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10万儿女投身革命,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鲜为人知的是,金寨县还有3名解放军高级将领,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从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指挥员,按资历和战功,完全符合授予将衔的条件,但可惜的是,他们虽然看到了革命的成功,却不幸牺牲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之前,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无衔将军”。
吴国璋:我军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年轻的副军级干部
吴国璋,1919年出生于金寨县汤家汇镇。1929年商南(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参加童子团,翌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25军北上长征,于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115师旅政治部干事、纵队组织股股长,冀鲁豫军区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团长等职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相继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5师参谋长、师长,第4野战军第39军116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被派往越南,任军事顾问团顾问。
1950年10月,39军作为首批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此时,原任39军116师师长的吴国璋,正作为军事顾问,远在越南参加援越抗法斗争。11月,因身体原因及朝鲜战场需要,吴国璋奉令返回国内,稍作休整后即准备入朝参战。就在此时,几十年来音讯全无的母亲有了下落。得知这一消息,吴国璋欣喜万分,恨不得立刻回到母亲身边。39军军长吴信泉也劝他先回去看望一下母亲,并将身体调养好。但此时朝鲜局势日益紧张,想着战友们正在前线与美军浴血奋战,吴国璋心急如焚,毅然决定在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放弃探亲,立即奔赴朝鲜。
入朝后,吴国璋先是担任39军副参谋长。他立即赶赴前线,深入基层部队,开展调查研究,协助军首长制定第三次战役作战计划。在第三次战役中,吴国璋协助吴信泉等指挥39军连战连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特别是其老部队116师表现出色,受到“志司”通令嘉奖。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1951年1月,吴国璋升任39军参谋长。他征尘未洗,便立即投身第四次战役。在第四次战役中,吴信泉、吴国璋等指挥39军发扬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快速果敢的战斗作风,以劣势装备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顽强搏斗,予敌重大杀伤,取得了横城大捷等战斗胜利,对整个战役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次战役结束后不久,吴国璋又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6月,吴国璋升任39军第一副军长。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 敌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并于1951年7月接受停战谈判,但毫无诚意,企图通过谈判来拖延、打乱中朝部署。其间,敌相继发动“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妄图以军事压力迫使中朝军队就范,但均告失败。在此期间,吴国璋指挥39军高度戒备,积极担负临津江两岸的防御任务,不给美军以可乘之机。
1951年10月6日,吴国璋在平壤志愿军总部开完会议后,乘吉普车返回军部。当车行至平壤东北的成川郡附近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袭击,由于躲避不及,吴国璋左肋中弹,伤口如碗大,血流不止,当场牺牲。
当吴国璋牺牲的噩耗传到39军军部时,吴信泉等首长久久不敢相信,他们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立即派军医前往救治。然而,他们最后看到的却是吴国璋的尸体。就这样,这位身经百战的我军高级将领,挺过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次闯过鬼门关,最后却牺牲在异国他乡。吴国璋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年轻的副军级干部,毛主席听闻后,沉默良久,说:“他们的年纪都很轻呐,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
令人特别遗憾的是,吴国璋直到牺牲,也未能见到苦苦寻找了二十年的母亲,未能尽上一丝孝心。
吴国璋牺牲后,尸体被运回国内安葬。警卫人员在整理吴国璋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份沾染着鲜血的账单,账单上清楚记录着吴国璋向后勤部门借的一百元钱开支情况,连几分几角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如今,这份沾染鲜血的账单陈列于抗美援朝纪念馆,无声地述说着英雄的事迹。
刘述刚:金寨县第一位红军副军长的遗憾人生
刘述刚,原名刘世模,1910年9月出生于金寨县斑竹园镇,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商南(立夏节)起义,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党。
刘述刚14岁时,曾随当地一位裁缝师傅学做裁缝,由于他聪敏好学肯吃苦,十分讨人喜欢,师傅将裁缝技术倾囊相授。没多久,他在当地便小有名气。但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刘述刚志向并不在于成为一名好裁缝,让自己吃饱肚子,而是要投身革命,替穷苦百姓谋福利。
17岁时,刘述刚参加了农民协会,在组织农民运动中表现出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1929年,刘述刚参加了商南(立夏节)起义,随后参加红32师,成为一名红军战士。由于他作战勇猛,敢打敢拼,屡屡击败敌人,因此,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从战士提升为红四军副军长。刘述刚也是金寨籍红军中,第一个被提拔为副军长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
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因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扩大化,作为红四方面军重要将领的刘述刚受到牵连。性格刚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他一气之下,为了证明清白,竟然朝自己开了一枪,好在大难不死,被送进医院。伤势稍有痊愈后,刘述刚返回家乡养伤。
不久,全民族抗战爆发。深知刘述刚军事才能的老战友李先念等专门找到他,请其重新出山。面对民族危难,刘述刚毫不犹豫,他利用自己在家乡的威望,振臂一呼,很快组织了一支上千人的抗日队伍并加入新四军。从此,他活跃在抗日战场上,积极打击日伪军。1943年,因长期积劳成疾,刘述刚得了严重的肺结核,不得不退下火线休养。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同时把目光投向东北。已休养两年的刘述刚再也按捺不住,向组织请求调往东北。到达东北后,刘述刚先后担任辽吉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第1军分区司令、独2师师长、7纵20师师长等职,在东北大地上多次与国民党军较量,参加和指挥了多次战役战斗,大批歼灭敌人,立下赫赫战功。
1948年3月,在第四次四平战役中,刘述刚正在指挥部队作战,肺结核突然发作,高烧四十度,他仍坚持不下火线,后来竟然大口咯血,战士们不得不把他抬下战场。此后,刘述刚一直进行休养。由于长期治疗疾病,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但他从未向组织开口,要求给予特殊关照。因国内医疗条件有限,李先念等老战友计划送他去苏联治病,但他考虑到国家的难处而婉言谢绝。1952年以后,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经常发烧,大口吐血。6月14日,不幸在武汉病逝。
刘述刚一贯英勇善战,前后负伤九次。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授予中将军衔。但不幸的是,刘述刚没能等到授衔那一刻。刘述刚用自己的高风亮节,彰显了对革命的赤胆忠心;用功勋卓著的战绩,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文建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红军将领
文建武,原名文佩武,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丧父,随改嫁的母亲迁居到安徽省金寨县。
1929年5月,文建武参加了商南(立夏节)起义,后加入农民协会,任乡苏维埃政府秘书,并于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战士、经理处秘书、团部和师部书记官等职务,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12月,文建武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川北,参与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4月,担任红30军参谋长的文建武,随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中,1935年冬,文建武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部部长。1936年7月,他随部队从炉霍地区出发,第三次穿越草地。在人烟稀少、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担负起为全军筹集粮食和物资的重担。行军途中,他每天跑前跑后,仔细检查各部门的人员、物资等情况,收容掉队的战士和伤员,粮食吃完了,便以野菜、皮带等充饥。经过艰苦行军,1936年10月,终于到达甘肃会宁,结束了长达19月之久的长征。
全民族战争爆发后,文建武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随师部挺进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战争。此后,相继担任冀南军区参谋长、新7旅、新4旅政委等职,并兼任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委、中共冀南四地委书记等职,率部坚持冀南地区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多次给日伪军以沉痛打击。
1944年11月,根据中央命令,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文建武,带领两个干部大队共900多人,到新四军第5师工作。他率干部大队随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两渡黄河,南越陇海路,经豫西,渡淮河,经过长途行军,冲破日军和国民党军重重封锁,于1945年1月下旬到达鄂豫皖边区,任新四军第5师参谋长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参谋长,协助李先念等指挥抗战反攻阶段的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