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上午,万海峰上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听着将军事迹长大的我,和乡亲们一样,悲痛不已。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梓树村,这里是红军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梓树坪战斗的发生地,万海峰将军当年曾亲身经历了这场战斗。
解放后,家乡梓树村建设红28军梓树坪战斗胜利纪念碑,纪念碑高高耸立在梓树坪后的山顶山,成为人们永远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由万海峰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笔峰刚劲有力,正如他崇高的品格。
万海峰将军和夫人赵政以他们高尚的品格、良好的家风教育和影响着子孙后辈,也启迪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将军的子女们,始终按照父母‘路要靠自己闯’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发奋工作。他们和父母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来不曾指望身居高位的父亲提供什么优越的条件,不攀比,不埋怨,凭着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事业。
长期以来,在将军夫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整个大家庭里,敬老爱幼,互谅互让,其乐融融,从来不为一点琐事而争吵,一派团结和睦的氛围。
据将军的后辈回忆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起,将军的子女,一个个相继从学校跨入社会。这个时期,也正是万海峰担任成都军区领导职务的时期。他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出于部队对他的关心,期望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他的孩子们一点照顾。每当这时,万海峰总是婉言谢绝,明确说:“孩子们的前程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决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父辈的坏毛病。否则,把我们的下一代都娇惯成‘八旗子弟’,党和国家的前景不堪设想。”
1970年,长子晓平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正待分配。孩子从小在军营长大,对军队有特殊感情。当儿子向万海峰夫妇流露这种心愿时,万海峰恳切地说:“你想到军队工作,我们不是办不到。但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工作的分配,还是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晓平接受了父亲的意见,愉快地到天津一家工厂当了技术员。
万海峰任驻河北唐山某军副军长时,他的女儿、次子、幼子相继中学毕业,都是在驻地应征入伍的。每到征兵时节,负责征兵的老部下,希望把将军的子女招到自己部队,以便在今后的培养和使用中给予可能的照应。万海峰则认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里肯定得不到严格要求、严格锻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会给部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他立了一条“家规”:不允许儿子到自己领导的部队当兵,也不允许女儿到夫人赵政领导的驻军医院当兵。
女儿晓荆参军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在郊区门头沟新建的第268医院。晓荆一入伍就和男兵一样,成天搬石头、垒砖头,从事艰苦的营建工作。
次子晓松参军后,也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比较艰苦的工程兵某舟桥团。
1969年,幼子晓援初中毕业。当时正值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万海峰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和夫人一起做晓援的思想工作,并为他置办了下乡用的衣被、餐具等。后来,由于中央政策调整,要求部分应届毕业生参军,这才让晓援根据自己的志愿,应征到海军某潜艇支队当兵。
1972年,万海峰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组织上为他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盖了一套住房。开始,6口之家,加上工作人员10来口人,由于子女均未成家,倒也不显得拥挤。后来,几个孩子先后结婚,生儿育女。不算工作人员,就是个大家庭。
子女单位每逢分房子,人们总认为其父亲是高级干部,住房一定宽敞,为此先考虑别的困难户。于是,4个子女、配偶加上第三代,大小12口人,不得不与万海峰夫妇一起挤在这个小宅院里,加上万海峰的秘书、保卫干事、司机、警卫员、炊事员的办公室、工作间,有的工作人员结婚后,在附近找不到住房的,还得挤出一间房子来作为家属宿舍。这就使得这套四合院式的平房,显得拥挤不堪。
|