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的发表在国民党高层领导人中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称赞《论持久战》是一部上乘巨著。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读完《论持久战》后,非常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佩服毛泽东的分析,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军事巨著,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他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将《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白崇禧还积极地向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推荐,蒋介石尽管对毛泽东颇有微词,也不得不佩服这本书。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起初认为毛泽东是故意炒作,因而不屑一顾。但到了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失守,继而长沙沦陷,抗战形势的发展确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陈诚这才意识到抗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久性,于是又重新捧起《论持久战》仔细研读。他被毛泽东的精辟分析和科学预见所折服,并结合战例在该书的书眉上写了许多批注,并特地请周恩来到湖南衡山给军官训练班的学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备问题》。傅作义将军在读了《论持久战》后深切地感到:抗战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几乎都在本书中找到了明确答案。于是,他即令所属各部官兵阅读。蒋介石的爱子蒋经国也非常佩服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仔细阅读达七八次之多。他在与部属谈话时,也经常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文章对于抗日战争的形势、战争发展的几个阶段、战争形式的运用,以及战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刻,有很大的预见性和说服力,读了叫人万分信服。
更有意味的是,就连我们的对手日本,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这部军事著作也为之折服,评价非常之高。日军大本营参谋陆军中佐山崎重三郎说:“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它是一种全民总动员的攻势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必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是没有的。”
《论持久战》的军事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到今天,这部不朽的著作仍在影响着中国与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军事院校,一直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他的其它军事著作作为必读的教科书。一些研究军事问题的机构和专家、学者也一直视《论持久战》为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里,也仍然十分推崇毛泽东的这本书。据说,在美国图书馆里的书架上,至今仍有这本称颂毛泽东为卓越的游击战权威的书。美国西点军校把《论持久战》和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样,同被奉为必读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