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毛泽东巨著《论持久战》问世前后,震动国民党高层,日本军界为之折服,其思想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2023-06-19 10:55:20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贺吉元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在人们心中表现出两种不合时宜的情绪:先是以“亡国论”为代表的悲观情绪;不久,又滋生出一种“速胜论”的急躁情绪。为了彻底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把全国军民的思想统一到“持久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轨道上来,毛泽东决定撰写一部关于持久抗战的理论专著。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毛泽东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长达5万余字的军事理论巨著《论持久战》。《论持久战》问世后,得到了国共两党、社会各界及外国政要的一致好评。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论持久战》所揭示的中国抗战规律和英明预见是极其正确的。80多年来,《论持久战》一直成为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

    回驳“速胜论”的扛鼎之作

    对中日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毛泽东一直是持持久作战的态度的。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就说过:“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1937年,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毛泽东又说:“中日之间的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从“七七事变”开始同日本法西斯打了四个月后,11月太原失守。这一重要事件,对毛泽东震动很大。但震动之余,毛泽东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基本认识:全国的抗日战争单靠国民党正面战场是靠不住的,共产党要靠自己的力量打持久战。共产党必须深入到敌后去,依靠敌后人民,领导这场持久战。回眸全面抗战的历史,可以这么说,这是共产党领导抗日持久战的开始,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持久战规律的开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形势下,毛泽东酝酿与思考写一本关于同日寇持久作战的专著,以指导全国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挤时间博览群书,研究理论。他在全面抗战开始后的十个月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不光是读书,还特别注意新闻时事,送给他的报纸杂志,他都认真地阅读。经过与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共同学习研究,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毛泽东已有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他决心动笔写《论持久战》了。在后来的创作《论持久战》的过程中,毛泽东可谓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白天的工作非常紧张,既要对八路军的战略行动进行及时分析和正确指导,又要对边区建设中的各种重大问题拿出解决方案,还要事必躬亲,自己动手起草文件电报。因此,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坐下来点着油灯写作。有时两天两夜没有睡觉,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写得实在太累太困的时候,就叫警卫员给他打盆水洗洗脸,清醒清醒。或者到院子里转一转。要不就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然后又继续写起来。满腹思路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天,到了毛泽东该吃饭的时候,警卫员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给毛泽东,提醒他趁热吃下,然后睡会儿觉。毛泽东回答“要得,你们先睡”,可警卫员一离开,他手中的笔又不停地写着。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警卫员估计主席该吃完饭了,便进去收拾。谁知推开门一看,放在桌子上的饭菜纹丝未动,主席还在聚精会神地写作。

    毛泽东坐在窑洞里的书桌边借着微弱的油灯光,有时是点着蜡烛,就这样连着几天茶饭不思地写着稿子,睡觉时间短到不能再短了。这样熬下来,两只眼睛布满了红丝,宽阔的面颊明显地消瘦下来。大家都为毛主席的身体健康担心和焦急。由于正值初春时节,延安的天气特别冷。警卫员就弄了盆炭火搁在主席脚边给他取暖。有一天,忽然听得主席在叫警卫员进去一下。值勤战士走进去一看,只见主席正弯着身子脱棉鞋,两只脚上还冒着青烟!原来是主席的棉鞋被烤着了。小战士赶紧伸手帮主席把脚上的鞋脱下来,随手用暖壶的水往鞋上一浇,才把火弄灭了。连续几天的写作,使毛泽东病倒了。医生仔细地给他检查一番后说,主席没有别的病,主要是因劳累过度和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造成的。医生给毛泽东开了些药,一再劝说主席要注意好好休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吃了点药,也才休息了一天。可他心里总是惦念着写作的事,还没等病全好,就又坐到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继续写起来。就这样,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的奋笔疾书,毛泽东的一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宏篇巨制《论持久战》终于完成了。

    重温《论持久战》的精彩章节

    《论持久战》从“问题的提起”“问题的根据”“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为什么是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争的目的”“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到最后的“结论”,全书共有21个章节。毛泽东在整篇文章中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引经据典,分析深刻;文笔活泼,扣人心弦。凡当面聆听过他讲演或阅读过该篇文章的人都叹为观止,深深为之折服。最近,笔者又重温了《论持久战》中的一些精彩章节,深觉美妙绝伦。这里不惜多花点笔墨对《论持久战》的精彩片断加以介绍。

◆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学员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文章在“问题的提起”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的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费大气力。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一向都说:这些议论是不对的。”我在这里“来研究持久战,和持久战这个题目有关的问题,我都准备说到。”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10个月以来的情况后说,“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的。”

    在“驳亡国论”一节中,毛泽东说,中国所以不会亡国,“提出的根据是什么呢?就是时代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具体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毛泽东进而分析说,“此次战争发动于世界帝国主义首先是法西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敌人也正是为了这一点才举行这个带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所以,战争的结果,灭亡的不会是中国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集团,这是无可逃避的必然性。”“今天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经验。”“国际的条件,使得中国在战争中不是孤立的,这一点也是历史上空前的东西。”

