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将军生于1897年,云南彝良人。他毕生追求真理。早年,他在护国战争中投身滇军,后追随孙中山,积极参加北伐。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冲破旧军队的罗网,于1929年7月9日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15日领导吉安县靖卫大队起义,加入红军队伍,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参加革命后,罗炳辉先后任红军团长、旅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团长;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支队司令员、师长,领导了淮南的抗战;抗战结束后,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罗炳辉做到了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转战沂蒙 再建功业
红军时期,罗炳辉将军是著名的神枪手、神行太保、常胜将军,“正派耿直,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毛泽东评价),参加革命一年即任红九军团军团长。长征中,他指挥的九军团是中央军委赞颂的“战略轻骑”,屡屡完成掩护主力红军北上的重任。抗战时期,他自创“梅花战术”游击打法,行军打仗按三角形部署,对来犯之地进行多点打击,一时间名动全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公布罗炳辉为安徽省主席。
1945年10月,罗炳辉离开了与日本侵略军奋战了整整七年的淮南大地,奉命率二师师部及四、五旅告别淮南北上山东。在淮北宿迁与四师九旅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任司令员。部队进驻鲁南。
界河伏击战是罗炳辉率部北上山东后所打的第一个大仗。此战成功地实现了由抗日游击战争到大规模兵团配合作战的历史性转变,一举歼灭吴化文部5000余人,还俘虏了吴化文总部的一个京剧团。1945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向陈毅、黎玉发电祝贺。
根据山东野战军指挥部命令,罗炳辉指挥第二纵队在新四军7师19旅配合下,于11月25日晚发起了临(城)韩(庄)战役。当晚至次日上午,罗炳辉指挥所部在友邻部队密切配合下攻占了外围据点,破坏了临城至滕县、枣庄、徐州间的铁路,完成对临城、韩庄的包围。
26日晚8时,2纵队4旅11团1个营炸毁韩庄南的运河大铁桥,截断韩庄敌人逃路,徐州敌人无法增援韩庄。担任主攻的4旅10团团长吴华夺抓住战机,带领两个营和兄弟部队猛扑韩庄。
韩庄的奶奶庙是伪军张乃宇的指挥中心。敌人凭借深水圩子、两道铁丝网和木桩拼命顽抗,不断往外开枪射击。张乃宇的小老婆在圩内炮楼上无耻的呼喊:“打呀,怎么不打啦?你们如果打进圩子里我就和你们睡觉。”战士们肺都气炸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罗炳辉闻讯调来大炮,瞄准之后一炮击中敌指挥中心,韩庄镇伪军千余人全部被歼。穷途末路的韩庄东站日军见韩庄镇已被攻取,早已军无斗志,遂全部举手投降。
在四旅攻击韩庄的同时,韦国清指挥二纵九旅展开了攻击临城外围据点的战斗,夺取了凤凰山阵地,攻克了兴隆山据点,占领了滕县、小窖庄等据点,迫使敌36师何志斌支队2000多人起义。
1946年1月13日,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生效,津浦线的战役结束,罗炳辉圆满完成了截断津浦路把住山东南大门的光荣任务。
酒都兰陵 将星陨落
几十年艰苦的戎马岁月,忘我投入的过度操劳,不断损坏着罗炳辉本来异常强壮的身体,心脏不好、血压偏高、鞍马劳顿又使他多次昏倒不省人事。在组织的一再督促和安排下,他不得不于1945年12月前往临沂新四军军部休养。
1946年1月3日,罗炳辉的食管血管突然破裂,只好放弃赴苏之行就地诊治。
4月4日,中共中央任命罗炳辉为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
4月底,中止休养,抱病赴鲁南前线视察,动员队伍做好反内战准备。
6月初,枣庄前线吃紧,罗炳辉不顾病体,乘车亲往峄县前线指挥所指挥战斗。
