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新疆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远处戈壁滩隐隐透出新绿,远山雪线下,装备齐全的巡边队伍沿途隐约可见。“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好守边护边精神,教育好子孙后代,守好护好边防线。”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就住在萨孜村,采访中,刚刚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的布茹玛汗这样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境内有1133公里边境线,大小250多处通外山口。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个活着的界碑。”多年来,布茹玛汗·毛勒朵和许多护边员一直守护着这片热土,并代代相传。“新时代,在乌恰守边更幸福。”她说。
“布茹玛汗大妈是我们这里的精神坐标,我们全州各族姐妹和家庭都向她学习,学习她守边卫国、忠诚奉献、爱国爱家等优秀品格。”克州妇联党组书记余海霞说。
乌恰县吉根乡是中国最西部的一个乡,一年有300天都是风沙和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有2000余名柯尔克孜族牧民在这里生活、放牧、护边。
吉根乡小学到布茹玛汗家只有300多米,布茹玛汗家便成了孩子们的“专属教育基地”,这里的每个学生都亲耳聆听过布茹玛汗·毛勒朵讲的故事。
学校还和乌恰县边防连结了对,经常带着学生们去连史馆参观或请连里的官兵来学校讲守边故事。现在,这些来自牧区的孩子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有礼貌,学会收拾垃圾。当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军人”“舞蹈家”“科学家”……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理想。
“要是10年前问这个问题,他们还都说是放羊呢。”吉根乡小学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家里有亲人在护边,在保家护国,我们有责任照顾、培养好他们的孩子。”
吉根乡小学校史馆里老照片上的破败景象已成为历史——绿化带整齐划一,教学楼走廊文化气息浓厚,课堂生动活泼、秩序井然;少年宫里,美术课、信息课、手工课丰富多彩……
“我们村里有223户,现在出了56个大学生,一名博士生,一名硕士生。布茹玛汗大妈给我们树立榜样的同时,更激励年轻一代努力成才,报效祖国。我家就在村里,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今年30岁的塔莱古丽·木合塔尔从新疆职业大学毕业后,受布茹玛汗事迹的感召,毅然回到村里,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乡亲们服务。
布茹玛汗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后,克州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掀起学习热潮,进社区、进农村、进农(牧)户。“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用生动深入的宣讲,让布茹玛汗的事迹深入人心。
“奶奶告诉我,以前从萨孜村到乌恰县,先步行、骑马,再搭乘拖拉机,总共要花费10余天的时间,现在走高速一个小时就到了。乡里还建起了学校和医院。牧民们住的是抗震安居房,家里通了自来水,安了电灯,摩托车、小轿车随处可见。这都要感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感谢国家的强大!”30岁的萨孜村妇联主席居玛古丽·伊拉提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后,也是在布茹玛汗的影响下回到村里工作,她说自己在带领村里姐妹守边爱国的同时,更要带领大家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我12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巡边护边,那时候我一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经常去巡边护边。”布茹玛汗的二儿子麦尔干说。“父亲教导我必须要守边护边,为党为国家作贡献。为了这句话,我发誓就算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守护好祖国的边防线。”布茹玛汗这样告诉儿子。麦尔干说,自己一定会传承好妈妈的精神。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亲眼看到边境线上发生的变化,2010年,布茹玛汗专门把自家的一间房子改造成“护边员历史教育馆”。馆内200多张图片、12件实物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她半个多世纪的守边历程。2019年,吉根乡挨着布茹玛汗的房子盖了一个更大的护边主题教育馆,投入使用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获得‘人民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属于新疆各族儿女。”说到这儿,布茹玛汗眼中闪着泪光。她说,今后,自己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好守边护边精神,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规,教育好子孙后代,守好护好边防线。
“我们会以布茹玛汗大妈为坐标,切实把党的各项精神、富民惠民政策、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传到千家万户,带领乡亲走上小康幸福路。”29岁的杜莱提汗·吐尔迪麦麦提从小就深受布茹玛汗·毛勒朵的事迹影响,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当一名村干部,现在是萨孜村党支部副书记。
如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吉根乡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