    毛泽东在回答“为什么是持久战”这一问题时,以哲学和辩证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它缺点,我尚有其它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但是,“目前敌尚能勉强利用其强的因素,我之抗战尚未能给他以基本的削弱。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进攻。”我们“弱的因素表现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虽在十个月抗战中有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但距离足以阻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的必要的程度,还远得很。”我“各种有利因素,虽然都在起积极作用,但达到足以停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的程度则尚有待于巨大的努力。”“在国外,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尚非目前的现实。”“这一切,规定了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

    毛泽东说到“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时,既风趣生动,又富有哲理。有人问,“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毛泽东回答道:“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吃饭就一直吃下去,睡觉就一直睡下去,英勇战斗就一直打到鸭绿江,这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幻想,在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谁人不知,为争取时间和准备反攻而流血战斗,某些土地虽仍不免于放弃,时间却争取了,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的目的却达到了,自己的战斗经验却取得了,没有起来的人民却起来了,国际地位却增长了。这种血是白流的吗?一点也不是白流的。”毛泽东进而说,“资本家做生意要有本钱,全部破产之后,就不算什么资本家。赌汉也要赌本,孤注一掷,不幸不中,就无从再赌。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战争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

    谈到“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形象地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非烧死不可。”

    文章最后一节为“结论”。毛泽东说,“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泽东最后满怀信心地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论持久战》的公开出版发行

    毛泽东《论持久战》完稿后,一开始并没准备公开发表,更未考虑成书出版发行。他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在中共高层里弄清问题,统一思想。于是,他决定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讲一讲。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讲演了自己写好的《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是人们公认的语言大师,卓立绝顶,独领风骚,令人倾倒。他讲起话来,妙语连珠,意趣横生;深入浅出,阐幽发微,而且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论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剖析。首次演讲,便使参与听课的人由衷地信服,并得到高度的评价。就连曾经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说《论持久战》的水平高,理论性强,能说服人。

◆1938年刊印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局部。

    后来,《论持久战》得以公开出版发行。说起这件事,陈云同志起了很大的作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在听了毛泽东的讲演后,感到毛泽东讲得很深刻,而且非常有说服力,其抗日持久的理论对全党同志、对全国人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是,第二天他就对毛泽东说:是不是可以在更大一点的范围给干部们讲一讲?或者公开出版发行。毛泽东考虑后,接受了陈云的建议。但是,在更大范围去讲,也只能是分别到抗大等学校去讲,到延安各党政机关去讲,可是这样做,一是自己非常忙,抽不出来那么多的时间;二是只由自己去讲,听者仍然有限。于是他便决定先在党内印发。可是,延安油印的《论持久战》数量有限,尽管大家争相传看,仍然有许多干部看不到,特别是在前线的干部,得到油印的《论持久战》更难。这样,中共中央决定,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印成书,公开发行。此后,不仅在根据地发行了《论持久战》单行本,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得以发行。

    《论持久战》的军事思想备受推崇

    《论持久战》一面世,就在国共两党高层人士里及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军事思想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论持久战》成书出版后,周恩来把它寄到香港,委托宋庆龄找人翻译成英文,以便在海外发行。宋庆龄收到这部书后,认真地读了两遍,她深为毛泽东的深刻分析和高远眼光所折服,立即找自己亲近的朋友爱泼斯坦等人把《论持久战》翻译成了英文,准备在海外出版。《论持久战》的英文本在海外发行后,得到了国际上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据说,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等的案头上,都放着英文版的《论持久战》。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就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他更清楚地认识到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认定抗战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苏共领袖斯大林的案头上也同样放着他专门请人翻译成俄文的《论持久战》的文稿。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兼管中国事务的专家季米特洛夫读完《论持久战》后,在共产国际刊物上发表署名文章,高度赞扬毛泽东:“有史以来,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过。论持久战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并对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说:“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为英模立传、为历史存档是我们的使命担当——陈步峰再度向省市图书馆军事馆档案馆等单位捐赠文化书刊(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为英模立传、为历史存档是我们的使命担当——陈步峰再度向省市图书馆军事馆档案
·红色头条: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落户唐山刘现庄(组图)
·特稿:江西瑞金:“一片红”铺就新时代双拥路
·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特稿: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扬帆”青年宣讲团在海军中学开展宣讲(图)
·特稿:石镇黄根据地中的红二、六军团(组图)
·特稿:革命先驱王一山,双重身份为革命。永远跟随共产党,民国春秋写传奇(图)
·特稿: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专家现场科普讲学——走进海
·特稿:“做好人,读好书”——学习陈云前辈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泽东巨著《论持久战》问世前后,震动国民党高层,
特稿:为英模立传、为历史存档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浓情端午粽飘香 关爱烈属暖人心——军地联合走进普亲
难忘父亲演奏过的《彩云追月》(组图)
危急时刻,退役军人“救”在身边(组图)
不能忘却的今天︱瞿秋白和《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
中美关系的护栏在哪里?
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落户唐山刘现庄(组图)
红色头条: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落户唐山刘现庄
父亲节,这位老人撰文怀念宁夏籍开国将军韩练成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