16日,枣庄解放,罗炳辉在前线指挥所主持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布置新的战斗任务。
深夜散会后,罗炳辉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发烧陷入昏迷。
两天后,罗炳辉病情转重。
陈毅闻讯,在19日急忙从临沂赶到峄县,亲自守护在罗炳辉的病床边。他还带来了毛泽东5月20日致罗炳辉的亲笔信以及朱德用自己和康克清两人的名义致罗炳辉的亲笔信。
执手相对,罗炳辉在病床上向陈毅讲述了自己一生的艰难曲折经历。
21日清晨,新四军高级将领韦国清、宋时轮按照医生的建议,护送罗炳辉离开峄县回临沂后方医治。
途中,因道路崎岖,车辆颠簸,天气酷热,在正午时分到达兰陵镇时,因出汗过多,罗炳辉已出现严重脱水、严重虚脱症状。
韦国清急令送罗炳辉到兰陵酒厂后面的一个大屋内实施抢救。但尽管医生用尽了一切办法,终究还是没能挽救将军的生命。
1946年6月21日下午5时左右,罗炳辉,这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帅千军万马并屡建战功的将军(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原型),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9岁。
罗炳辉将军逝世的消息传到临沂,中共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参议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罗炳辉治丧委员会。
党中央也发来唁电,沉痛悼念罗炳辉同志逝世。
许多中央首长为他题词。其中周恩来的题词是“人民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朱德的题词是“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刘少奇的题词是“志在革命,功在人民”。
22日凌晨,罗炳辉将军遗体运抵临沂。
22日16时,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山东党政军和各界人民团体数万人,在临沂为罗炳辉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葬殓仪式。
渔人义举 值得点赞
罗炳辉将军遗体的安葬颇为波折!临沂人保护将军遗体的义举,同样曲折反复,值得点赞传颂!
罗炳辉将军进驻临沂后,家住临沂老城展览馆北。罗炳辉习惯于每天下午到东关东姜园沂河边遛马,与当地住户、渔人张德发一家相熟。张德发因长期受日军和国民党部队欺压,对部队有抵触情绪,为躲避部队征用船只,自行凿沉渔船,埋到河底。罗炳辉经常与张德发拉家常,嘘寒问暖,讲革命道理,使他逐渐对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新四军向他借船,张德发不仅自己起出了沉船,还组织其他渔民从各处找来30多只,为新四军运送物资、弹药、军队和伤病员,帮了大忙。
罗炳辉将军逝世后,遗体葬于临沂城东东姜园青龙寺旁边。第二年春天,改编后的华东野战军北移,侵占临沂的是蒋军李天霞的整编83师。这个师在淮南与罗炳辉部交战多年,数次被罗炳辉部予以沉重打击。他们害怕活着的罗炳辉,却要找“入土”的罗炳辉出气。这伙丧尽天良的歹徒,竟掘开罗炳辉的坟墓,挖出遗体,吊在临沂城东关青龙寺后的一颗槐树上百般摧残、凌辱,拴在马后在地瓜沟里狂奔,并暴尸沂河岸边。张德发目睹蒋军暴行,心如刀绞,怒火中烧。良心的驱使,对恩人的崇敬,使张德发敢于冒死保护、掩埋罗炳辉的遗体。
3月的一个傍晚,因背后长痈不方便,张德发叫上儿子,假装下河捕鱼,在当时家里还住着蒋军一个班的情况下,把一把短柄铁锹包在渔网里出了家门。等到天全黑下来,二人乘国民党哨兵换岗之机,收集了将军的残体,在沂河河滩事前挖好的穴坑掩埋起来。
由于时间仓促,慌忙间没有把绳头埋严,又加上盖的是新沙,很快被敌人找到。凶恶的敌人闯进张家威吓盘问,父子始终不予承认。几天后,不忍将军遗体被辱,张德发父子暗约东关渔民朱子盛、卢建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收集到将军仅剩下不完整的一条腿,悄悄来到沂河沙滩上换了个位置做了掩埋。为了便于日后查找,还暗暗做了记号。苍天有眼,恰好夜里沂河涨了一次水,现场痕迹冲刷贻尽。第二天国民党军查找无果被迫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