚在马兰生下了邓小岚,邓小岚寄养在马兰的一个农户家直到1946年。
在日本鬼子不扫荡的日子,晋察冀根据地是很安定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秩序井然。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社会风气非常的好。
李公朴先生从大后方来到晋察冀,做了6个多月的考察,在15个县、500多个村庄进行了调查访问,他亲眼看到,这里是一个新天地。特别是根据地在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方面,成就突出,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鲜明对比。在国统区,苛捐杂税愈益繁重,人民不堪重负。国民党军队依靠抓壮丁的办法,把老百姓捆绑到前线,而在这里,到处是参军的热潮。李公朴后来写了一本在当时影响颇大的书《华北敌后——晋察冀》。
晋察冀根据地的影响力,还引起了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卫队长卡尔逊的注意,1937年12月,卡尔逊来到晋察冀边区一下子采访了50多天。他不明白在那么穷的地方,八路军到底是如何将落后愚昧的群众给组织起来的,一边要打仗,一边还要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办报纸刊物,创立抗日政府,居然还创办了邮局,还有人民的法院、银行与学校。卡尔逊见到聂荣臻司令员后问:“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怎么解决大部队的供应问题的呢?”
聂荣臻说:“这一切,如果单纯依靠军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我们有群众啊,被充分发动起来的群众力量是无限的,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人民便是我们的一个巨大而可靠的供给部。比如我们征集的大批公粮,就储存在每个村子里,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我们的粮仓。至于粮食的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敌人的扫荡一开始,群众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保护公粮,把公粮藏得严严实实,敌人根本找不到。有史以来,军队的筹粮就是一个大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就不必‘粮草先行’,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供给部,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创造。”
卡尔逊后来他把在中国抗日根据地采访到的东西出版成书,叫《中国的双星》,他在书中说:抗日根据地,是新中国的试管。
三、发扬光大晋察冀精神
晋察冀精神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晋察冀精神。
晋察冀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精神;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的品质。晋察冀精神是我党成功实现新的历史转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柱石,是我们走向下一个百年的党魂、民魂。
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晋察冀精神,必须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探寻晋察冀精神的本源,从新的境界去理解和把握晋察冀精神的本质,从新的高度去审视和升华晋察冀精神的本色,从新的诉求去强化和拓展晋察冀精神的本分。
就其定义而言,晋察冀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下晋察冀根据地(解放区)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艰苦奋斗铸就的一种红色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就其意义而言,晋察冀精神是承载新时代新使命的社会主流精神文化,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旗帜和灯塔,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图腾和文化软实力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